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山腳下的學校」展素質育人成果

2020-12-20 瀟湘晨報

中國網北京11月10日(記者劉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之舉。適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之際,北京海澱山腳下的這所學校,是首都促進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米菜園」內體驗種植樂趣,急救課堂上掌握「救命心術」,日常餐桌上做到「光碟」、學會垃圾分類……作為海澱區內「山腳下的學校」,臺頭小學交出了一份更搶眼的素質教育成績單。11月9日,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攜北京市關工委、海澱區關工委一行到訪臺頭小學,共享學校素質教育的「盛宴」。

學生為海澱區關工委副主任喬鍵佩戴紅領巾

「這是『上小學』的小麥,這是『中學時期』的小麥,這是『成年後』的小麥。」坐落鳳凰嶺山腳下,臺頭小學有著自己獨特的地緣優勢——一片校內菜園。在這片菜園中,時令蔬菜白菜、紅薯、油菜等應有盡有。但學生們的最愛,還是那片金燦燦的小麥田。從小麥插秧播種,到施肥照料,再到收割,甚至製成麵粉、烤成麵包,孩子們與小麥之間的「互動」可謂高頻。這就是學校的「種趣文化」,也是多年保持的勞動教育習慣。在昨天的素質教育成果展上,臺頭小學的學生就通過「小麥三部曲」向顧秀蓮及一眾嘉賓講述了他們的「小麥故事」。

作為學校的另一張搶眼名片,紅十字志願服務也成為師生間溝通的「共同語言」。現場,「小紅豆」們通過集體展示,將傷員包紮、急救等技能演繹。

臺頭小學校長王鐵錚致辭

「我們的教育願景是顆顆飽滿,欣欣向榮。」臺頭小學校長王鐵錚說。作為一所農村學校,學校在海澱區關工委多年來的助力與指導下,享受到了更多農村學校不曾擁有的教育資源和平臺。未來,將在全國關工委、市區關工委的領導下,再接再厲,落實「城鄉一體化」的基層教育踐行。

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中國關工委副秘書長朱萍;中國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陳江旗;中國關工委辦公室聯絡處副處長姚丞;北京市關工委主任梁偉;北京市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韓清峰;海澱區委副書記張強;海澱區關工委主任劉恪;海澱區委老幹部局局長趙靜國;海澱區關工委副主任喬鍵;海澱區「五老」代表陳世偉等領導出席此次調研活動。

【來源: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安碑林區振興路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成果展活動
    在辭舊迎新之際,2020年12月31日,西安碑林區振興路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成果展活動,迎接新年的到來。各班學生依次參觀,認真觀看,學習先進,取長補短,攜手向前。各班教室走廊布置一新,洋溢著喜迎新年的歡樂氣氛,學生們的讀書成果展和優秀作業展凝結著師生的心血,那工整的字跡,那閱讀的感悟和思索,飽含著辛勤的汗水,書寫著成長的夢想。
  • 海澱凱文開放日預約 後疫情時代的擇校焦慮,優質國際教育不再是...
    這一切,正在這所坐擁西山腳下,傳承了「海澱基因」嚴謹治學之風的海澱凱文學校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終於迎來6月校園重啟的時刻,海澱凱文學校將以「理念育人、環境育人、課程育人、方法育人、評價育人」的多維體系,開啟6月14日的校園開放體驗日—參與者可真實參與課堂試聽、全面了解課程介紹、並參觀這所具有「清華特色,海澱基因,中國根基,國際視野」的京城最美學校!百聞不如一見的美校園,快來報名預約參觀吧!
  • 打通高校素質與實踐育人的「最後一公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許多高校推出「第二課堂」,但育人實踐工作開展的規範和標準不明晰、評價體系不完善,造成素質教育目標與結果脫節的現象。「五育並舉」的育人實踐往往阻塞在了學工系統的這最後一公裡,團委幹部和輔導員都成了學生眼中的「活動君」,只有零散的活動組織,缺乏育人主線,游離在學校育人體系之外。如何破解這些痛點,成為高校開展「第二課堂」最為關心的話題。
  • 宿州學院:創新文化育人模式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豐厚的文化積澱為文化育人提供了不竭資源。學校積極吸收地方優秀文化資源,融合自身優良辦學傳統,形成了「友善、博學、務實、奮進」的校訓精神和「敬業樂群、淡泊名利、潛心育人」的師德師風。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文化育人進程中,學校及時更新辦學理念、不斷優化文化育人頂層設計,先後採取「校園文化工程」「大學文化工程」「創文化育人牌」等舉措,著力培養思想素質高、政治覺悟高、道德情操高、文化素養高的應用型人才。
  • 築夢新時代,童心耀未來——時代小學用素質教育展慶祝二十年華誕
    杭州網訊 12月20日下午,在東坡大劇院,杭州市時代小學舉行了「築夢新時代,童心耀未來」——杭州市時代小學二十年素質教育成果展。這是學校的二十周年華誕,也是一個特別的生日。翻開二十年記憶的校史相片,大廳中的「教改之路」的高歌猛進,時代學生的藝術作品展、學生活動展,無不展示著學校二十年來從初創起步、改革奮進到優質發展的光輝歷程,一本本設計精美、展示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的宣傳冊和書刊,也彰顯著時代小學深厚的校園文化內涵......
  • ...素質教育顯成果——記臨渭區官路鎮中心小學素質教育成果展
    為進一步提升全區中小學素質教育發展品質,全面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按照區局前期工作安排,決定開展全區中小學素質教育大評比活動,作為渭北區的最後一站,我校全體師生以飽滿的熱情迎接區局領導及各兄弟學校領導蒞臨我校檢查評比,本次評比活動由邱曉莉校長和全體校委會成員陪同。
  • 市南區中小學亮相青島市首屆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組圖)
    7月11日,青島市首屆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在青島市世園會植物館隆重召開。市南區教體局以「勞動助成長,為幸福生活奠基」為主題,整體展示了區域勞動教育成果,全區共12所中小學參加展示。  市南區教體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入貫徹落實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剛頒布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堅持「五育」並舉,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動助成長」項目為引領,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的育人功能,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格局,形成「勞動技能精通、勞動崗位互通、勞動家校溝通、勞動資源聯通、勞動評價暢通」的「三育五通
  • 北京團聚力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與西電素質育人與第二課堂等相關...
    北京團聚力科技有限公司CEO餘晶瑩作為專家受邀參與西電素質育人與第二課堂等相關領域研討活動。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團中央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的重要項目和創新舉措,調研和專家智庫團隊一行詳細介紹了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的政策背景、建設內容、工作體系及未來規劃等,並著重分享了全國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的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果。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語境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破除「唯分數」評價痼疾,改善學生評價生態,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進而助推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與關鍵路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價值訴求和教育意蘊。  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
  • 小升初升學·走進名校之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
    學校始建於1999年,校園環境在海澱區首屈一指,佔地35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學校裡有動物園、咖啡館等。特色班級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有綜合素質班、文體班、多語種班三個班型,其中綜合素質班是基礎班,文體班在綜合素質班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藝術、體育的培養,多語種班採用「英語+小語種」的雙外語學習模式。
  • 教育部組織召開這一工作啟動會,海澱示範區將這麼做——
    海澱區作為分會場之一,以視頻會議的方式,組織區教育系統機關相關科室和教科研部門負責人、區內普通高中學校校長共同參會。此輪高中課程改革以新高考撬動、以核心素養培育為導向,著眼於立德樹人,以育人方式改革為重點,體現不分文理、選課走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系列舉措,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的裡程碑,也是風向標,是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標誌。
  • 讓學生「璞石成玉」 建寧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成果展
    建寧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成果展讓每一名學生「璞石成玉」南報網訊(記者 錢紅豔 通訊員 張寅南)今天(11月8日),我市建寧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辦學成果展。辦學40年來,這所有些特殊的學校,始終堅持著「有教無類」的教育初心,通過各類特色課程,讓每一名學生「璞石成玉」。建寧中學是一所教育和矯治有不良行為初中學生的專門學校,目前在校生200人左右。該校與普通中學的不同點在於:小班化、寄宿制、準軍事化的辦學模式。每個班學生不超過24人,全部住校、統一管理、統一學習、統一生活。這些,對於初到建寧的學生來說,第一反應就是「不適應」。
  • 文化育人滋養心靈 愛校教育涵育德行——山東工商學院打造協同育人...
    學校聚焦專業、課程、課堂、實踐教學和質量監控等關鍵環節,以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為主線,推進突出價值引領,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工作的育人功能,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協同育人之路。
  • 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建校80周年紀念暨教育成果展」活動舉行
    記者 郭旭 攝本報訊 (記者 李詩韻)11月28日上午,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建校80周年紀念暨教育成果展」活動,展示學校建校80周年的教育教學成果,積極探索適合師生共同發展的育人模式。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鄧沁泉,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鄒渝,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鍾燕,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書記、院長蔡其勇,區領導劉永華、包茹華出席啟動儀式。
  • 煙臺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刊作文算標誌性成果
    據悉,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通過全面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認識自我、規劃人生、提升核心素養、積極主動全面發展,推動學校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切實轉變培養模式,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 海澱部分中學介紹
    為了擴大十一學校優質教育的輻射範圍,北京十一學校於2014年啟動晉元分校(即北京十一晉元中學)的籌建工作,將於2019年9月開學。北京十一晉元中學位於海澱區上莊大街和田村山南路交匯處,臨近城市地鐵六號線及一號線,交通便利,周圍山水環繞(老山城市公園、田村山公園、晉元濱水公園),環境優雅。
  • 我市民辦學校素質教育精彩紛呈
    這項活動是由亳州市教育局主辦、亳州市民辦教育發展促進會承辦,目的是從一個角度摸清全市民辦學校素質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質量,引導民辦學校加大素質教育力度。一次展示活動,亮出了亳州市民辦學校素質教育的底氣: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形式豐富多彩,地方特色鮮明,創新特點突出,質量喜人,凸顯出一批特色學校。
  • 長城腳下的山一中大操場(二)
    長城腳下的山一中大操場(二)—令我魂牽夢縈的地方王應懋引言:本文作者王應懋是山海關一中1963屆初中1966屆高中畢業生,長我17周歲,我們介於長輩和平輩之間他的父母均曾是山海關一中教師:母親王慧玲是生物教師,我入職山海關一中時她老人家已經退休多年,所以無緣相見相識,但聽許多現已年過古稀老校友追憶,她教書與育人並重,學養深厚,教學藝術精湛,是一位深受學生敬重的慈母般的好老師;父親王之英老師生於1921年,按理說我1984年入職時也應早已退休(按規定,男教師到60周歲退休),但因他教學水平高,退休後又被學校返聘六年(一直到
  • 「藝」路同行 傳遞「鄭」能量:這個小學的美術作品展成果豐碩
    當日上午9:30,鄭東新區藝術小學迎新年美術作品展正式開幕,鄭東新區藝術小學校長陳豔致歡迎辭,接下來,河南省學校藝術教育協會會長石品,河南省美術館副館長郭黎蒞分别致辭,最後,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副局長王麗萍致辭並宣布展覽開幕。鄭東新區教研室美術教研員麻白娟主持了開幕儀式。
  • 特色學校創建方案:開闢5個途徑創建「和諧育人」德育特色學校
    一、創建主題經過學校精心論證,確定「和諧育人」為我校特色學校創建的主題。意為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構建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營造和諧、優雅的校園文化氛圍,促使學校工作不斷向著至善至美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