薦書:讀了3年,我推薦這套全中國最好的兒童科普叢書

2021-03-01 憨爸在美國

---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

今天推薦的是中國原創科普叢書《少年時》,這套書是每個月一期,我18年12月份推薦過一次,19年6月份又推薦過一次,讀者的評價真是超級好的,這應該是我見過做得最用心、品質最好的的中國科普叢書的月刊了!

恰好過了一整年,我今天再組織一下2020年度的叢書徵訂。另外,今天第二條文章組織的是牛津Oxford Phonics World自然拼讀教材的團購。

自從我開始關注美國私校的教學內容後,我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區別是:美國精英教育特別注重non-fiction(非故事)書籍的閱讀。

我曾經帶娃體驗過一個美國頂級私校所採用的模擬評估系統,那裡面的閱讀理解全部都是non-fiction(非故事)的文章,比如從1年級開始,考的科普文章裡有講狗和狼的異同,有講早餐的營養構成 ... 我這才意識到,孩子的閱讀理解訓練,不能僅僅看故事類的書籍,一定要加強科普文章的閱讀,這對孩子的閱讀能力、科普知識積累都至關重要!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非常好的科普叢書——《少年時》,說來我和這套叢書也挺有緣,前前後後一共也考察了快一年半的時間。

2016年10月份的一天,來自紐約的一家出版社找我,說想做矽谷創新專題,並和我約稿,也想請我幫忙團購一下,他們叢書就叫做《少年時》,

當時因為我對這套書並不熟悉,並沒有答應。於我來說,它的挑選標準要比書籍困難得多,因為一般的書籍是已經出版的,這種賣的是未來的預期,現實出版的可以把控質量,但是未來出版的書怎麼知道好壞呢?

所以我婉拒了《少年時》,不過創始人一句話給我很大的觸動。他說,

「沒準哪個孩子因為看到某一本少年時而成為未來的賈伯斯,我們一直這麼想!」

這句話對我的震撼很大,我常常想,為什麼中國沒有出現賈伯斯,那是因為中國的創新能力還不夠。而如果《少年時》能夠給孩子們的心中種下創新的種子,那麼這對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都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情!

又過了一個月,創始人受一土教育的邀請(一土是一諾開創的一個新型教育社區),在比爾蓋茨基金會的未來論壇上做了一次分享,探討了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之路。

那次分享給我又一次深深地觸動,我相信一群有情懷的人一定能做出一番有情懷、能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從那以後,我開始關注《少年時》的每一本書,我想看看他們究竟做的怎麼樣,是否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要給孩子不一樣的教育,給他們燦爛的未來。

從2016年10月到現在的2019年12月,我讀了《少年時》3年多,他們的書無論從選題還是內容都達到我心目中對科普書的預期,而且由於出版公司在紐約有分部的原因,他們的很多分享內容都處於這個時代的前沿,和國際相接軌。

創始人給我看了他們的專家顧問和編輯團隊,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比如:

讓-皮埃爾·博笛,理論物理博士,小多科學顧問和常駐作者,法國科學家。曾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的高級研究員,是等離子物理和磁流體力學研究領域的先鋒,在世界頂級專業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所著科普繪本「昂塞姆遊歷科學王國」已被翻譯成39種語言。

瑪麗-法蘭西·杜瓦樂,天文物理學博士。法國馬賽艾克斯大學特級教授,天文科普協會主席。法國為表彰她在科普方面貢獻,特別授予她榮譽軍團勳章。

帕特希婭·布西龍,科學與哲學碩士。法國高級教育顧問,曾任職於法國國家教育部。

凱薩琳·伯克特,14本科學童書作者。曾任學者出版社(Scholastic)8~12歲科學課堂雜誌《超級科學》(SuperScience)主編。

凱西恩·科娃斯基,哈佛法學博士,曾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哈佛法律評論》的團隊成員。她是多產的獲獎作者,曾經出版25部書,做為擁有多學科知識的科學記者,通過親身採訪和參觀美國頂尖實驗室,和科學家對話,了解,研究和採集科學最新信息。

丹·裡施,法學博士,少年時專欄作者。他是資深科普作家,美國知名童書和兒童雜誌的作者,成人和兒童文化普及項目志願者。

……

這點是任何國內的科普書都無法比擬的。

《少年時》另外吸引我的一點是它們每期的主題。書一年12本,每本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主題涵蓋面非常廣泛:天文、科技、生物、化學、藝術等等。而且每一本都針對主題進行深度的專題策劃,所以每一本的內容講得都非常廣而深。所有文章皆為原創,全球組稿完成。

期間也有很多國內別的優秀科普雜誌請我幫忙,但我比較了《少年時》和其它雜誌後,我還是覺得《少年時》的國際視野更甚一籌。或許是我在矽谷的原因,我對那種創新思維會格外感興趣,而《少年時》正是在這方面打動了我!

下面就以2017年的一期——《貓和狗》為例來介紹下這套書,看我介紹完後,您就會對《少年時》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美國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喜歡「深八」,她們並不是蜻蜓點水一般教會孩子一個概念,而是要讓他們深入了解這個概念,學會發散性思維,這是美國教育的特色,這也是矽谷創新力的源泉,而這點也正是《少年時》的特色。

就《貓和狗》這本書來說,它從4個方面詳細闡述貓、狗這個主題。

1、分門別類介紹貓、狗的特徵

要了解動物,首先得把握它們的特徵。作為兩種常見的動物,貓和狗最明顯、最為人熟知的特徵就是:貓極佳的夜視和狗異常靈敏的嗅覺。

特點既然發掘出來了,下面一步就是深八。我們看對於貓狗的特徵是怎麼闡述的:

「作為晨昏性動物的貓,夜間活動活躍,擁有夜視能力是它展開活動的必備條件,而特殊的眼部結構,視網膜上的多種光感受器使得貓的極佳夜視有了可能。」

「狗異常靈敏的嗅覺則是源於它特殊的鼻子構造、以億計數的嗅覺細胞和完全獨立的嗅覺系統。」

它們直接從生物學的角度,配合圖片來仔細闡述了貓狗的特徵,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上次看到的美國私校一年級的考試題,關於狗和狼的異同點科普文,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一個是中文,另外一個是英文罷了!

2、貓科、犬科的知識普及

在深八完貓、狗自身的特點之後,書本開始進行了引深。它已經從貓狗過渡到貓科、犬科這兩種類別動物的詮釋。

比如貓科動物的起源、遷徙、進化,

3、貓、狗和人的關係

下面繼續發散性思維,貓狗和人類的關係是怎樣呢?

這時候給了孩子一個不一樣的視角,人類該如何處理和貓狗的關係呢?比如貓,都覺得跟狗相比貓很高冷,這其實是因為它們的內心矜持又敏感。

狗是人類好朋友,響片+零食是培養感情的一種好方法,

4、貓和狗之間的關係

接下來繼續引深,人類和貓狗的關係介紹完了,那麼貓和狗的關係又如何呢?小時候看的《貓和老鼠》,那裡面似乎狗是貓的天敵呢,這部分內容就能給孩子很好的解釋。

我喜歡這套書另外一個原因是,這裡有濃濃的科學元素,無論是科學圖表、數據,還是前沿科學的探討都非常能夠鍛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知識素養。

1、專業的圖表數據展示

科普書跟故事類書籍的閱讀方法有很大不同,主要在於科普文章有大量的數據、圖表支撐,孩子一定要學會分析這些圖表和數據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

比如貓科動物遷徙路線的流程圖,

針對狗的嗅癌能力測試中,英國卡洛琳團隊測試他們訓練的6隻狗時,文中出現了大量的數字,比如「41%的概率」、「1/7的概率」、「88%~97%的準確率」等等,她們的文章有大量的數據支撐,特別靠譜和權威!

2、其他科學知識的發散性研究

介紹貓狗知識內容中,還摻雜著別的知識點,打開思維,豐富視野。

比如講基因染色體。毛色基因的秘密會告訴你,貓毛的顏色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只要是雜黃褐色的貓就一定是雌貓。

狗的嗅覺除了常見的用於搜救、緝毒等,還可以用來檢測癌症

甚至人類還做出了機器狗,當時看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特別驚喜,因為這隻機器狗上市不久,是最前沿的機器人科技,沒想到《少年時》這麼快就捕捉到了!

這就是我喜歡《少年時》的原因,從一個簡單的貓、狗主題一直發散到基因、染色體、機器人 ... 這就是一個思維性的發散,從生物領域拓展到醫療、工業、機器人等領域。這對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和創新思維非常有幫助!

不同於一般的國內書籍,內容單純地出自國內專家,《少年時》由國內外專家共同撰稿。針對相關主題,專訪正在研究前沿的科學家和學者,在初學者和頂尖學者之間產生腦力碰撞。

前段時間,創始人還跟我講了一個故事,說去年他們策劃「宇宙」這一期內容時,他們全部策劃完畢後,請法國宇宙物理學家讓· 比埃爾 博笛(Jean-Pierre Petit)審核,結果他對策劃內容並不滿意,他覺得內容太機械,感覺都是講大而空的理論。

「We do not tell what to think. We tell how to think.」

(我們並不想告訴孩子你該想什麼,我們應該告訴他們你該怎麼想)

當時離出版日期已經很近,但是出版公司依然推翻了原有的思路,加班加點重新策劃創作,所以才有了下面這本《觀測宇宙和推測宇宙》。

而比埃爾博笛先生也親自撰寫了其中的這篇《大宇宙的基本屬性》,

孩子對圖片、漫畫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書中有大量的圖片、漫畫展示,增加了書的趣味性、可讀性,也更直觀,引發閱讀的動力。

比如《貓和狗》這本書中,貓和狗都有它們禁忌的東西,比如一些植物、藥物、甜食等等,書中除了文字描述配了一幅簡單漫畫,直觀就把文字的觀點呈現出來了。

除了圖畫,書中還有很多的實拍照片。比如這張,拍的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標誌性生物——海鬣蜥。

書中有小朋友自己寫的小故事,小文章,同齡人的筆觸最為真實,更能產生共鳴。這是一位香港小朋友寫的《我的寵物是「恐龍」》

除了小朋友的故事作品,也有專業作家寫的故事。比如這篇《「船長」和切斯特的援救行動》就來源於Breda Janes的短篇故事,

為了更好的理解知識,書中包含著一些有趣的科學小遊戲,孩子和家長都可以自己試一試。比如這個為證實狗是否是色盲的實驗。

畢竟這是一本出身於美國的書,所以裡面有不少適合小朋友的英文內容,鍛鍊孩子的英文閱讀能力。

比如《貓和狗》這本書中的英文閱讀的內容,就是展示美國歌手Taylor Swift每天的日程安排,

1、專題目錄

2020年是《少年時》出版的第6個年頭。下面是2020年度的專題介紹,包括最熱門的機器人、大數據,進化論、華爾街等等主題都會收羅其中。

少年時 · 第六輯主題(2020年出品)

61|想像外星人

與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不同,科學家從天體生物學的角度來想像、來描繪外星人。我們知道宇宙各處有大致相同的物質,如果連進化規律也大致相同的話,那麼外星人可能會很像我們;而如果一個星球比我們還要古老,物質、能量資源也與我們迥異,那麼那裡的智慧生物也許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之外。

62|如何欣賞現代藝術

米老鼠看起來不像真老鼠,但大多數人都喜歡它。然而,如果一個藝術家用未曾有過的方式去畫大家熟悉的題材,一旦畫得不像,就很容易被看成是蹩腳貨。在藝術品面前,人們傾向於喜歡古典的、寫實的;「外行人」可以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本能,對古典藝術品產生很強的親和感。對於現代藝術,我們需要額外的「學習」,才能產生「欣賞」……

63|美麗的樂聲從哪裡來?

美麗的樂聲從樂器中發出來,那麼為什麼樂器能夠發出這些聲音?是什麼物理規律讓一個物體變成樂器?為什麼一些聲音和另一些聲音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起來,會讓我們感到悅耳?樂聲如何錄製、保存、高保真的重現……

64|21世紀的材料

任何技術都建立在專門的材料上。重工業需要金屬合金;輕工業需要高分子材料,電子工業需要矽。那麼,21世紀的新技術需要哪些特殊的材料呢?高強度、高度敏感、超導、超輕、能夠自動變異……

65|人類廢棄物處理

垃圾分類與處理,在今天變得如此重要。如何讓細菌吃塑料,如何用剩菜發電,如何在舊電器裡淘金,什麼材料才能包住核廢料,海裡有多少生物因為垃圾而死亡,在四大洋裡有多少巨輪運著垃圾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這些都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66|網際網路50年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對現代文明影響最大的技術,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接觸網際網路,我們對它本身有多少了解?從看得到的硬體結構,到看不到的虛擬世界、表網、暗網、深網,到搜尋引擎、社會網絡、區塊鏈……

67|驅動與阻力

從蒸氣機到太空飛船,人類一直在追求更強大的動力、更小的阻力。這裡我們要討論驅動和降阻的新技術:替代燃料、光束驅動、電流體動力、噴氣背包、磁懸浮列車、漂浮與軌道、光子火箭、脈衝爆震引擎、太空電梯……

68|巖石和寶石

不同的晶體結構讓化學成分相同的物質形成不一樣的礦物、擁有不一樣的特性。從建材到寶石,從形成到勘探,從開採到加工,我們一起來探秘巖石,挖掘地球的「寶藏」。

69|微生物的世界

細菌、古菌、真菌——地球上種類最多的生命形式,它們對地球的生態、對我們生活、對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如此之重要……。

70|核聚變與新能源

了解核能,受控核裂變、受控熱核聚變以及未來的清潔能源

71|城市的構造

城市本質上是什麼?城市先於國家,通過城市的建造,法律,商業,宗教,文化,藝術相應而生。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人類城市化的歷史。我們有必要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審視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

72|合成生物學

當分子生物學發展到現在,我們不僅可以對基因進行分析、調控,還可以合成基因組,設計和組裝生物單元、部件,甚至從非生命物質中創造生命。人類希望劃分出生物的模塊以及連接機制,讓它們能為自己的需求運轉……

(註:主題內容有時會根據策劃和實時情況進行調整)

下面是往期的主題描述,如果要購買往期的也可以買合輯。

少年時 · 第一輯主題

01 | 宇宙大搜索

尋找外星人,讓地球不再孤獨

02 | 美之旅

什麼是美,美感從哪裡來?

03 | 與音樂同行

為什麼愛音樂?音樂能讓人聰明嗎?

04 | 飛機大解剖

飛機如何飛起來——偉大發明背後的秘密

05 | 解譯生命密碼

神奇的「雙螺旋」梯子,生命的破解手冊

06 | 恐龍復興

雞」逆進化「成恐龍,白堊紀恐龍再現

07 | 2030:太空漫遊

衝破地球的束縛,拜訪地外行星

08 | 未來的地圖更友好

換個角度看地球,地圖的演變史

09 | 醫學進入分子時代

醫學的進化之路,徹底的健康革命

10 | 還我潔淨的大氣

徘徊在城市上空的殺手,大氣大掃除

11 | 衝破」自我」之繭

如何面對欺凌?老師不喜歡你怎麼辦?

12 | 酷冰雪

破解冰雪的秘密,體驗冷酷的美麗


少年時 · 第二輯主題

13 | 貓和狗

走進寵物的世界,看「伴侶動物」如何知我心

14 | 重新認識太陽系

烹調太陽系,地球後院的大探秘

15 | 人類升級2.0

人類進化的另一種可能,探索未來新人類

16 | 3D列印

數位化模型的現實還原,隨時隨地列印所需器物

17 | 納米的世界

進入納米世界,看微小粒子創造神奇

18 | 開始智能生活

看科技如何走進生活,與你的世界碰撞

19 | 正能量的房子

建造一座"好"房子,為了地球美好的明天

20 | 奧運會的科學

想賽出水平,讓科學幫你事半功倍

21 | 小物件,大科學

對小物件充滿問號?走進它們的科學

22 | 進化中的汽車

想改變交通現狀?未來汽車來幫忙

23 | 人類健康的大救星——免疫和疫苗的故事

為什麼要打疫苗?疫苗真的安全嗎?

24 | 觀測宇宙和推測宇宙

如何定義包容我們的整個宇宙,它如何誕生、到底有多大?

少年時 · 第三輯主題

25 | 誰動了我的食物?

發現汙染食物,明智地選擇食物

26 | 計算機大穿越

進入計算機的世界,了解它的「思維核心」

27 | 危險與自救

正確處理恐懼感,提高避免災難發生的能力

28 | 論爭改變世界

科學不乏爭執,正是它們推動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29 | 「攻佔」人類大腦

大腦最內在結構,本世紀最令人矚目的研究

30 | 地球極端

拜訪研究極端環境的科學家,探索地球之極

31 | 人類視覺的延伸

視力的下一站在哪裡?VR、AR能否重構生活?

32 | 地球人類世

人類是否開創地質新時代,能源「枷鎖」如何掙脫?

33 | 海洋-地球未開墾的荒野

認識海洋文明和變遷,思考對待海洋的態度

34 | 21世紀的電影

電影成為人人都能看得懂的語言

35 | 恆星大家族

恆星如何誕生和消亡,星系和黑洞之間的關聯

36 | 數學在西方

數學是什麼?我們如何更好地學習?

少年時 · 第四輯主題(2018年出品)

37  | 地球水資源

一滴水,小到你體內的一個分子,大到改變地球的氣候。走進水的世界,看它的七十二變

38  | 設計與設計思維

設計是生活方式、是一個思維過程

39  | 人類進化樹

人類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遍尋進化樹上的每一個枝丫,從縹緲遠古走向真實現在

40  | 臨床醫學在「進化」

科學不乏爭執,正是它們推動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41  | 一往無前的人工智慧

智能時代,做什麼樣的人?

42  | 矽谷帶動世界

拜訪新一代的矽谷牛人,預見世界的未來

43  | 體育運動之美

看懂體育比賽,體會體育精神

44  | 物質的本源——基本粒子和它們的相互作用

無限地分割和高能對撞,構成我們世界最基本的物質的版圖

45  | 幸福牽著我的手

從最基本的日常行為,來探討「幸福」這個人類終極追求

46  | 寫作

如何將你的思想過程,用自己獨特的和他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

47  | 科技之「心」

什麼樣的技術凝聚在一塊固體中,掌控複雜的電器的運轉?

48  | 與大海共舞

人類與海洋的互動,依賴、掌控和共存?

少年時 · 第五輯主題(2019年出品)

49 | 人體再認識

從器官、亞細胞到分子,三個層面由表及裡地呈現,最基本的人體架構和最新的研究發現

50 | 解構機器人

從早期的工業機器人,到現在的智慧機器人,直到能夠繁殖的機器人……

51 | 進化論的進化

生物的進化規則;生命之樹的結構;進化論的演變

52 | 讓習慣成為正能量

習慣對人的影響 什麼是健康的生活習慣?

53 | 理解我們的情緒

對情緒的認識和駕馭;人心理發展的內在機制,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也涉及一切變態行為,探討這些行為的評估、治療與預防

54 | 認識華爾街

資本的流動;證券市場的運作機制;自由經濟與監督;次貸危機的因果……

55 | 數據驅動的時代

從因果到相關;從小數據時代到大數據時代

56 | 地球的構造

從地心到地殼,科學家怎麼呈現我們的地球?

57 | 21世紀新技術的反思

21世紀前20年對於科學技術來講,是承前啟後的年代。細數這些年裡的新技術

58 | 我們該怎麼學習?

從杜威到現在,關於如何教育和學習的論題,教育家們爭論了將近100年,沒有定論

59 | 未來職業與新素質

有前景的職業和哪些興趣和素質有聯繫?

60 |意識的生物學基礎

人類的意識能夠歸結為分子或原子的運動嗎?了解腦智科學

2、贈品介紹

購買第六輯(2020年)和購買第一輯到第五輯(5個合輯)的,有贈品。

定製背包

購買第六輯送少年時定製背包1個,顏色隨機。

音頻課程

購買一二三四五合輯贈送價值129元的一套音頻課程《少年時-世界那麼大》。一共50集。每集10-15分鐘, 可永久回聽。

這套音頻不是書籍的有聲版本,是以書為框架單獨製作的付費音頻,由出版公司協同央視科普紀錄片策劃人和舌尖上的中國聲音製作團隊,以少年時的內容為基礎創作。

音頻是源於書籍,但是屬於書籍的演繹版  少年時有很多難點,這個音頻產品也相對降低了少年時的難度,以更好玩更有趣的故事的形式呈現少年時的難點。也有一些內容跟少年時讀物無關,主要為了能把涉及的主題講清楚,我們的音頻找了更多的非少年時的素材。音頻和讀物最好能配合一起學習,相當於立體化閱讀。

獲贈音頻收聽方法:

在「小多少年時」公眾號右下角點擊【購買】-【音頻課程】-【世界那麼大】-【登錄】後收聽,帳號為收件人手機號,密碼為手機號後六位

3、適合年齡

書適合的年齡是6~14歲。不過根據我們的調查,一般6、7歲的孩子自主閱讀有些困難,需要父母幫忙提點一下。我也見過閱讀能力很強的6歲孩子,特別痴迷《少年時》的內容,還根據宇宙那一期的內容作了下面的畫作,特別有意思!但大多數情況下,8歲以上是個更合適的年齡!

具體信息如下:

1.少年時第一輯(2015年),價格:306元

2.少年時第二輯(2016年),價格:306元

3.少年時第三輯(2017年),價格:359元

4.少年時第四輯(2018年),價格:359元

5.少年時第五輯(2019年),價格:399元

6.少年時一二三四五合輯    , 價格:1498元

7.少年時第六輯(2020年),價格:399元

物流說明:

北京發貨,圓通快遞,不接受指定;

往期書本下單後5天內發貨(周六日及節假日不發貨);

第五輯會先發10本書籍,54、55期由於缺貨,後期單獨補寄;

購買一二三四五合輯先發58本書籍,54、55期由於缺貨,後期單獨補寄;

少年時第六輯,2020的每月月底寄送1本,直至12本全部寄送完成(註:受春節快遞停運影響,1月書籍將與2月書籍在2月一同發出)。

贈送的背包,下單後5天內發貨(周六日及節假日不發貨)

全國包郵(港澳臺不發貨,新疆、西藏、青海需補運費,如下表)

團購時間:北京時間1月2日上午8點~1月5日晚上12點。

如果訂閱期間需要修改地址、電話、查件等,可以撥打出版公司客服電話處理。書籍非質量問題,不予退換,請介意者慎拍!

如果想使用支付寶,有兩種方法:

進入微店後點右上角三個點的地方,然後下面出現的選項中點在新瀏覽器(我的是Safari)中打開就可以看到支付方式有支付寶一項

或者下載 「微店買家版」 APP,然後在店鋪中搜索「憨爸在美國」,就能進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最暢銷 | 2020年3月我們社發得最好的書
    發行心得:該社3月發行最好的前10本圖書按照種類可以劃分為少兒、書法篆刻、漫畫三大塊,其中發行量最好的當屬少兒板塊,這和平時的數據有一些不同。2019年3月同期銷售數據顯示,書法篆刻為發行量最大的板塊,少兒佔比較小。
  • 童書薦讀——《我長大了》
    隨著鮑小珍第二屆名師工作室的開張,童書薦讀欄目以嶄新面目回歸啦!此次我們力求「閱讀+五育並舉」,改變了原有的薦讀結構,以三個全新的板塊重新出發。此次薦讀,我們基於生活內容、生長過程和生命目標這三個主題展開,一月一主題,一周一主推。        本月,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基於成長過程的內容閱讀系列童書: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先一起來看看《我長大了》,感謝您的關注!
  • 【科普薦讀】科學主題圖書推薦
    2、《德國孩子最著迷的科學小實驗:基礎版》作者:(德)赫爾曼·克裡克勒爾著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晉圖館藏地:少兒分館圖書調配庫索書號:N33/39/1(1),N33/50/(1)這是一本適合6-12歲兒童的科普類讀物,能讓孩子從生活小實驗中得到樂趣,真正愛上科學。
  • 曹文軒:讀不夠書,就寫不出話!孩子的閱讀黃金期,讀這套最經典
    跟兒童出版物打交道越久,小編就越有一種感覺:現在最難的事情不是給孩子們買書,而是給孩子們挑書。不是每一本書都值得孩子花費寶貴的時間去讀的,只有從質量參差不齊的書中,挑選出最適合孩子的,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閱讀的快樂和益處。
  • 娃「偏食」不愛讀科普,看我如何扭轉乾坤(含0-9歲科普書推薦)
    千尋愛上科普,很大程度是親子共讀的結果,也是我這些年的體會:合適的書+合適的共讀,就能點燃孩子的科普熱情!接下來,千媽就把自己用過效果很棒的高分科普書按不同年齡介紹給大家,同時附上共讀小貼士供爸媽們參考。
  • 跟這套科普讀物比起來,故事書簡直弱爆了,娃娃的問題都有答案
    這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套既有權威性、又生動有趣、讓孩子在看故事的同時,順便把知識學了的的科普讀物來做我們家長的好幫手。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1套leo超愛看的,也是幫助leo在中文閱讀時候,從自主閱讀繪本順利過渡到章節書的1套科普讀物,情節生動有趣、內容權威專業,用來作為幫助我們家長幫助孩子解答問題的工具書再合適不過啦。
  • 孩子成長路上,該讀什麼書?少兒圖書市場,哪些書成為新的爆款與經典?
    書展7天賣掉500套的科普圖書剛剛閉幕的上海書展,科普圖書成為熱點之一。科普已經逐漸成為當下讀者的閱讀「剛需」。書展上,一套最新出版的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印證了讀者對於科普書的閱讀熱情。僅在上海書展7天內,這套新鮮出爐的科普叢書的前5本就已銷售500餘套,實現銷售碼洋25萬餘元。
  • 教您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一套真正契合數學本質的數學科普書!漢聲數學圖畫書(全41冊+媽媽手冊)
    ◎獲獎與榮耀●新閱讀研究所2013年度最佳童書獎●第二屆中國童書編輯營銷年會2013中國十大年度推薦新書面對孩子畏懼數學,以及父母不知如何加以輔導的困境於是漢聲引進了這套書,在臺灣教授、作家和編輯的共同努力下,於1988年和1989年,分批出版編輯成「漢聲數學圖畫書」,希望藉此幫助孩子輕鬆且自然地扎穩數學基礎,步上學習數學的坦途。這套書出版後,就成了經典的數學科普圖畫書。
  • 「我推薦的這本'書'叫'開卷有益'」
    「我推薦的這本『書』叫『開卷有益』。大家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善讀書,廣義的所聞所見都是讀書。只要做個有心人,社會、生活都是一本書。比方說,我們去聽一場報告也是讀書。講得好,可以從中獲得知識經驗。講得不好,也別煩別惱,至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避免自己講話時不得要領,令人反感。」張軍幽默的薦書方式,贏得現場一片笑聲和掌聲。
  • 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 亮相上海書展
    ——「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並於書展首日,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心舉辦了新書首發分享會,就少年兒童的科學教育和科普閱讀等話題進行了一番暢談。 據九久讀書人總經理黃育海先生介紹,這套叢書從海外引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完整講述了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
  • 響象智能圖書櫃:構建兒童閱讀生態,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
    響象智能圖書櫃:構建兒童閱讀生態,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基於「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讓世界的孩子讀中國最好的童書」理念,中心有效整合北師大在教育心理、文學、傳播等相關學科優勢,發揮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在圖書編輯、策劃、出版等方面的影響力,深入探索兒童閱讀教育的途徑、模式和規律,構建兒童閱讀教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路徑,通過孵化中國原創繪本項目,服務「京師學派」的學術成果轉化與大眾科普傳播
  • 為什麼要擼起袖子加油讀數學科普書
    加油幹當中自然包括加油讀書,加油讀數學書,讀數學科普圖書,這樣不但我們能夠對數學有更好的領悟,也是關係整個國家成為科技大國,走好這個長徵路的重要一步。「我們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科技大國,其實很重要的就是科普要做好,幾百萬、幾百萬的年輕人,他們能夠對科學有興趣的話,科技一下就上去了。」這話不是我自己的意見。
  • 家長工坊 | 青島中小學讀書節「親子共讀一本書」推薦書目
    >  一院子的燈火(安武林作品)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  半小時漫畫世界史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全新修訂版)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2)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3)  寂靜的春天(部編教材指定閱讀)  愛麗絲夢遊仙境/教育部統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  秘密花園/教育部統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
  • 最暢銷 | 2020年6月我們社發得最好的書(二)
    叢書遵循語文教 學基本規律,堅持從語文教材出發,又豐富拓展語文課程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浸泡式的閱讀,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和人文素養,讓每一 個孩子儘早擁有自己的文學偶像,使其讀寫能力有實 質發展。重點薦書:「趙麗宏美文伴讀書系」 推薦語:「趙麗宏美文伴讀書系」精選趙麗宏100多篇優美的散文。
  • 省醫和貴州大學多名博士、教授參與翻譯醫學科普系列兒童繪本叢書...
    近日,醫學科普系列兒童繪本叢書四冊《嗯?便便》《哇!營養》《嘿!睡眠》《咦?病毒》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套醫學科普系列兒童繪本是日本科普專家石倉宏之著,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大學多位教授和博士翻譯而成。
  • 科技部公布50部優秀科普書 江蘇推薦書目入選
    「去年五六月份,我們一共推薦了3部作品,3部都是和動物生態有關的,有獵豹的,有大熊貓……」《尋找天堂:與獵豹一起生活》的編輯鄧海雲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尋找天堂:與獵豹一起生活》由德國馬託·巴爾福斯著,顧玲麗、汪磊翻譯,2012年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出版。  「這部書關注的是生態環境,以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為主題,兼顧了科學性與可讀性。」
  • 大孩子,讀什麼書?
    這份書單裡,我們將年齡在6-12歲的兒童稱為「大孩子」。8套書均出自家庭書房已推薦的最受歡迎童書,供朋友們參考。
  • 2018年推薦書單火熱出爐!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選書?看這個排行榜絕對錯不了!
    因為深耕青少年閱讀領域,對孩子們的閱讀需求十分了解,在創刊30年時,《東方少年》雜誌做了一件大事——推出了《成長吧,少年!》系列兒童文學作品。這個系列一經推出,就引爆了中小學生閱讀熱潮,被譽為是中國最具人氣兒童文學作家作品集。
  • 【三葉草主題書單】孩子們讀的中國歷史故事書
    歷史是一面鏡子,讓我們了解過去,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豐富了我們的閱歷,引發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幫助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大可用以治國,小可學會如何做人。  孩子們讀的歷史書,重故事,語言通俗易懂,讓孩子有興趣讀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選出下列的書給大家參考。
  • 校長薦書丨杭州市青藍小學校長婁屹蘭:親子閱讀繪本推薦
    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中國閱讀、杭州文廣集團、FM89杭州之聲誠意推出"疫去春來的閱讀"全媒體薦書活動在春和景明的開學季首推「我們的書單」 杭州大中小學校長及教育名師聯名薦書!權威推薦,共享悅讀!跟著教育大咖們一起踏上閱讀之旅吧~薦讀人杭州市青藍小學校長婁屹蘭婁屹蘭,杭州市青藍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先後獲得全國課程改革先進個人、感動「國培」十佳校長、浙江省春蠶獎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