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浪地球》分析,當我們看科幻片時,到底在看什麼?

2020-12-16 走路人電影

《流浪地球》已經上映31天,在電影院依然還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現在已經是中國影史票房的第二名,但是依然還沒有下線,如果說僅僅只是院線的想法倒也罷了。從上座率來看,今天依然還保持在6.7%,而耗資巨大最新技術體驗的超級科幻片《阿麗塔》卻只有5.6%,所以觀眾在看科幻片的時候到底是在看什麼?是劇情、特效製作還是說對於國產電影,我們就會更加寬容一點?科幻,本身都是屬於想像。為什麼《流浪地球》就能吃香?

在春節檔和《流浪地球》同時期上映的還有《瘋狂的外星人》,這裡面雖然藉助了科幻的元素,但是嚴格意義來說,這僅僅屬於幻想,不屬於科幻。因為這個發展的時期不屬於未來。而《阿麗塔》和《流浪地球》在這上面都是標準的科幻製作。發生在未來,人們對於還沒帶來的時代,那個時候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人們窮盡想像去創造,但是又要讓這一切看似魔幻的事情變得合情合理,這才是科幻,這才屬於觀眾心中的硬科幻故事。

現在你肯定知道《流浪地球》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其實嚴格來說,這個可以定義為災難片。而一小部分要去充當救世主的角色,想要拯救整個地球的人,於是就有了這樣的電影一部接著一部。其實這樣的電影,美國好萊塢拍了很多,比如《後天》和《2012》,這幾乎是標誌性的災難片。《流浪地球》也屬於此類,明明就是講過很多遍的故事,可是大家依然是很著迷,這就是災難片的魅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電影人樂此不疲。

那麼,我們在看科幻片是到底在看什麼?第一,災難的種類,人類的爭鬥,社會規則的改變。這些都是人們感興趣的東西。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特別是科技發展的今天,科技日新月異,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模樣。科技的發展也許是好事,但是也許是災難。有些災難是人為的,比如有些瘋子想要統治全世界,有些災難是天災,比如《流浪地球》裡這種,給出的理由是「太陽急劇老化」,所以地球人為了活下去,必須帶著家園流浪。

第二,科幻所展現的時代基本上都是在幾個世紀之後的世界。對於未來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該有什麼物件,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我們的想像力。就像我們現在看到幾十年前的科幻片裡那些幻想的電腦、手機等,在今天幾乎都實現了。所以電影裡的科幻想像其實也是最前沿最權威的一種科學影射。人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未來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就比如《流浪地球》裡,吳孟達開著的運輸車,方向盤是一個球。比如人們為了生活,可以修建地下城。

第三,人們愛看特效的製作。這一點,毋庸置疑的。要說看電影看什麼?如果都是幾個人走來走去,講故事,那為什麼不去看劇情片?既然是看科幻,肯定就是看特效,看電影裡如何將那些所有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這也是影視化製作的魅力。比如當年卡梅隆帶來的《阿凡達》,比如現在的《阿麗塔》,都是一種新技術,人們走進電影院能夠感受到一種全新的體驗。坦白講,這一點,《流浪地球》做得並不是十分完善,畢竟特效需要工業基礎。

相關焦點

  • 有人認為《星際穿越》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漏洞百出,你怎麼看?
    適當的指出一些科幻片中的低級錯誤,比如《流浪地球》在空間站裡劉培強中校背後的道具位置不一,或者《星際迷航》中某個配角的衣服換來換去等,這幾乎是每一部電影中都會出現的小瑕疵,但如果將一部科幻片中的情節當成教科書一樣翻來覆去的分析,這就過分了!
  • 「專訪」《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我們的科幻片還是小學生,一片蠻荒...
    或許是因為《流浪地球》的呈現方式,是過去我們最常見的好萊塢的科幻大片類型,一邊是氣候嚴重改變的地球,人類為了延續找到了全新的生存模式,另一邊是國際空間站,主角為了拯救世界必須在外太空做出艱難的選擇。《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該小說發表於2000年,用分段紀實的方式,講述因為太陽即將擴張並發生爆炸,人類必須用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家園、前往比鄰星的故事。
  • 看·電影|再看《流浪地球》,或許你能看懂更多
    《今日影評》特別策劃系列節目《看·電影》每晚十點檔CCTV6電影頻道,不見不散。電影為橋,審美為道。影評人,「手把手」教你看電影。我們綜合口碑和票房表現,精選了近五年來50部國內外重點影片。邀請50位權威影評人專業拉片。觀眾則將作為評審團,參與投票,並與影評人爭奪話語權,一場對影評人的考驗即將開啟。
  • 《流浪地球》北京看不見星星,眼淚的漂浮,窗口的陀螺,細節感人
    文/影聲潺潺《流浪地球》北京看不見星星,眼淚的漂浮,窗口的陀螺,細節感人在年前大家被叫「啥是佩奇」的刷屏,但沒想到今年的春節刷屏的不是喜劇片,而是一部科幻片。也有人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也算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樣炸燃的片子在春節上映是春節期間最大的一場煙花。很顯然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讚美之詞無以言表,這樣大規模的讚譽像極了去年那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我不是藥神》大眾的集體感慨。
  • 作家看電影:《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過程顯得過於草率
    在《流浪地球》的設定中,人工智慧並沒有叛變,它只是按照算法所得出來的結果,採取最為理性的做法,它依舊需要得到聯合政府的授權。但問題是,看似最終的決定是由聯合政府所籤署的,可他們籤署的依據是什麼呢?是人工智慧給予他們的演算結果,是人工智慧告訴他們「成功的概率幾乎為百分之零」,所以聯合政府才推翻了以色列人點燃木星的理論。因此,最後做決定的到底是人,還是人工智慧呢?
  • 《流浪地球》「獵殺」豆瓣
    作者:豬九誡出品:IT爆料匯大年初三,我去看了《流浪地球》,觀影過程非常奇特,一方面是驚嘆於國產科幻片特效和工業水平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則是對其中的幾場刻意煽情的文戲感到略微不適支持者認為,《流浪地球》是不容置疑的國產科幻之光,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部不及格的爛片。雙方就站在彼此左右,卻像隔著銀河。對於《流浪地球》來說,他的大部分受眾,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既不吝對《流浪地球》的褒獎,也願意承認《流浪地球》所存在的不足。但是其中偏偏卻有不少所謂的鐵粉,只允許說好,不允許說壞。
  • 怎麼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看完有什麼感受
    電影《流浪地球》,首先雖然結局算是好的,但是其中很多重要的人物都犧牲了,可能不算真正的大團圓結局,一切在電影中都是未知的結局,這才是其中一個災難,內核是卻一個擁有大愛的中國科幻,雖然才起步,但是有觀眾落淚,真正做到感動觀眾的電影,我相信是把真正想要傳達的都很好的展現出來了,無法否認
  • 《流浪地球》到底能不能實現,讓地球母親還是不要流浪吧,觀影感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刷爆了銀屏,作為一個中年偽大劉迷,筆者趕緊進了影院,回來又找出《流浪地球》小說補了點課,觀後對於內容本身有幾點小小地感慨:一、讓地球流浪是愚公移山的科幻加強版大劉是純男性頭腦,他的作品似乎只是以客觀態度告訴人們未來有可能是什麼樣子
  • 流浪地球有彩蛋嗎?流浪地球結局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彩蛋有嗎流浪地球是科幻片,很多觀眾雖然覺得特效做得好,但是對劇情是一臉懵逼,也許你們還沒發現其中的彩蛋吧,下面就來做個詳細解析。1.製作團隊《流浪地球》的製作團隊雖然不是很有名,但是作品證明了實力確實是頂尖的水平,之所以值得我們驕傲,歸根結底,它是一個中國故事,它由中國的團隊完成。落地生根,結出了自己的東西,在同級別的戰場上對抗,片中劉培強指給俄羅斯看的艙門上,有我們熟悉的一句英文。這是過去中國製造的承接,也是未來中國製造的宣告。
  • 關於《流浪地球》的50件事
    郭帆說,自己和團隊都已經竭盡全力,沒有遺憾,對於《流浪地球》,他打100分。   《流浪地球》的四年曆程,讓郭帆從微胖界累瘦到了男神界,甚至收穫了顏粉。開始做劇本時,郭帆和編劇們幾乎天天不睡覺;到了開機時,他每天只睡兩小時,現場拍完了還要回去看前一天的鏡頭;殺青後開始後期製作,郭帆就在工作室支了一張彈簧床,一宿一宿的熬夜。
  • 《流浪地球》世界上也就只有中國人會帶著地球去流浪吧
    影片中啊,什麼3D特效,宏大的場面不用再提,這些是硬核科幻片必備的基礎。這部電影不能說特別完美,但是也毫不遜色於一些國外科幻大片的精彩程度。   西方式科幻片的傳統價值觀和《流浪地球》中的核心價值觀是對立的,這一點在原著中是有對比的,就是「地球派」和「飛船派」的兩種想法。在電影中變成了,「流浪地球計劃」和「火種計劃」。
  • 流浪地球為啥成不了國際頂級科幻片?精良特效都被配音給拖累了
    很多人之前都不看好流浪星球,覺得中國拍不好科幻片,可是流浪地球靠著良好的口碑,一天就完成了逆襲,不少人都期待它成為2019年春節檔的紅海行動。   不過也有觀眾看完後覺得,流浪地球好是好,可是距離頂級科幻片還是差一步,為啥?
  • 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流浪地球」如果真的實行,地球能夠承受嗎?
    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值得被關注的,國內也出現過許多科幻電影或是影視劇,但都無法與美國的科幻大片相提並論,讓人感覺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然而就在今年的春節期間,有一部曾經不被萬達看好的中國科幻片一經上線,其票房便遠遠超過了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它就是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而它的出現無疑讓更多人看到了即將到來的中國科幻片自己的發展道路
  • 流浪地球最後流浪成功了嗎
    在喜劇片佔據的春節檔能看到國產科幻元素的片子,令人欣喜,科幻迷的大愛,本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原著,故事很有新意,與以往逃離地球尋找其他生存的影片不同,而是帶著地球一起遠走高飛,逃離太陽系,也是末日災難片。最強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看之前就說,如果這部片子分數能對得起觀眾,那《三體》就有希望!嗯,看了以後我能確切的說,我現在很期待《三體》!《流浪地球》 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2019也稱為中國科幻片的元年!網友們對它的吹捧力度可以說很強大了!不過,觀後感的確不錯特效漲價了,至少不是5毛錢了!
  • 「終於不是美國人在救地球」 外媒關注《流浪地球》票房口碑雙豐收
    輿論指出,中國近年來展現航天雄心,並在太空探索中直追領跑的美國,但在中國電影中,科幻片長期處於空白,《流浪地球》有望開闢國產科幻片元年,打破科幻電影由好萊塢壟斷的局面。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8日報導,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在農曆新年前三天實現票房逆襲。
  • 《流浪地球》正式預告,國產科幻電影突破很大,網友:再爛也要看
    網友之前心心念念的三體也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而對於同樣是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來說,這一次,卻官宣定檔了。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後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也即將面臨滅亡。
  • 攝影指導劉寅詳解中國首部科幻片《流浪地球》拍攝幕後
    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劉寅來分享嘉賓。導演幫影視微課堂致力於為大家傳遞影視乾貨的直播分享,作為中國首部硬核科幻電影的攝影指導,劉寅從《流浪地球》入手,談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拍攝方法以及科幻電影拍攝與普通電影拍攝的異同點。
  • 請問說《流浪地球》不遵循科學的人,你是在看科教片嗎?
    《流浪地球》海報截至目前,《流浪地球》已累計票房45.8億,不僅成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名,更超過了《星際穿越》成為全球科幻片票房排行當然,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總有那麼一部分人見不得別人好,千方百計的挑《流浪地球》的毛病,這不,在經歷了盜版風波、惡意刷差評之後,又有人說《流浪地球》不遵循天文學,科學態度不嚴謹了。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在今年這個北方人紛紛到南方去看雪的季節地域邏輯混亂時期,卻有一股清流,讓眾多段子手和影迷們不淡定了。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
  • 卓拉米舒芙蕾和《流浪地球》的那些事!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真的是前所未有的神仙檔啊,好多個影視巨星爭搶著票房啊,但是我唯獨想去看流浪地球,可能是想再一次考驗我們的科幻片技術吧,說著說著就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我記得那天和朋友的爭吵是這樣的,他說肯定是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好看,看的人也多,票房肯定是最高的,我這個要強的人就聽不得這話了,我就說,那吳孟達也是他的合作搭檔,我們就拿著兩個來比一比吧,說著,我們兩帶上帶奶茶,卓拉米舒芙蕾,一連看了兩部電影才捨得回家,看完之後,閨蜜就變卦了,說肯定是流量地球票房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