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太多留學申請經驗的小白,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有些吃驚:推薦信顧名思義是推薦人寫的信,和我申請人有什麼關係咧?我只要找好推薦人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這的確是最理想的情況,但由於一些客觀現實條件的限制,申請人大多需要自己擬好推薦信的初稿,再給推薦人過目、修改、籤字,這才有了最終提交給目標院校的推薦信。
了解了這個約定俗成的推薦信流程,你就已經從「申請小白」升級到了「申請大白」。當你躊躇滿志,準備下筆如有神的時候,卻會發現有幾個問題阻塞了你的才思:我應該找什麼樣的推薦人呢?學校要求寫三封推薦信,哪裡找這麼多內容呢?到底要概括地寫好還是舉例子來寫更有說服力呢?豆丁希望在讀完這篇經驗貼後,你可以成功把這些問題各個擊破。
如果你的某位老師同時具備高職稱、行業內的知名度,又是你的任課老師,對你的情況非常了解,那麼ta就是你的完美推薦人,找ta寫推薦信準錯不了。不過現實通常都沒有這麼美好,更常見的情況是:了解你的老師知名度不夠,知名度高的老師又沒有教過你。面對這樣兩難的選擇,我的建議是優先考慮熟悉你的老師,原因有下面幾點:
1.熟悉的老師更願意為你付出時間,幫你更細緻地修改推薦信,找老師討論內容和最後找老師籤字都更加省時省力。
2. 如果你和推薦人的交集比較多,可以用來體現你能力品質的事例也就更多,推薦信的內容也更全面、更個性化。
不過,找什麼樣的推薦人也和你申請的項目特點息息相關。比如我申請的是實踐性很強的翻譯類專業,申請流程裡除了提交文書,還有筆試面試。這類注重實踐操作的專業對推薦人的知名度要求比一般專業更低,推薦信中更多要體現的是你過硬的個人能力,所以只需要找相關科目的任課老師寫推薦信就可以了,因為ta對你能力的肯定是最可信的,而且這種肯定的效力並不會因為ta沒有教授職稱或者其他頭銜而減弱。
如果你申請的是經管類和其他對項目相關經驗要求比較高的項目,可能就需要考慮找一位知名度比較高的推薦人了。知名度高的推薦人可以讓招生官看出,你確實見過大場面。能得到行業裡傑出人士的認可也能很好地向招生官展示你的綜合素質。我身邊就有一個申請商科類專業的同學,她就是通過參加商業模擬競賽拿到香港某銀行高管的推薦信的。在後來的申請季中,這封信為跨專業申請的她幫了不少忙。
通常來說,國外院校會要求申請人提交兩到三封推薦信。每一封信可以根據推薦人的身份著重展示你某一個方面的能力,把所有推薦信放在一起,你在招生官眼中的形象就是一個很立體的、全面發展的好同學。如果是要求兩封推薦信,可以一封找任課老師寫,著重你的學術水平和學習能力;另一封找實習單位的領導或者社團指導老師寫,強調你的實踐能力和處事風格;兩封信的內容各有側重又互為補充。
對於每一封單獨的推薦信來說,找好寫作側重點也是很重要的。我曾經看過一篇所謂的推薦信「模板」,作者申請的是語言教育專業。大概是因為很想體現自己語言能力強,作者在推薦信裡用老師的口吻誇了一遍自己的雅思成績多麼高,相關科目的績點多麼高,實習過的知名單位特別多等等,看似誇了很多,其實都是廢話。
雅思成績是額外提交給學校的,績點分數都在在交給學校的成績單裡,實習過的單位完全可以寫在CV裡。這些信息在其他申請材料裡已經出現過了,再寫到推薦信裡未免雞肋,而且也不能體現出申請人的個性和能力,真的是非常失敗的推薦信選材。
這封信完全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申請語言教育專業意味著申請人想要從事的是教育行業,要做好教育行業需要有很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鑽研精神。
所以這封推薦信可以用一段來展示學生的表達能力很強,比如申請人的課堂presentation總是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另一段則可以著重展示申請人的探究精神,比如申請人是如何通過自我驅動在某一門課上實現突飛猛進式的進步的。這些信息一來契合申請人所申的項目特點,二來也很真實,是作為推薦人的任課老師在課堂上可以觀察出來的東西。雖然只寫了兩個點,但是申請人的品質卻比上一段中的那個版本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如何組織好推薦信中的材料也是一門學問。一封推薦信的長度通常在一頁以內,通常只有400到500個詞,那麼要如何篩選材料、挑選事例,讓一封短短的推薦信內容充實、詳略得當呢?我的建議是採取總分總的段落內部結構,描寫突出最能體現能力的事例,捨棄其他的對段落中心貢獻不大的細節。
你可以把每個主體段落的第一句作為中心句,高度概括這一段要體現的能力。用一兩個句子概括一個你想要用來論證這個能力的例子,然後再加上一兩句話描述這個例子中最能體現這個能力的細節。最後再用一句話誇一誇你在這件事中的進步或是對這件事的貢獻。按照這個模式寫出來的推薦信在結構上比較工整,邏輯性也比較強。
我在寫第一稿推薦信的時候也像很多不熟悉推薦信寫作方式的人一樣,羅列了很多細節,以為細節越多越詳實,但是在我自信滿滿把初稿拿給我的老師看的時候,老師毫不客氣地指出了我語言表達過於囉嗦,內容過於冗雜的毛病。在老師的高標準要求下,我修改了三輪,也漸漸了解,寫推薦信的原則就是「捨得」——捨棄次要的細節,抓住最重要的細節,從細節中以小見大。
因為有了推薦人的加入,寫推薦信其實也是一個向前輩請教的過程,請記得為你的推薦人預留好足夠的審閱和修改時間,拿到推薦人修改後的終稿後,可以找個時間分析一下初稿和終稿的差距,你可能會有語言表達和思考方式上的額外收穫。
M豆的譯想世界
| 留學申請 | 翻譯學習 |
| 英語學習 | 雅思備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