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召開2020年度醫療質量專家評審會。此次院方特別邀請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焦公凱主任作為評審嘉賓,南京天佑兒童醫院院長龔根娣、護理部主任楊霞、醫務科科長卓亞南,以及門診和住院各部門醫務人員悉數參會。
醫療質量是衡量醫務人員診療水平的標準。一般從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醫療效果和工作質量等方面來衡量。南京天佑兒童醫院作為專業的國家二級兒童康復專科醫院,南京腦科醫院醫療聯合體單位,院領導一直對提升本院醫療服務質量、病歷規範化工作十分重視。
焦公凱,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主任醫師,臨床型碩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第六屆委員會兒童和少年精神醫學學組委員,南京市心理學會理事。此次會議首先圍繞門診醫師、住院醫生提供的十份患兒病歷展開。焦主任首先對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的病歷規範化管理工作給予了肯定。特別是在細節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記述患兒發生語言倒退問題時,記錄了具體時間發生語言倒退。在病史記錄中,像早產的孩子,是幾個月還是幾天都記得很清楚,非常的好,這樣的記錄對分析病情能更準確。
交流中,張青龍主任就孤獨症譜系障礙和智力發育障礙、阿斯伯格症候群相關問題發起了探討;陳剛主任也提出了詢問。焦公凱對各位門診主任的問題一一耐心作答。
最後,龔院長代表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對焦公凱此次評審工作表示了感謝。所有評估都是為臨床服務的手段,實際診治還是要根據臨床上的經驗去進行理智的考量。孤獨症孩子根據他們的社交表現、興趣行為方式是否刻板,在3歲時可以進行診斷,典型的甚至可以在2歲或者1歲半就可以。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心大」,忽視孩子身上的問題,貽誤了他們的治療黃金期。孤獨症孩子的主要問題是社交障礙,他們往往有語言,但是不願意交流,而醫院治療的目的就是通過有效的診治、康復訓練去幫助他們主動交流。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核心問題是社交缺陷,這個核心問題要在病歷中適時體現出來。
焦主任提出:「醫院要重視對家長的輔導。」據相關統計,通過積極的治療,有四分之一的孤獨症孩子能夠重回社會。在一些成功案例中,就有孤獨症孩子長大後出國留學、還有去南大讀博士的,相信南京天佑以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這種人才。成功治癒孤獨症孩子自然背後少不了家長的努力,尤其需要家長通過對醫院康復手段的學習、通過自身對教育理念的重視和改變,只有家長耳濡目染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終幫孩子走出「孤獨」。
最後龔院長向參會人員提出:診斷是否正確、及時、全面;治療是否及時、有效、徹底;醫療工作效率的高低;病曆書寫的質量;醫療技術使用的合理程度;病人的滿意度,這些都是醫院規範化管理工作的重點,醫療質量是醫療技術、管理方法的綜合體現,所有醫技人員應當珍惜機會,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為廣大患兒提供更專業的診療服務。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