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團隊簡介篇
一、 基本情況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系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護理建設項目獲批單位(2010年)
1 團隊架構
(1)護理單元:100個
(2)人員結構:護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3人,科護士長7人,護士長116名,護士2579名護士,其中男護128人。
(3)學歷結構:博士3人,碩士213人,愛爾蘭特拉利理工學院護理學碩士14人,國內首批護理碩士2名(獲泰國清邁大學護理碩士學位),本科1877人。
(4)職稱結構:主任護師8人,副主任護師55人。
(5)學術及其任職:博導1名,碩導14名;國際級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4人,國家級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委2人,副主委16人,委員104人,省級護理專業委員會主委17人、副主委83人,國際骨科護理合作委員會中國區1人。
(6)黨員情況:護理團隊共有黨員678人,佔26.29%。她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了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特別是湧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的專業能手、技能標兵及優秀集體。截止到2019年9月,獲1 次校級/院級優秀黨支部,15人次獲省/校/院優秀黨員,110人次獲「崗位標兵」、「十佳護士」等光榮稱號。
2 主要成員介紹
嶽麗青 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主任。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本科生、研究生授課教師。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訪問學者。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和臺灣進修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主要社會兼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燒傷專委會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護理專委會理事,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護理裝備與材料分會常委,護理設備專業學組組長,國家老年醫養照護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常委,湖南省護理學會理事、湖南省燒傷整形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燒傷雜誌》通訊編委,《護理學報》審稿專家,《中國護理管理雜誌》湖南通聯站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患者安全管理,燒傷整形護理。主要科研成果及成績:主編、副主編專著3本,參編專著5本。主持湖南省自然基金、省科技計劃項目等5項,參與國家級和省級課題4項,獲國家專利2項,獲中南大學醫療新技術獎和醫院醫療新技術獎2項,發表各級論文40餘篇,其中《BURNS》、《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期刊等SCI3篇,Medline3篇,CSCD13篇。獲獎:作為主要指導老師指導獲得湖南省護士崗位創新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兩項個人一等獎;作為圈長獲得首屆國際醫院品管圈大賽銀獎、第五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一等獎,中國護理管理大會護理管理創新卓越獎、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實驗室智慧醫療創新大賽二等獎和最佳原創獎、湖南省護理技術與創新大賽一等獎等。指導畢業外籍碩士等17名。
李君 副主任護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分管醫院護理在職培訓、科研工作。主要社會兼職:中國醫師人文醫學培訓導師,國際災難急救生命支持導師。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培訓經驗,擔任醫院歷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培訓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急救醫學專業護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內腸外營養分會護理學組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急救與復甦分會委員;中國醫促會加速康復外科分會護理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會分會護理學組專家庫成員;湖南省護理學會理事;湖南省護理學會門急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護理學會門急診專業委員會急診急救學組組長;湖南省醫學會中西結合急診醫學專委會護理學組組長;湖南省急診專科護理培訓中心秘書;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營養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臨床護理心理專業委員副主任委員;湖南省健康服務業協會老年照護與老年病康復分會副理事長等。主要研究方向:主攻急危重症護理、臨床營養與腫瘤研究等。主要科研成果及成績: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SCI論文3篇,CSCD2篇;參編並出版學術專著5本,其中任主編2本、副主編1本;承擔省級課題5項(其中主持省自1項,主要負責2項),主持醫院管理專項基金項目1項;發明實用新型產品專利3項和參與發明專利1項等。擔任歷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的培訓老師,取得了良好成績,曾多次被評為中南大學「優秀臨床帶教老師」、「優秀指導老師」等獎項。所培訓選手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全國衛生應急技能競賽」、「湖南省衛生應急技能競賽」、「女職工崗位技能大賽湖南醫護項目」等大賽中多次獲特等獎、一等獎。多次榮獲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湘雅醫院的「優秀臨床帶教老師」、「優秀指導老師」、「湘雅醫院特殊貢獻獎」等稱號。
陶子榮 碩士,副主任護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現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主要社會兼職:第26屆中華護理學會內科專家庫成員,中國卒中護理學分會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人文護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九屆湖南省護理學會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委員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護理學會神經科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神經內外科護理、護理管理等。主要科研成果及成績:主持課題1項、參與課題4項,主編《神經內科護理查房》、《圖說腦卒中》,參編《護士從書》神經外科分冊、參編十三五數位化教材《護士人文修養》等專著,發表論文15篇,發明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參與2項。
周 陽 中共黨員,護理碩士,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博士,主任護師,現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主要社會兼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關節外科學專業委員會護理研究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關節外科學專業委員會護理研究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專業委員會骨科護理學組常務委員、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護理學組組長、湖南省護理學會第九屆理事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護理基礎質量控制中心秘書、湖南省康復醫學會心理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醫院協會醫院評價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護理基礎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庫專家等14項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質量管理、骨科護理及疼痛護理;主要科研成果及成績:發表論文共計30餘篇,其中SCI 最高IF:3.227,主持科研課題7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5項,獲國家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1項,主編書籍4本,參編專著4本。其成果獲第六屆湖南省預防醫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十餘獎項,曾在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研究和學習,先後被評為湖南省優質護理服務表現突出個人、中南大學「優秀護士長」、「十佳護士」、「十佳志願者」、「優秀帶教老師」、「優秀女職工」等榮譽稱號。
3 承擔的各級各類培訓基地
(1)美國心臟協會心臟急救培訓中心(國內第二家由護理部牽頭)
(2)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培訓基地(全國僅三家醫院)
(3)中華護理學會職業安全學組掛靠單位
(4)國家口腔專科護士臨床實踐培訓基地
(5)國內護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基地
(6)全國護理科普教育基地
(7)職業安全防護示範基地
(8)湖南省護理基礎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
(9)湖南省紅十字自救與互救培訓學校
(10)湖南省護理學會護理管理、門急診、醫院感染管理、手術、燒傷、神經專科、男護工作委員等十餘個學組的掛靠單位
(11)區域性靜脈治療培訓基地
(12)湖南省急診、手術、重症監護、心臟、骨科、腫瘤、介入、器官移植、血液淨化、新生兒、PICC等專科護士培訓基地
(13)心血管病專科護理及技術培訓基地
(14)心肺康復專科護士培訓基地
4 主要榮譽
(1)全國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醫院(2010年)
(2)衛生部護士崗位管理試點醫院(2011年全國23家)
(3)衛生部、共青團中央頒發的全國「青年文明號」(2008年)
(4)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勞工組織、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聯合授予「醫院職業衛生優秀單位」(2014年)
(5)第三屆、第四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一等獎(2015年、2016年)
(6)「全國衛生系統護理巾幗文明崗」
(7)湖南省芙蓉標兵崗(2006、2007、2008、2010年、2016年)
(8)湖南省「青年文明號」(2007、2008、2009年)
(9)湖南省工人先鋒號(2011年)
(10)中華護理學會科技成果三等獎(2011年)
(11)全省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先進單位(2012年)
(12)湖南省共青團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優秀項目獎(2012年)
(13)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醫院擂臺賽十大價值案例(2015年)
(14)全國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合作項目護理組一等獎(2014年)
(15)全國PICC研究方案比賽最佳研究方案二等獎和三等獎(2015年、2016年)
(16)全國「循道杯」最美血管通道評選大賽三等獎(2015年)
(17)湖南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015年)
(18)湖南省首屆PICC維護競賽一等獎(2016年)
(19)湖南省芙蓉標兵崗(2016年)
(20)第四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一等獎(2016年)
(21)中華護理學會創新發明獎(2016年)
(22)第二屆湖南省青年文化藝術節中獲銅獎(2017年)
(23)第五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一等獎(2017年)
(24)第三屆靜脈輸液護理專項科研課題研究方案決賽特等獎及三等獎(2017年)
(25)中國醫院管理獎——第二季醫院管理案例競賽金獎(2018年)
(26)第六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一等獎(2018年)
(27)中國醫院管理獎——護理管理十大價值案例第一名(2018年)
(28)首屆國際醫院品管圈大賽銀獎(2018年)
(29)國家醫療相關標準執行競技賽一等獎(2018年)
(30)湖南省五一先鋒獎章(2018年)
(31)中國護理管理大會「護理管理創新獎」卓越獎(2019年)
(32)美國心臟協會大中華區全國首屆ACLS技能大比武第三名(2019)
5 主要創新
(1)暖心為護士服務:護理部始終堅持「人本」理念,以建家的理念去建設護理隊伍,創建 「心靈驛站」,有效為護士減壓;大幅度上調晚夜班費等不斷提高護士待遇,留住人才;合同護士同工同酬,充分保障護士權益及工作安全。真正做到讓護士滿意。
(2)貼心為患者服務:以急危重症為主線,圍繞「院前幹預—院內急救—重症監護—專科優質護理—延伸居家護理」開展特色人文護理,將湘雅護理從院前延續至出院後的居家護理,提供全程無縫隙優質服務,真正做到讓患者滿意。近五年累計獲得患者表揚信/感謝信6000餘封,感謝錦旗7200餘面。
(3)全心為社會服務:構建「湘雅醫院—二級醫院—社區衛生院—社區」四位一體區域輻射體系,將大型公立醫院專科護理的優勢資源充分下沉基層,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優質護理服務,讓社會滿意,政府放心。該體系已覆蓋全國18個省近30家二級醫院,長沙周邊16家社區醫院及10個社區。
(4)專注專科示範引領:「專科護士培養國際化、專科護理技術標準化、護理質量管理精益化」是我院專科護理體系的主要特點。通過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的建設,已培育出以急診、手術、重症監護、職業安全防護、靜脈治療、傷口造口、糖尿病等為代表的十餘個優勢專科,並率先在全國開設糖尿病健康教育門診、傷口造口門診、PICC門診、母乳餵養諮詢門診、下肢血管性潰瘍聯合門診、糖尿病足聯合門診、淋巴水腫康復等九大專科護理門診。以優勢專科為推手,對外則加強了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先進理念及方法引入國內;對內則通過定點專科對口幫扶,不斷把專科的新理念、新技術傳授給基層醫院,有效推動了區域專科護理的發展,在專科護理領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5)全程無隙保安全:通過「入院時立即篩查風險—住院時及時識別風險—出院時常規排除風險」建立全病程病人安全預警體系。使用早期改良預警評分(MEWS評分)對急診患者進行篩查並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採用病情高危預警觸發識別系統有效的識別ICU及普通病房住院患者病情,採用自創的紅黃警示項目對護理過程質量進行控制,同時還建立專項預警管理,率先在全國成立「中國靜脈血栓栓塞症(VTE)院內護理預警聯盟」。全程無縫隙為患者的安全保駕護航。
6 重大公益活動
第二部分 巾幗暖人心
一、暖心為護士服務,讓護士滿意
護理部始終堅持「人本」理念,以「建家」的理念去建設護理隊伍。
(1)創建「護士心靈驛站」:2015年開始聘請心理諮詢師專門為護士做心理減壓,開展「巴林特」工作小組,培養了50名巴林特小組組長,已為20多名護士解決心理困擾。
(2)成立「男丁格爾」聯合會:關注護士隊伍中的特殊群體-男護士的發展,讓男護擁有自己的「家」。每年定期開展男護工作論壇,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競賽,為男護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
(3)提高護士待遇:晚夜班費,從原來的20元/個上調至360元/個,調整幅度之大在全國醫院中少有;表彰並獎勵「臨床工作30年護士」、連續4年評選「最美護士」,每年10人,每人獎勵10萬元,用於鼓勵長期紮根臨床、技術過硬、患者滿意的護士,這樣的獎勵力度在全國醫院實屬罕見。
(4)保障護士權益及安全:合同護士同工同酬,針刺傷納入工傷管理,臨床一線護理人力的合理配置,強制帶薪休年假等。
近年來,護理的隊伍不斷壯大使管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然而正是護理部這一系列溫暖人心的舉措,讓護士滿意,幸福感增強,工作積極性倍增。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沒有一人掉隊,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隊伍中來, 2579人的龐大團隊在護理部的帶領下正凝心聚力,眾人划槳,揚帆遠航。
二、貼心為患者服務,讓患者滿意
護理部以切實滿足患者的需要,緩解患者看病難的實際問題為目標,以推動區域醫療護理發展為己任,積極開展延續服務的成功嘗試,提出從「院前幹預—院內急救—重症監護—專科優質護理—居家適宜護理」的延續服務的新思路,不斷壯大專科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促進區域內專科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成效顯著。
1院前幹預:為充分發揮我院危急重症專科優勢,切實改善社區居民急救意識,提高居民(或患者)院前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護理部一直致力於推廣院前急救知識與技能:
(1)與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合作成立了湖南省首個「社區自救互救指導專業委員會」;
(2)與長沙紅十字會合作成立了首家「社區居民急救技能培訓學校」;
(3)與美國心臟協會合作成立了湖南省首家 「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訓中心」;
(4)投入近400萬重點專科經費,創建了350平方米的護理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包括基礎護理技術、模擬ICU及專科護理技術培訓室),配置了國際先進的模擬情景技能培訓設備, 如SimMan3G, METI,AED等,引進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基礎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高級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及民眾心臟救護(Heart saver, HV)等規範化急救培訓課程及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在全院醫護人員及後勤服務人員中開展AHA國際標準化、同質化的急救技能培訓,全院醫護人員AHA BLS持證率達到48%,其中急診室、11個ICU、門診部及國際部的全體護士、護理管理人員及近4年入院的新護士100% 通過了BLS培訓與考核,全體急診醫生、總住院及ICU 系列低年資醫生全部獲得BLS證書;急診及ICU系列醫護人員ACLS持證率達到68%;
(5)成立AHA BLS及ACLS導師專家團隊及BLS學員志願者團隊,深入社區、校園、公園、機場、地鐵站、部隊等地開展急救技能培訓。
目前已完成約60場近萬名群眾的急救技能普及培訓,近4000民眾接受了窒息、溺水、燙傷等急救知識培訓及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民眾教程的CPR模擬情景培訓,已有1500名二甲醫院及社區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接受了AHA的國際心肺復甦標準的培訓。2013年10月19日搭乘國家衛生計生委百姓健康行動的快車,我們走進長沙湘龍、星沙及泉塘社區,開展「用我們的雙手、挽救生命」大型社會公益活動,為當地的社區衛生院醫護人員以及社區居民進行急救技能培訓,題為「湘雅醫院一體化的急救知識技能培訓模式進社區」一文在2013年第二期《全國醫院工作通信》上大篇幅報導,社會反響強烈。
2出院後護理服務:為促進出院患者的全面康復,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護理部將專科護理繼續投射到家庭及社區,並推出一系列舉措:
(1)全面開展出院患者回訪:護理部成立專項小組負責出院回訪的管理,針對普通病房出院患者、重症監護病房轉出或出院患者的不同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回訪。自2011年6月開始將出院回訪工作納入健康教育評價標準,出院患者的回訪率達100%。
(2)病友俱樂部:增強全民慢性病防控意識,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我們積極推出病友俱樂部活動,如:傷口造口俱樂部、糖友俱樂部、腎友俱樂部、乳腺癌粉紅絲帶俱樂部、移植病友俱樂部、孕產婦學校等,旨在為慢病患者、老年患者、孕產婦等特殊人群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康復。
① 造口傷口俱樂部:每周開展造口「陽光之家」健康教育活動,面向全院造口及有意願參加的居家患者。香港的病友也慕名而來,自2011年至今開始舉辦湘-港-粵兩岸三地造口人聯誼活動,建立造口患者QQ群(283823100),已連續十年為造口傷口患者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
②糖友俱樂部:湖南省內首家糖尿病病友俱樂部,迄今已有會員4000人,均為免費入會,根據接受教育的次數,依次發放銅卡、銀卡、金卡及VIP卡,VIP會員近300名。每月進行大課堂教育一次,為方便長沙市以外的會員了解糖尿病健康最新資訊。2014年4月在省內率先開通糖尿病足資訊微信平臺(微信號:tnbzzxt),同時在寧鄉縣人民醫院、綏寧縣人民醫院以及包頭均成立湘雅糖友俱樂部分部。
③B肝陽光工程:作為首批參與B肝陽光工程的湖南省唯一一家醫院,我院於2012年正式啟動「B肝陽光工程」公益項目,收集門診和住院慢性B肝患者的信息資料,建立專用數據系統,分別給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幫助和引導,引導患者根據自己的病情程度及時接受治療,及時諮詢解疑;有針對性開展健康宣教,每月由定期舉行B肝健康知識講座。全國30家加入「B肝陽光工程」的醫院中成績最突出的單位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榮獲集體「陽光貢獻獎」、護士長袁素娥榮獲「陽光天使獎」,目前「B肝陽光工程」入會人數已達3000人。
④腎友俱樂部:已舉辦10屆世界腎臟日活動;建立腎友關愛網站、腎友檔案;實施出院患者電話回訪;實施透析患者家訪、出診制度;建立腎友QQ群及腎友公共郵箱;每月一次健康大講堂活動;每周兩次治療與飲食的健康教育。
⑤孕產婦學校:建立新型母嬰IKAP健康教育模式,加強孕產婦的孕前、孕期、產後健康教育。建立孕產婦QQ群、電話回訪、諮詢熱線;利用網絡、微信、QQ群宣教,內容包括宣傳母乳餵養、自然分娩知識等。自2011年來,堅持每日電話回訪及諮詢,每月孕產婦學校講座、每周「父母課堂」,已有上萬名準爸準媽受益。舉辦了首屆湖南「營養與優生」公益大講堂。通過孕產婦學校活動的開展,孕產婦要求自然分娩的意願明顯增強,母乳餵養率超過95%。
通過出院回訪及各種專科病友俱樂部活動的深入開展,強烈要求來我院就診的慢病患者、孕產婦病友數量較之前提高近50%,患者在我院接受優質醫療護理的滿意度明顯提高,根據出院患者第三方(中衛醫療評估諮詢有限公司)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對我院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截止到2016年4月,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已達94.94%。2013年由衛生部、中國醫院協會、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共同組織的滿意度調查中,我院的患者滿意度居全國第五。
三、全心為民眾服務 讓社會滿意
1. 創新四位一體輻射模式,共享優質資源
為緩解老百姓看病就醫難等問題,我國正在全國範圍內倡導「大病上醫院,小病到社區」,因此,大型公立醫院對基層醫院、社區醫院的定點幫扶或對口支援,變輸血為造血,授人以漁,提高基層醫院服務能力,是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利用、病人分流的有效舉措,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為廣大群眾提供近距離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有效減輕了大型綜合性醫院的壓力,有效地化解醫患之間的社會矛盾。
鑑於此,我院依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護理建設優勢,從制度、機制、資源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護理部勇於創新,大膽構建「湘雅醫院—二甲醫院—社區衛生院—社區」四位一體專科護理區域輻射體系:即以湘雅醫院為龍頭,與二甲醫院籤訂定點幫扶協議,進行重點專科結對幫扶,如駐點指導、主題培訓、短期進修、遠程(現場)會診等;二甲醫院對其地理所轄範圍內的社區醫院進行重點對口指導,社區醫院對其社區居民進行培訓。通過四位一體的輻射模式,湘雅醫院以優勢專科護理為推手,將適宜技術、先進護理服務理念,逐級直接或間接傳播到基層醫院及社區民眾,以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自我保健與康復能力,提高社區醫院、二甲醫院服務意識,改善其服務技能,推動湘雅護理向區域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的縱深發展,形成了從院前、院內到院後的全程延續無縫隙服務,提升了區域性護理服務能力與影響力。
經過5年的建設,該體系已覆蓋湖南、江西、西藏、新疆、甘肅、吉林、內蒙古、遼寧、山西、海南等18個省近30家二級醫院,長沙周邊10家社區醫院或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及16個社區。
第三部分 巾幗建新功
一、專業責任與擔當
「湘雅醫院歷來重視急救技能培訓,正是因為有『敢出手』的技術底氣,更有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路見危急情況,我們的醫護人員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 雷光華
湘雅醫院自百年前創建以來,公益情懷、仁義大愛一直傳承至今,從未中斷。
2016年1月25日晚,我院護理實習生劉慰在長沙友誼阿波羅商場內成功為一位突然倒地的清潔工阿姨實施搶救,使這位阿姨轉危為安;
2017年5月2日,我院神經內科41病室護士蘇珊在高鐵上勇救先心病患兒的感人事跡。這一事件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東方時空和湖南衛視《新聞聯播》等主流媒體聚焦報導,蘇珊入選「中國好人榜」;
2018年12月7日,我院老年醫學49病室護師楊璇在高鐵上,用專科工作經驗和嫻熟的技術,助發病失去意識的老奶奶轉危為安。
2019年8月,我院感染控制中心曾爛漫護士長和劉珍如老師在上海開往長沙的G1349列車上,以嫻熟的技術緊急救助一名突發病情變化的患者。
2019年10月,骨科彭伶麗護士長在機場緊急協助救護一名候機乘客,使乘客轉危為安。
……
這只是湘雅護理大家庭中最平凡的幾名護士,不論年齡,不分性別,不限職稱,無論何時何地,在民眾最需要幫助的危急時刻,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一場又一場湘雅護理人「愛心接力」的演繹,這是湘雅人深入骨髓的一種信念使然。足以體現我們湘雅護理人在關鍵時刻的擔當與責任以及隨時準備為老百姓健康服務的滿腔熱情與無私奉獻精神!她們的行為也更好的詮釋了今年國際護士節「無論何時何地,護士永遠為您提供服務」這一主題,更向社會展示了湘雅護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價值。
二、精準幫扶與發展
護理部以「人才、技術」的建設為抓手,實施精準幫扶。創新「病房結對幫扶」、「輸血及造血幫扶」,認真落實五件實事:為基層培養護理骨幹、協助科學管理、臨床技術指導、專科對口幫扶、搭建遠程交流平臺。科學組織、有序推進。
1 免費培養專科護理人才
(1)通過接收進修、集中培訓等方式,免費為基層培養來自急診、重症監護骨科、神經內外科、內分泌科、普外科、兒科、門診、手術、消毒供應中心等10餘個專科的護理業務骨幹1500餘人;
(2)PICC、傷口造口專科護士300餘人;
(3)培養基層護理管理人員5000餘人;
(4)據不完全統計,來我院進修的649名護理人員中,回基層醫院後有114人成為所在單位的學科帶頭人,138人開展了新技術新業務,159人在職務或職稱上取得了晉升。
2 協助建設專科護理團隊
(1)以專科病房結對幫扶的方式,建立對口幫扶神經專科、糖尿病專科、靜脈治療等專科示範病房52個
(2)協助組建神經內科病房、PICU、創傷骨科病房、手顯微外科病房、血液透析病房、ICU等新的專科病房17個
(3)協助組建靜脈治療、壓瘡管理、糖尿病護理專科護理團隊12個
(4)協助開設專科護理門診5個
(5)實現傷口造口護理、新生兒/兒童PICC置管技術、超導下賽丁格PICC置管技術、糖尿病足護理、糖尿病規範化健康教育、鳥巢護理、袋鼠護理」等20多項專科護理技術的突破。
3 搭建遠程專科護理平臺:率先在全國開展遠程網絡護理培訓/會診平臺,授課內容包括護理管理系列、等級醫院評審系列、專科護理系列、患者安全、專科新技術等系列,自2011年開始已連續6年堅持每月授課,每月反饋,深受護理人員歡迎。現有遠程聯繫醫院137家,覆蓋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新疆、內蒙古、甘肅等18個省市,受眾14萬護理人員。
4 專家團隊下基層實地指導:專門組建涉及管理、培訓、科研、臨床護理等領域共60人的護理專家團隊下到基層,全面落實基層幫扶。以經驗交流、專題講座、護理查房、質量督查等形式,舉辦專題講座150場次,組織座談、工作坊、經驗交流50場次,現場護理查房/會診90餘次,遠程護理專科會診50餘次,指導危重患者護理323例。重點關注基層的護理改革,如崗位管理、科學排班模式等,全面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等,提高危重患者的照護能力及護理團隊自身發展的速度。
5 幫扶成效
(1)瀏陽集裡等8家社區醫院首次開展PICC導管維護技術,傷口護理技術,培訓合格率達100%;
(2)寧鄉縣人民醫院傷口專科護理從無到有,PICC門診、供應室—手術室一體化全面展開;開展新生兒PICC置管技術(最輕體重患兒700g)。
(3)新疆克拉瑪依醫院在我院助產專家聶聰的指導下完成首例無創接生,助產技術得到迅速提高;
(4)「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神經內科護理專家王耀輝在綏寧縣人民醫院駐紮近9個月,指導神經專科的危重患者的護理232人次,應用新生兒鳥巢護理技術護理上千名新生兒並獲得建院來第一面護理錦旗;
(5)包頭八醫院成立傷口治療小組、PICC置管小組,建立第一個糖尿病健康教育俱樂部,
(6)「國家巡回醫療隊」護理專家賀吉群、肖映平等深入山西老區,以現場督導、質量分析等方式開展幫扶,在汾陽醫院,專家現場指導,規範手術室管理,改善科室布局,改革交接班模式,指導設計手術患者專科交接卡、幫助首次開展「腔鏡手術新技術的護理配合」、「膽管癌手術配合」、」「肝葉切除手術配合」、上臺示教「肝脾破裂手術配合」、「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配合」,協助制定髖關節置換術配合質量控制標準等,並應邀在呂梁市手術護理年會上進行經驗分享,為老區輸送了許多寶貴的工作經驗。
(7)絕大多數二級醫院培養出第一個獲得認證的專科護士。
(8)由於幫扶紮實,效果顯著,湘雅護理正吸引更多地方的護理人員前來交流學習,如:雲南、貴州、甘肅、廣東、廣西等,甚至亞非國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二級醫院如寧鄉縣人民醫院、綏寧縣人民醫院等借鑑湘雅護理幫扶的模式,對縣內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院也開展了對口幫扶,傳授新知識新技術,真正將湘雅護理「輻射至基層、服務於百姓」的理念及內涵完美詮釋。
6.積極配合國家級的幫扶項目
(1)援非抗擊伊波拉:在最危難的時刻,湘雅護理人員與非洲人民站在了一起,患難與共,風雨同舟。接到衛計委通知後,護理部迅速反應,立即選派出3名護士長孫士昌、鄧桂元、王青霞、4名護理骨幹龔瑞娥、彭竹竹、劉小容、鄭從軍三次前往獅子山抗擊伊波拉。在伊波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湘雅護理人「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
(2)胡錦華健康教育促進中心「援疆項目」:對口支援新疆醫療衛生工作,是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西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內容,更是我院發揮大型綜合公立醫院公益性,維護民族統一及社會安全的重要舉措。為全力支持醫院的援疆工作,充分發揮我院優質護理優勢,護理部主動請纓並以實際行動支援新疆護理發展。不僅為全疆培養了護理管理人員308人,同時還到新疆進行專場的護理培訓及實地指導20餘次。
(3)西部人才培養項目:培訓了來自新疆、西藏、重慶、雲南、四川等西部省市的縣級醫院的中青年臨床護理骨幹75人,培訓時間為半年。
(4)中國護理管理人才培養項目:培訓來自湖南省全省三級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及部分二級醫院的護理部主任50人,培訓時間為一周。
(5)中華護理學會萬名縣級專科護士培訓項目:培訓來自湖南省12家縣級醫院的重症監護、腫瘤、血液淨化、手術室、急診急救5個專科方向的臨床護理骨幹12人,培訓時間為一周。
(6)湖南省護理管理幹部培訓班:每年培訓來自全省的護理管理人員及護理骨幹5000餘人
(7)自2012年起,承擔國家項目「北美、亞洲11個發展中國家產科專業醫護人員孕產婦保健護理技術培訓」,已完成3批次80位助產護理人員培訓。
湘雅護理秉承「大湘雅 大護理」的理念,始終堅持毫無保留的將湘雅護理精髓、優秀的護理管理經驗傳播給更多的同仁,始終致力於提高區域性專科護理發展,將奉獻與大愛,全部獻給了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