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23日訊正值春種春管農忙的黃金時節,家家戶戶常用的鋤、鐮、钁、鍁等各種農具急需修理和購買,在泰安市泰山景區下港鎮西祥溝村「紅爐鐵匠」姚繼武夫婦的攤位前,圍滿了來自方圓十裡八村的農民,「爭搶著」排隊挨號修理和選購農具,由於「鐵匠姚」拾掇農具的「火候好」,因此成了眾人依託、家喻戶曉的「能工巧匠」。
今年56歲的姚繼武,從事農具修理經營的鐵匠活已有30多個年頭,因為修理農具所具備的鍛、磨、焊、接等「十八般武藝」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長此以往採用精湛的技藝和好客的熱情,加上樂於助人的誠信經營和便民善舉而成為「名震山鄉」的「鐵匠姚」。
「平日裡,姚繼武即便在家坐門等客,鐵藝活也是堆的滿滿的,現在走街串巷巡迴各村為群眾上門服務,不單是便利大伙兒,為的是幫助鄰裡百舍把疫情帶來的損失『搶回來』,辛苦一個人方便千萬家,遇到家庭生活有困難的群眾,他還時常減收或免費修理,年頭到年尾,都會為群眾減免修理費用千兒八百元是常有的事,這就是『鐵匠姚』的『便民情懷生意經』」。西祥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姚光勝說。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役打響以來,西祥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利用廣播喇叭定時播放《泰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微信群及時發布科普知識、衛生保健、移風易俗、普法教育、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全民閱讀、以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知識,根據群眾需求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湧現出了一大批象在家休假的曲阜師範大學徐同瑤、泰安職業技術學院姚慶宇等第一時間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帶頭捐款、主動加班加點、實施病毒消殺、運送物資、把群眾需求送到家門口的志願服務者,使擁有800多人口的西祥溝村,僅「泰安小美」志願者人數就有120人,「鐵匠姚」便成了全村志願服務群體隊伍大家族中的一員。
下港鎮通過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助力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基層組織「跨五躍十」、「脫貧攻堅」健康推進,有效提升了全鎮鄉村淨化、綠化、硬化、美化、亮化「五化」目標建設的總體水平,美麗庭院建設提質增效,廣大居民的綜合素質和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得到了有效提升與彰顯。(通訊員 李化軍 李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