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常說:「大學生活很美好!」大學生活確實美好。沒有那麼多的作業,有充分的自由時間,可以享受著這一生最便宜的住宿和食堂,而且物美價廉。
在大學,住宿費大概1000每年,每個月夥食費1200左右。在外面租房少說也要600左右,而且生活費也會明顯提高。既然生活成本提高了,那麼為什麼部分大學生還選擇在校外居住?其實無非逃不過這三個原因!
原因一:生活習慣不同
進入大學,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一樣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性格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倘若舍友之間不會包容,那麼宿舍關係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A同學習慣早睡,但B同學喜歡夜間打遊戲;A同學來自南方,每天都洗澡,B同學來自北方,一周才洗一次澡……出現以上幾種情況,有些同學經協商後無果,又不願忍受舍友的行為,於是選擇搬出去住。
原因二:宿舍關係不和
大學就相當於一個「小社會」,宿舍則是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如果有一位舍友經常和其他舍友三觀不合,甚至總是做過分的事情,那麼很容易就會被孤立,被這個「小小社會」拋棄。
結果就是雖然一個宿舍很多人,但沒人和自己說話,別人出去聚餐,留下自己在空蕩蕩的宿舍裡,只要有集體活動,就不帶上自己。出現了這種情況,不少大學生就選擇搬出去住。
原因三:考研
到了大三,有些大學生開始準備考研,為了有更安靜的學習環境,也為了不打擾舍友的休息,不少「研友」選擇了搬出去住。
為了考研搬出去也在情理之中,首先可能並不是所有舍友都考研,所以當他們打遊戲時會影響到我們學習,我們熬夜到深夜也會影響到他們。其次搬出去住也可以自由支配,不必有顧慮,有助於專心考研。
原因四:和情侶同居
都說「戀愛中的女生最美麗,戀愛中的男生細膩」,其實一點也不假。尤其是初戀情侶,因為平時還要上課,也只有吃飯的時間能夠在一起,還有的是「跨繫戀」,見一面還要跋涉很多裡。於是,很多情侶為了有更多呆在一起的時間,選擇了搬出學校,租房同居。
其實幫出去也無可厚非,至少不用總是含情脈脈的衝著屏幕發語音,也不用擔心說情話時被舍友破壞氛圍。但我還是要提醒一下這些大學生,都是成年人,還是要把握一定的度,不然是要負責任的!
我是生活鴨,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