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積雪壓墳,必出貴人,逢雨打靈,後輩必貧」什麼意思?

2020-12-22 農民小世界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辦喪事的時候,中屋設有靈堂擺祭品,唱孝歌頭戴孝,請先生誦經文,邀客人收禮錢,看風水定喪期!孝子匐靈,執哀杖,著重服,跪坐靈前,名曰」守靈「!守靈是一種民間的習俗,守在靈床,靈柩或靈位旁。守靈也稱為守夜。

出殯:一般三日發喪,滿堂皆白,事前要祭奠「燒香」,先兒孫後親朋按輩分大小依次燒香磕頭。出殯時,孝子孝孫要身穿白衣戴白孝,持孝杖棍,送葬隊伍,持引魂竹的丟引路紙。接著是抱靈牌的、樂隊、祭軸、花圈、送葬的親朋、靈柩、子孫。

因此在農村流傳這樣一句說法,積雪壓墳,必出貴人,逢雨打靈,後輩必貧。那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有的地方又叫「雪壓墳,出貴人,雨打靈,窮人命」。積雪壓墳,必出貴人是說先人下葬之後如果墳上下雪或者下雨,是吉兆,在農村雨、雪都被農民認為是豐收,天氣造化之物孕育著土地,所以雪雨壓墳是上天對先人的恩賜,後代會富有。有叫,雨澆墓,輩輩富。

逢雨打靈,後輩必貧。是說在出殯的路上,如果下雪或者下雨落在棺木上是不吉利的徵兆。預示著後輩財路要散會變窮,又稱雨淋靈,輩輩窮。

在當今社會,其實不管是雨澆墓,輩輩富還是雨淋靈,輩輩窮,人都要努力奮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不然就算富了也長久不了。你說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婚喪嫁娶」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的紅白喜事,自古以來都有很多的習俗和說法,按照農村的說法叫做:十裡不同規,百裡不同俗,我們這裡的說法叫做:三裡地,改規矩,意思是哪怕相距僅有幾裡地,但很多風俗習慣卻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對於白事。這也讓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參加白事的時候,是決計不能徑直走過去,而是先到村口,等待一下或者是找熟人問清楚,當地都有什麼規矩之後,才會根據當地的習俗去參加葬禮,如果不先問清楚,很容易就會搞錯,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這樣的情況屢屢出現,還真的不在少數,對於農村的葬禮過程,俗語向來是少不了的,其中就有一句大家熟知的老話叫做:「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
  • 農村有句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什麼意思?
    農村人相對來說比較迷信一些,做事情講究的信條也比較多,而且他們還特別重視五行陰陽和風水方面的問題。他們將這些總結出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以此來告誡後世的人,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很多話是封建迷信,但仍然還是會口口相傳,甚至從心裏面覺得就是這麼回事。
  • 在農村,俗語「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還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俗語「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啥意思?有道理嗎?文化的差異在於意識形態!眾所周知,中西文化的區別,西方講究「永恆之美」,而在東方則注重「傳承有序」。而在喪葬習俗中,俗語「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大家知道這是啥意義嗎?
  • 「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這句農村老話什麼意思,你懂嗎?
    農村人的智慧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的俗語和老話。年輕一輩對於這些俗語和老話都會覺得是封建迷信,不要聽也不要去相信。但是,這些俗語在老一輩的世界裡,是很有信服力的。這些俗語包括的內容很廣泛,有的俗語說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說的則是房屋、安葬上的講究。
  • 農村老話說:「人有鬥糠之力,必有採花之心」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人有鬥糠之力,必有採花之心」,大體意思是說人的基本欲望,夫妻之間的生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只要有點兒力氣,就忘不了七情六慾。採花之心四個字多指男性,其實整句話也是針對男人的行為。這雖然只是個笑話,但足以說明「人有鬥糠之力,必有採花之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常吃不飽飯,那個時候也沒有電視,當然不知道手機長啥模樣。城裡人晚上吃了飯,或許可以去電影院看個電影或壓壓馬路什麼的。農村人吃了晚飯,什麼娛樂也沒有,想看會兒書都捨不得浪費煤油,所以晚上吃了飯就上炕睡覺。
  • 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農村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諺語,是老一輩人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諺語涉及面很廣,很多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的諺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那句老話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在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尤其是對於生辰來說。更是有一大套理解方式。即便是現如今,一些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的時候,還經常會問,孩子是啥時候出生的啊!當聽到生辰的時候,總會說這個日子不錯,這個日子好。
  • 「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很多,有的是封建迷信,後人一定要鑑別,比如這句話: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死亡是任何生命都無法拒絕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古人非常尊重死亡,認為這是神聖的,不容褻瀆。而且古人覺得人死了之後,會來到另一個世界,然而現實世界的子孫後代都會的大逝者的保佑。
  • 農村老話「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是什麼意思?原來是這樣
    農村老話「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這句農村老話流傳甚久,其實也是具有對出類拔萃的描述,並不是老虎能生豹,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虎和豹的基因結構是不一樣的,民間傳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而虎和彪生下的小老虎會出現「三虎出一豹」,對於彪的描述就已經屬於很厲害的角色了,這「一豹」更是威猛絕倫,其實這是古時候對於一些家庭之中,有出類拔萃的人物的描述。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理念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老話「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是什麼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老話博大精深,有時候不能夠光看表面的意思,其實還多其它的說法。就比如說這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光看意思肯定就是在屋前不能夠種樹,而後門不能夠開窗。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不少人就想不出原因了。
  • 俗語「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啥意思?古人生活經驗
    在傳統農村,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俗語,讓人聽了略感驚訝,並且在驚訝同時,還感到迷惑:不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作何解釋。比如這句俗語: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先說「雨灑墳,出貴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去世的人下葬以後,天下雨了,這就叫「雨灑墳」。古人認為,這種情況,是去世的人德行深厚,因此去世後,上天受到感動,於是降下雨來。我國古代是道德社會,因為孔子認為,只要道德深入人心,那麼法律可有可無(按:這也形成中國古代法制史的主要旋律)。
  • 農村老話「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你記得你的生日是農曆哪一天嗎?在以前農村裡80後、90後的小孩,出生日期都是記農曆的,過生日也是過農曆的。但是現在基本都是記錄陽曆了。而關於出生日期,在農村裡也是相當有說法的。
  • 農村墳為何堆成土包?只是為了留作記號?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笑對農哥》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三農諮詢與故事,如果喜歡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今日話題:農村墳為何堆成土包?只是為了留作記號?在農村的正月初三擁有三大禁忌。第一點:古時,把正月初三定為五穀的生日。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農村俗語:「骨露財難聚,筋露病必攻」,是什麼意思呢?答案來了
    農村的俗語老話 ,對於人的相貌特徵,有很多的俗語描述,也被我們廣為的傳頌。比如看到那人的長相之後,會不由自主的說出一句跟相貌特徵有關的俗語。這些俗語能夠流傳這麼久,其中也有一些出現機率過多的原因所在。那麼這句骨露財難聚,筋露病必攻,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農村往往流行著很多老話,這些往往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典語錄,經過代代相傳,後人也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這些老話說白了就是俗語,古時候由於生產力較低的情況,很多聰慧的農民從生產中得到經驗,就用俗語的方式傳遞下去,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好,不走彎路。這些俗語經過很多年的發展,涵蓋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今天小編就和各位看官聊一聊一些有益的俗語,談談在建造房屋方面老祖宗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吧。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仍然被農民們所流傳,能流傳至今天的這些農村老話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經過長期實踐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