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衰落,但是與之相應的,是以美股為代表的的股票金融市場漲勢驚人。
彭博全球交易所市值指數顯示,截至12月6日,全球股市市值已經超過100萬億美元,全球債券市場市值則達到66萬億美元。自3月以來有14萬億美元流動性被注入市場迄今,全球股市市值已經增加了40萬億美元左右。
現在全球主要央行資產負債表已逾20萬億美元,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已經超過歐元區GDP的61%,美聯儲的「表」佔美國GDP的比例也超過了34%。對比3月低點的數據,全球股市市值已經增加了40萬億美元左右,全球債市也增加了約10萬億美元。
火幣研習社認為,今年全球股市市值上漲,並非由基本面驅動,而是由流動性驅動。貨幣增發是全球股市上漲的根本原因。
央行持續增發貨幣,企圖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後續影響需要警惕,原因在於央行的刺激動作可能導致債務增多和銀行危機。具體來說,當利率處於極其低下的時間過長,借款人的償付能力和流動性惡化,不良貸款和拖欠還款增加。
數據顯示,美國的中產階級和窮人所遭受的通貨膨脹率是官方CPI的三倍。歐元區也是如此,由於能源價格下降,導致官整體通脹指標進入通縮水平,但新鮮食品價格上漲了4%。
火幣研習社認為,雖然央行持續注入流動性希望刺激經濟,但是其目的可能會適得其反。超發貨幣會導致中產和窮人階級的消費能力下降,可能導致市場上雖然很多商品價格在漲,但是民眾迫於生存壓力並不願意購買,繼而出現有價無市,商家迫不得已仍然降價,導致刺激經濟的目標失敗,陷入流動性陷阱。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被注入的流動性仍然會選擇往股市、債券、大宗商品市場還有比特幣等另類資產市場。事實上,今年比特幣的大牛市和機構的入場有密切關係,隨著被注入流動性地增加,後續不排除機構仍會繼續入場的趨勢延續。
比特幣價格處於關鍵時期
從三月中旬至今,比特幣已經經歷了一輪漲幅將近5倍的大牛市,目前比特幣行情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時期。
從歷史行情看,2017年比特幣行情最高接近2萬美元,而當時那次拉升的行情,主要是在年底完成,最後迅速反轉下跌。在2萬美元附近不光是一個重要的價格檔口,也是重要的心理檔口,從目前的行情表現來看已經遭到了巨大的壓力,遲遲不能攻破。
這一輪牛市行情中,主力意志和成本集中在均線較為明顯,所以參考均線是一個重要的觀察角度。
據火幣全球站行情顯示,在10月8日均線聚集以後,開始正式啟動這一波牛市的主升浪,其中在10月13日以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回調,在10月18日MA5和MA10共振後再度上攻。
在此過程中,MA10是先鋒,MA30是後盾。在11月26日的大跌過程中,MA10第一次拐頭淪陷,而MA30作為後盾撐起了這輪牛市的二次上攻,並且在12月9日,支撐了BTC的再次反彈,因此後續行情能否持續,現在比較關鍵的,主要看日線級別MA30能否維持支撐力度。
從細節來考慮的話,目前MA10已經拐頭向下,牛市先鋒已經無法持續力度,而MA30的支撐即使維持一段時間,或許是為多頭做更大規模撤退的掩護。
重點需要注意,多頭即使出現大規模撤退,也改變不了比特幣整體價值已經上移的事實。此前說的整體邏輯沒有改變,即央行持續注入流動性的動作,會引起更多的機構和資金湧入比特幣市場。在整個換籌還莊的過程中,比特幣的價值會波段式逐漸抬升。
比特幣如果出現大規模回調可能到哪個位置?這個問題可以嘗試把這輪牛市周期用斐波那契觀察。如上圖,在16000 USDT附近,一方面有MA60均線持續向上的接應,一方面斐波那契中段的重要支撐,因此即使比特幣價格如果回調到16000附近,也會出現較大級別的反彈,但不排除反彈以後繼續回落至14000 USDT的可能。
即使把整個比特幣價格區域常態維持在14000USDT,對比4月份減半前夕時候的價格,也翻了一倍多。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