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樓機在康復展上人氣頗高,不少老人前來體驗 晚報記者 龔星 現場圖片
東方網5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訓練中風患者恢復步行功能的康復機器人、可拆卸浴缸上門為老人助浴………今天上午,多項全新面世的養老、康復產品亮相第八屆中國國際養老及康復醫療展。參展方之一市老年學學會透露,將在申城各街道,針對長期照料高齡失能老人的家屬、保姆開展每期8講的「居家照護培訓」計劃,解決滬上居家護理「最後一公裡」。
社區開展「居家照護培訓」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老年人居家護理服務需求巨大,患病老人尤為突出。市老年學學會秘書長孫鵬鏢指出,目前社區健康服務主要由衛生機構提供,不同級別的衛生機構分別承擔不同內容的預防和治療服務,對於失能老人的居家護理,主要依靠家屬和保姆。由於家屬和保姆在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能上的欠缺,對老人的康復過程和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市老年學學會今年正探索開展「居家照護培訓」公益項目——壽星家屬支持計劃。
「從康復護理、輔具使用,到飲食護理、心理調適、急救知識等等。」孫鵬鏢介紹,希望以高齡失能老人的家屬、保姆為對象,在區屬街道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或其他場所巡迴舉辦為期一個月、每期8講,使長期照護者獲得實用而專業的初級康復護理知識和技能,解決居家養老護理「最後一公裡」。
徵集需爬樓機家庭及志願者
現場,市老年學學會組織的「壽星家屬沙龍」志願者正在現場徵集需要爬樓機上下樓服務的高齡老人家庭。就在本月11日,市老年學學會組建的靜安區爬樓機志願者服務小組為居住在靜安寺北京西路年逾8旬的張老伯提供了上下樓服務。孫鵬鏢透露,今後逐步將爬樓機服務延伸到全市各區,從為上海34名10大壽星服務延伸到為更多高齡老人服務。為此,「壽星家屬沙龍」也發出召集令,歡迎有愛心的志願者和爬樓機企業踴躍報名參與到這項公益服務中來。
記者看到,現場爬樓機展位人氣頗高。上海展大的「爬樓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與市殘聯合作,在徐匯、長寧、閔行、楊浦、普陀、嘉定六個區縣展開試點,為有需要的殘疾人提供幫助,下一步計劃將殘疾人推廣到老人,目前正在與民政部門合作規劃,預計年內有望在部分街道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爬樓機」服務。
另一個高人氣的爬樓機展位上海鎝茂信息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孫旭東,邀請記者體驗了一把「爬樓機」。上樓時,首先需要用雙手握住爬樓機後側的把手,並將其向後傾斜,隨後長按右側把手處「向上」的按鈕,此時爬樓機座椅底部會向下伸出一對「機械腳」,抬高輪椅使得機器的雙輪能夠到上一級臺階,這樣就順利地攀爬一樓。而下樓時,則長按「向下」按鈕,爬樓機在「機械腳」的幫助下,也能順利向下攀爬。
不過,不少前來體驗爬樓機的老人也表示,「五萬元一部還是太貴了」。
訂餐、導醫「一站式」服務
一旦老人感到身體不適或發生其他意外情況,只需按下電話機或無線終端上的特殊按鈕,就能通過24小時服務的962899熱線通知到家屬,並呼叫110、120對老人第一時間實施救援。目前,上海已有超過27萬位老年人正在使用該熱線,去年,就有總計123位居住在徐匯區的老人因為這項緊急救援服務而受益。
這項名為「久久寶」的緊急救援服務套餐,為老人提供包括「生活好管家」、「生活百事幫」、「孝心傳遞」等十四種涉及社會養老問題的不同服務。老人只需要撥打服務熱線,後臺工作人員就會為其提供家政、訂餐、導醫等多種一站式服務。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這項為老服務已在徐匯、閔行、黃浦和松江等區域進行試點推廣。「有的政府部門會全額採購該產品,免費提供給轄區內的高齡、獨居老人,或是政府部分出資,購買包括久久寶應急救援等服務,有額外服務需求的老年人則承擔其他套餐的費用。」上述市場負責人表示。
機器人助中風老人恢復步行
「在接受康復機器人的訓練後,一位喪失步行功能的44歲中風患者因為介入較早,八周時間就能重新正常行走了。」上海璟和技創機器人公司的展臺負責人侯姝萌告訴記者,在該公司的展位上,就陳列著這臺用於「重新學會走路」的多體位智能康復訓練機器人系統,主要針對因中風等疾病造成的下肢運動功能障礙。
使用該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每天只需20分鐘,鍛鍊內容為400步的行走。在訓練過程中,患者面前的大屏幕中會播放虛擬步行情景互動的畫面,訓練者可通過步行動作控制虛擬人物,增強生物反饋和神經刺激。而隨著腿部功能的逐漸恢復,鍛鍊體位也由起初的平躺式,慢慢過渡到半躺式,直至難度最高的直立式。而訓練強度的增減,則取決於系統內置的評估工具,它會實時分析患者的康復情況,調整訓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