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一直是我國優良的傳統,歷史上曾多次以不同日期作為教師節,但自1985年將教師節正式確立,其目的在於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從而使教師的工作受到尊敬。
教師節的來歷
尊師重道是中國的優良傳統,自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從而使教師的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受人尊敬的職位。
教師節的宗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中國前期曾多以不同日期作為教師節,直至1985年才正式確立起來,教師節的建立共用了5年時間。
建立教師節標誌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每年教師節一天中,可以通過評選、獎勵,幫助解決住房、工資、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從而改善了教學條件,提高了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近日,教育部對全國人大代表關於把我國教師節從每年的9月10日改為孔子誕辰紀念日(9月28日)的建議進行了答覆。教育部稱,該部對代表的意見建議高度重視,在此前已開展的教育法律修訂等工作中已認真參考意見建議,將繼續開展相關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積極向國家立法機構反映。
教育部對代表的意見建議高度重視。在此前已開展的教育法律修訂等工作中已認真參考意見建議,並作了相關工作。
因教師節改期需要行使法定程序,教育部將繼續開展相關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積極向國家立法機構反映,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工作。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家都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