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這是棵柚子樹,大家知道柚子好吃,可你們知道柚子可以入中藥嗎?」10月20日,南京市第五初級中學珍美林植物園內,迎來了石鼓路小學六(4)班的39名小學生。志願者、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學專業大三學生欒劍威一邊帶領學生參觀,一邊講解常見植物枇杷、柚子、銀杏等的中醫習性和藥用價值。不少學生聽了感嘆,「原來以為中醫很深奧,沒想到離我們生活這麼近」。通訊員 王曙光 施曉文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高文玉 攝影報導
「柚子有什麼藥用價值呢?以前只知道爸爸買了新車,把柚子皮放車裡,聽說能吸車裡的甲醛。」面對同學們的提問,欒劍威娓娓道來。「柚子的作用可大了。中醫上來說,柚子的葉子、皮、果實都可以入藥,能解毒消腫、行氣止痛。就拿柚子皮來說,它雖然藥性辛甘苦澀,但能消食化痰,止咳平喘。尤其是受了風寒後,吃柚子皮,效果不錯。」「受了風寒的人,該怎麼吃柚子皮呢?」「10月、11月吃,最合適。把柚子皮剖成五到七瓣,曬乾以後,煎湯服用,效果好。」
在一棵銀杏樹下,有小朋友問,「銀杏的果實不就是白果嗎?我吃過的。」欒劍威向同學們介紹,銀杏能去痰止咳,收斂肺氣,具有一定的殺菌抑菌作用。「尤其是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還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要注意,它是有一定毒性的。白果最好煮了吃,而且一天不要吃超過10顆。白果吃多了,可能會引起發熱等不良反應。」
在枇杷樹下,不少同學都表示吃過枇杷。「枇杷的果實和葉子都能入中藥。尤其枇杷葉,雖然藥性比較苦,但能清肺和胃、止咳止痰。民間很多人咳嗽,會摘枇杷葉,煮湯喝。但是,一定要把枇杷葉背面的絨毛去掉,否則可能會粘在咽喉引起身體不適。」欒劍威對同學們說。
「這棵樹長出來的木瓜,跟水果店買的一樣嗎?」在一棵木瓜樹下,有同學問。「水果店買的木瓜,和中醫上用的木瓜還不一樣。中醫上講的木瓜,一般是皺皮木瓜,它藥性比較酸。但是能舒筋活絡,和胃化溼。特別是對風溼痺痛,對腳氣、肢體酸腫有療效。如果要用皺皮木瓜,可以到藥店買。」
參觀結束後,漢西門社區校外輔導站的吳炎奎老師,結合現今學生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講述了科學膳食、合理調節情緒、青少年個人體質健康管理、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等方面內容,幫助小學生從中醫角度糾正錯誤的生活習慣,幫助學生培育健康意識。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漢西門社區關工委攜手朝天宮街道關工委、團工委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分團委承辦的「身邊的國醫」——未成年人中醫藥特色活動之一,旨在通過中醫藥文化知識宣講、參觀中藥標本,讓孩子們了解身邊的中醫知識,培養小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情感。南京市第五初級中學珍美林植物園則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和該校聯辦的中醫藥用植物科普基地。
石鼓路小學六(4)班班主任殷辰表示,這次活動加深了孩子們對中醫的了解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