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天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亮燈是流傳下來的老傳統。近日,記者在市場上發現,以喜羊羊、小熊、天線寶寶等卡通形象為造型的兒童玩具燈籠熱銷,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但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這些所謂的兒童玩具燈籠大多數是「三無」產品,沒有商標、廠址、廠名等信息,這些卻經常被很多家長所忽略。
記者調查>>
玩具燈籠功能不少
但大都是「三無」產品
2日上午,市民張女士在女兒的一再央求下,來到中恆商城,為女兒購買了一個喜羊羊造型的玩具燈籠。「馬上就到元宵節了,女兒的小夥伴們都提著燈籠玩,這兩天孩子一直央求我買個燈籠。」張女士說,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她花20元錢給女兒買到了這款能發聲、能吹泡泡、能亮燈的玩具燈籠。
剛買到新燈籠,張女士的女兒還很興奮。記者發現,這個燈籠屬於塑料材質,只需要安裝3節5號電池,燈籠就能發出聲音、發光,而且往燈籠裡注入調配好的肥皂水,隨著開關打開之後,喜羊羊還會吹出泡泡。
但記者在燈籠上並沒有發現製作廠家的商標、廠址、廠名等信息,包括使用燈籠的注意事項等,更是沒有涉及。「孩子要我就買了,至於是不是安全、放心,我真是忽略了。」張女士表示,在購買燈籠時,她注意到所有的燈籠都沒有商標。
在張女士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中恆商城一樓銷售玩具燈籠的攤位前看到,陸續有家長帶領孩子前來購買燈籠,但在購買燈籠時,很多家長只是注意到價格、樣式、功能等,並沒有人查看一下玩具的商標等。
在一家攤位前,記者隨機挑選了兩款燈籠發現,這些燈籠外大多是塑膠袋包裝的,都沒有商標、廠址等信息,屬於「三無」產品。記者詢問銷售人員這些燈籠是在哪裡生產的,銷售人員表示,具體的生產地址他們也不是很清楚。
隨後,記者又調查了幾家銷售兒童玩具燈籠的攤位,無一例外,這些燈籠均屬於「三無」產品。「應該沒什麼安全隱患,之前有點蠟燭的燈籠,那種不安全,現在都是裝電池的,應該很安全。」一名銷售人員表示。
專家觀點>>
「三無」燈籠暗藏隱患
容易短路引發火災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兒童玩具安全新標準,生產廠家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註年齡警告標識,但現在市場上的玩具燈籠大多沒有標註這些信息。對於「三無」燈籠存在的隱患,記者了解到,作為電子產品最怕的就是電源連接線和內置光源質量不過關,發生短路或者因點亮時間過長、溫度過高而產生明火引發火災。
同時,元宵節臨近,公安部門也提醒,因存在安全隱患,從2010年開始,濟南市禁止燃放孔明燈,提醒市民一定要遠離孔明燈,如果遇到有人燃放,可以上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