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打仗,古往今來男性是佔據主導地位的。縱觀軍中將領,女性佔比可謂微乎及微。但新時代的女性不會被禁錮於傳統思想,"現代花木蘭"比比皆是之,例如韋慧曉。
韋慧曉從小就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對於未來的規劃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軍人。可她就是在明白軍人的意義後,越發想要打破禁錮。於是她從2008年開始就進行雷打不動的體能訓練。給足了她跨出"自薦入伍"那一步的勇氣。
韋慧曉是廣西百色人,生於1977年。23歲那年從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拿到深圳華為公司的入職通知。入職後的韋慧曉對工作從不懈怠,無論是作為副總裁秘書,還是行政助理,她都能得到領導的認可。她僅用4年時間,就獲得了華為公司的"金牌白領"稱號,前途一片光明。
可韋慧曉心中一直有個遺憾,因為她從小就對地球學科很感興趣。於是她毅然決然放棄華為公司高薪工作,想要繼續為自己的另一個夢想而努力。皇天不負有心人,轉戰報考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生的她,還以最高分數拿到了通知書。
讀研期間,韋慧曉一邊專注於學業,也一邊關注志願者活動。她去過扶貧計劃中的支教,去過西藏授課,還做過北京奧運會志願者。也就是這樣的經歷,讓她開始嚮往軍營。
2010年10月底,中國海軍有關部門收到了一份厚達200多頁的自薦信。信中有表明自薦人,為了成為軍人做出過的努力,例如五公裡體能訓練,逐漸增加到10公裡等;信中也分析了她為何有自薦入伍的自信,並且一同附上了她榮獲的獎章證書等。
信中的她更是非常堅定的寫道:
韋慧曉的此舉必然是大膽的,她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可沒曾想才過去了三天時間,她就接到了電話。
當時恰逢中國海軍啟動組建航母接艦部隊期間,電話那頭給了她三個選擇,當她聽聞航母二字時,韋慧曉眼中充滿著驚喜的光,便毫不猶豫選擇了成為一名航母接艦員。
2012年,一名來自中山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韋慧曉,獲特招入伍資格,2月底報到部隊報到。同年10月,中國航母迎來第一位女副部門長,名叫韋慧曉,時年35歲。
雖然韋慧曉佩戴著少校軍銜,但她屬於"高齡"入伍,論資歷她終究還算個新兵。看著自己不太理想的3000米測評成績,連20多歲的戰友都比不過,韋慧曉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努力才能對得起軍銜,對得起自己的特招身份。
"5年後肯定超過你們!"這是韋慧曉自己給自己下的挑戰書,也是對自己的許諾。往後的每天,只要有時間她都會去到操場上跑步。
入伍後的韋慧曉儘可能的把時間放在了成長路上,終於順利完成了從航母副部長到副艦長的跨越。
2015年4月韋慧曉接到調令,從遼寧艦轉戰長春艦成為實習副艦長。次年3月,通過自己刻苦努力後,她終於通過"轉正"考核,中國海軍迎來首位女副艦長。
都說韋慧曉到目前為止,人生是充滿著傳奇色彩的。32歲給海軍部門寫自薦信,獲特招入伍資格,35歲"高齡"入伍,39歲成為中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這都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戲劇"人生,可其實韋慧曉也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愛國情懷,實現自己的軍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