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可以考級了!3月26日,一個好消息在街舞人之間傳遞。這一天,全國街舞藝術大眾普及推廣系列工作啟動,《中國街舞藝術教育等級》系列教材正式發布,這也是中國藝術教育史上第一套街舞藝術考級系列教材。
曾幾何時,街舞是作為「異類」出現的,跳街舞的年輕人大都被視為叛逆。街舞的歷史並不長。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一種被稱為Locking的舞蹈在美國出現,隨後各種基於不同街區文化、不同音樂風格的舞蹈相繼產生,如霹靂舞、機械舞、鎖舞、自由舞、爵士舞等,這些常常在街區表演的舞蹈,被人們統稱為街舞。伴著富有運動感、衝擊力的音樂,走、跑、跳等各動作組合,全身每一個部位、每一處關節都與內在氣息高度統一,激情無限,極富感染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街舞先後進入臺灣、香港、大陸,迅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加入,一度還曾被人誤解。至新世紀初,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傳播,人們重新認識街舞,自由奔放而隨性的街舞進入一個大的爆發期,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歡迎。
2013年9月,中國舞協街舞委員會成立了。這成為中國街舞發展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中國街舞舞者也有了一個可以信賴的家園,一個能夠依託的組織。一年多以來,街舞委員會主辦了多場大型街舞比賽,努力推廣和普及著街舞。
「我們年輕的時候,是跳忠字舞的!」中國舞協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馮雙白一邊說著,一邊模仿著忠字舞的動作,指出那時候的舞蹈都是僵化的,而現在的街舞則充滿了年輕的活力和自由的氣息,「看到他們,就看到了青春的力量!」上世紀八十年代霹靂舞興起時,馮雙白還在北京舞蹈學院上大學,校園裡還專門為喇叭褲可不可以穿討論過,如今卻這樣自由開放,街舞都可以考級了,他也不由得感嘆是「迎來了好時代」。
姜昆是相聲表演藝術家,但與街舞卻頗有淵源,在不久前他的相聲專場中,他還與「90後」們一起跳上了一段活潑的街舞。這是為什麼?原來,姜昆家裡有個玩命喜歡舞蹈的妻子,姜昆透露說,妻子什麼舞蹈都愛看,最近還瘋狂地迷上了街舞,每天都鼓動自己學。姜昆還和馮雙白是多年好友,從2000年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到後來調動到中國文聯,兩人一直是「鄰居」,姜昆說,「老在一塊兒燻都燻出來了!」姜昆力挺街舞,認為街舞中有青春向上的力量,有難能可貴的創意和智慧,他還想拍一部能讓人記住的街舞紀錄片,記錄街舞是怎樣像凜冽寒風中的小草從石縫裡擠出來一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讓人們看到中國也有一支很棒的街舞隊伍。
街舞的形成和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非常系統的教材出現,這也成為制約中國街舞快速發展的瓶頸。2014年初,中國舞協街舞委員會邀請了國內最頂尖、最專業的街舞老師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教材內容設置和編寫方法,並與馮雙白、羅斌等權威專業人士深入討論交流,經過一年多的多方努力,中國藝術教育史上第一套《中國街舞藝術考級教材》終於編寫完成。教材分為文字和視頻兩個部分,共分為6個舞種,包括Breaking、Popping、Locking、Hiphop、Jazz和House,每個舞種分為10級,每級分為10個舞段或組合。該教材強調基礎教育,具有專業性和大眾普及性,對於街舞藝術教育考級的規範化、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教材發布了,街舞委員會全國街舞藝術教育考級辦公室也已經正式成立並開始運營,全國街舞藝術教育考級工作也將於4月正式展開。據了解,因為街舞老師相對較少,街舞藝術等級考試培訓費用將會比傳統舞略高一些。
「草書不好認。于右任把草書規範化,寫了一本書,指明了什麼偏旁應該怎麼寫,很多人由此認識了草書,看得懂之後也能夠欣賞和喜歡。」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副主任、大型節目中心副主任陳臨春說,《中國街舞藝術考級教材》實際上是把街舞規範化了,不僅對學習街舞的人有益,而且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也有普及教育意義,「使得老年人也能看得懂街舞,而不只是年輕人的藝術」。他指出,街舞涉獵範圍廣,群眾基礎深厚,像廣場舞一樣,它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信仰。《中國街舞藝術考級教材》給出了一套「質量認證體系」,從一定程度上給了它一個定義。
很多街舞愛好者關心一個問題:當前高考中有一些藝術類特長加分,街舞會不會也有優惠政策?對此,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街舞委員會主任羅斌,北京音協副主席、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楊青,中國舞協街舞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秘書長夏銳表達了一致看法,指出未來教育發展趨勢是取消藝術特長加分,音樂、舞蹈等會日益成為教育的主體,成為學生的必修課,而非僅僅是特長。
記者了解到,街舞委員會聯合地方會員單位推行的「街舞進校園」工作已在昆明、西安等部分省市展開試點,受到了校方、家長和孩子們的好評,為以後繼續大力推廣和普及街舞積累了經驗。此後,中國舞協街舞委員會還將針對街舞編創、大眾普及、少兒教育等不同需求推出更具針對性的系列教材,推動街舞藝術教育走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