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精彩劇目亮蘭州——甘肅省話劇院成立六十五周年原創劇目...

2020-12-13 每日甘肅網

【視點】精彩劇目亮金城

——甘肅省話劇院成立六十五周年原創劇目展演舉辦

《天下第一橋》劇照

  朱衡

  改革開放40年到來之際,甘肅省話劇院(以下簡稱甘話)迎來了建院65周年誕辰紀念日。從1953年8月13日成立,到2018年8月13日,甘話已有65年歷史(2003年團改院,2012年轉企改制),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甘話聯合甘肅省演藝集團,在8月份舉辦紀念「甘肅省話劇院成立65周年原創劇目展演」活動。活動期間,在人民劇院、甘話60劇場隆重上演近年創排並獲得廣泛讚譽的話劇《天下第一橋》《蘭州味道》《紅水衣》《魂歸何處》《蘭州人家》等5部優秀原創劇目,集中展示近些年甘話話劇舞臺藝術創作的成果。

  甘話前身源自陝甘寧邊區隴東劇團,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黨和邊區政府的宣傳隊和戰鬥隊,蘭州解放後,進城改組為甘肅文工團,1953年8月13日開始走專業化的道路,正式誕生了甘肅省話劇團。在幾代甘話人的執著努力下,不但把戲演遍大江南北,還演進了中南海,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看過甘話的戲。65年來,幾代甘話人把甘肅話劇創作數次推向高潮,幾度輝煌,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話劇和甘肅戲劇的成長、發展歷程,開創奠定了甘肅話劇在我國話劇長廊的突出地位和鮮明特色,成為我國大西北的一支話劇勁旅。從創團首部大戲《在康布爾草原上》,到改革開放初期的《西安事變》等一大批劇目,獲獎劇目之多,影響之大,都代表了甘肅乃至西北話劇的最高水平。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創排的《天下第一橋》《蘭州人家》《蘭州好家》《老柿子樹》《蘭州味道》等一批劇目,在話劇面臨市場化衝擊的困境下,以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弘揚本土文化再一次崛起。

  本次展演的話劇《天下第一橋》先後入選參演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第七屆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文華編劇、文華導演、優秀表演獎;獲得由文化部、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頒發的第七屆中國戲劇文化獎話劇「金獅獎」劇目獎等眾多國家大獎;主演榮獲由文化部頒發的第15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大獎和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榮獲「2011—2012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開創填補了甘肅省話劇歷史在此獎項上的空白,再次提升了甘肅省舞臺藝術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標誌著甘話已進入國家精品劇目的行列。

  此次展演推出的5臺劇目題材各異,風格多樣。《蘭州味道》(原名《金城印象》)是甘話繼《天下第一橋》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創話劇,首次把蘭州牛肉麵這張文化名片展示到了戲劇舞臺。該劇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項目資助,是甘話繼《天下第一橋》獲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之後,第二次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作品資助,也是首次獲得大型舞臺劇作品創作項目資助的劇目。再次印證了甘話的創作實力。

  《紅水衣》由國內新銳導演李伯男執導,以當代視角,重新解讀古典文學人物,是一部剝下男性偽善面紗,拷問靈魂的作品。此劇先後在北京、昆明、深圳、天津等地巡演,深受好評。

  《魂歸何處》是我省首部反邪教原創話劇,在甘肅大劇院首演以來,已完成全省各市州巡演,是將反邪教宣傳與舞臺藝術相融合的一次大膽嘗試。

  為配合這次展演,有兩部新創排的兒童劇《阿拉丁神燈》《小蝌蚪找媽媽》也將與觀眾見面。近些年,甘話在創排大戲的同時,不斷加強兒童劇的品牌開發和培育建設力度,先後移植創排了兒童劇《小吉普變變變》《小豬快跑》《小木偶奇遇記》《阿拉丁神燈》《小蝌蚪找媽媽》等系列兒童劇,除在甘話60劇場駐場演出外,還深入社區、幼兒園、學校演出,深受廣大小朋友和家長的喜愛,成為甘話的一個品牌。

  回顧甘話歷史,甘話人更加意識到責任和擔當,舉辦本次展演,就是要在新時代的潮流中堅守文化自信,在新時代的發展中不忘初心,努力從「高原」走向「高峰」,不斷創作出無愧於新時代的優秀戲劇作品。

相關焦點

  • ...進校園暨蘭州文理學院原創教學劇目合唱音詩《薩娜瑪珂》巡演活動
    甘肅省教育廳202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暨蘭州文理學院原創教學劇目合唱音詩《薩娜瑪珂》巡演活動,於11月9日-12日走進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武威職業學院、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高校做專場匯報演出。本次活動由甘肅省教育廳主辦,蘭州文理學院承辦,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武威職業學院、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三所高校協辦。據了解,原創合唱音詩《薩娜瑪珂》是以裕固族民族女英雄為人物形象,以裕固族民族音樂為音樂基調,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為創意線索,以充滿詩情畫意的、富有戲劇性的歌詞,和混聲四部合唱的藝術手法為表現方式的大型(音·詩·畫)合唱作品。
  • 青島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歌劇、話劇等全都有
    半島記者 劉禮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青島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活動」於9月11日至27日舉行。「馬向陽」開啟展演序幕9月11日19:30,「青島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啟動儀式將在青島大劇院歌劇廳舉行。摘取政府最高獎項「文華大獎」桂冠的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作為本次展演開幕演出拉開此次展演活動序幕。
  • 國家話劇院經典劇目《大宅門》將亮相臺北
    新華社臺北8月17日電(記者劉剛 許雪毅)國家話劇院的經典劇目《大宅門》,19日和20日將在臺北孫中山紀念堂連演兩場。主辦方17日在臺北舉行開演記者會為演出揭匾,該劇導演和主要演員也悉數登場亮相。  《大宅門》是國家話劇院明星版話劇,2013年初次公演就好評如潮。
  • 劇團發展應堅持原創、復排、移植劇目三者並重
    為了豐富劇團上演劇目,我認為,劇團在演出劇目的建設規劃方針上,應堅持原創劇目、復排劇目、移植劇目三者並重(「三並重」)的原則。  新編的原創劇目是每個時代藝術發展的標誌,它對藝術的繁榮發展很重要。因為前進的生活、發展的社會,要求戲曲藝術不斷以其當代時代精神來關注當今的社會生活,觀照歷史生活,創作新的現代戲和歷史題材劇目,以及整理改編傳統劇目,以回應時代的要求,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 58場精品舞臺劇目本月在京展演
    參加 「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的作品,均出自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和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包括京劇《黨的女兒》、評劇《安娥》、崑曲《邯鄲記》、話劇《玩家》、《閩寧鎮移民之歌》、兒童劇《時間森林》、音樂劇《火花》等。展演擬於3月3日開幕。
  • 用經典童話故事詮釋美麗與善良 甘肅省話劇院創排兒童劇《白雪公主...
    兒童劇《白雪公主》劇照 李超攝【本報訊】(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超)14日記者獲悉,由甘肅演藝集團大力支持,甘肅省話劇院根據同名經典童話故事新移植創排的兒童劇《白雪公主》於16日、17日在甘話60劇場精彩首演。
  • 中國國家話劇院
    講述中國故事 打造「戲劇+旅遊」的新業態  一、中國國家話劇院巡演情況概述  中國國家話劇院劇目巡演是劇院的保留演出機制,其中包括公益演出、低票價演出、高雅藝術進校園和商業演出。2017年劇院共完成51部劇目共428場演出,其中京外演出120場(包含境外演出38場);2018年劇院共完成42部劇目共428場演出,其中京外演出163場(包含境外演出31場),近兩年巡演演出場次在劇院全年總演出場次中佔比約33%。
  • 精彩紛呈 蘭州各大劇院迎來年末演出季
    蘭州各大劇院迎來年末演出季——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春綠隴原黃河之濱」冬春文化惠民活動年末壓軸大戲《大夢敦煌》16日起已在蘭州音樂廳與觀眾見面,這部經久不衰的四幕舞劇將連演三天
  • 山東省話劇院:讓小劇場釋放大能量
    山東省話劇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於劍表示。除星期五劇場外,山東省話劇院小劇場周末親子劇場的演出也十分火爆。3月9日,兒童劇《醜小鴨》再度亮相,小鴨子憑智慧與果敢走出森林、戰勝磨難的故事讓在場的家長、孩子深受鼓舞。據介紹,周末親子劇場自2006年啟動運營,至今已開設10餘年,相繼推出了兒童劇《小紅帽》《海的女兒》等多部劇目,通過常態演出、公益下鄉、合作運營等方式,在山東各地發展了大量粉絲。
  • 甘肅省隴劇院與蘭州文理學院合作共建
    2020年12月28日,甘肅省隴劇院與蘭州文理學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教育賦能文旅,加強院校合作共建」宗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戲曲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舞臺劇目創作和排演推廣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
  • 北京人藝公布今年演出劇目 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將作為北京人藝這一年演出安排的核心主線,立足經典,著眼原創,用腳踏實地和銳意進取並存的狀態為觀眾呈現舞臺上的精彩,為祖國70華誕獻禮。據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透露,今年北京人藝除了上演一系列經典作品之外,還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 劇目簡介——晉劇《紅高粱》
    50多年來,劇院以「出人出戲」為宗旨,在整理改編傳統劇目的同時,努力推出新創劇目,先後創作排演了《龍江頌》、《劉胡蘭》、《桐葉記》、《富貴圖》、《崔秀英》、《油燈燈開花》、《清風亭》、《晉文公》、《麥穗兒黃了》、《常家戲樓》、《武則天與狄仁傑》等一大批優秀劇目,其中多部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化劇目獎」,多位演員榮獲「梅花獎」、「文華獎」。
  • 2020「金畫眉"兒童戲劇新春大聯歡暨第四屆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演劇目徵選正式啟動
    中國國家話劇院(簡稱NTC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中國國家話劇院堅持「中國原創、世界經典、實驗探索」的創作理念,樹立崇高藝術理想,擔當戲劇文化責任,堅定時代美學追求和科學經營理念,塑造國家藝術形象,努力發揮國家藝術院團的代表作用、示範作用和導向作用。
  • 齊魯消夏小劇場戲劇演出季 山東省話劇院拉帷幕
    本報訊 由本報與齊魯銀行主辦,齊魯晚報青年話劇團承辦的「獻禮新中國成立60周年——齊魯消夏小劇場戲劇演出季」,將於7月31日在山東省話劇院藝術沙龍拉開帷幕。   本次戲劇演出季將為觀眾呈現一系列風格多樣、內容豐富、極具時代感的小劇場話劇。
  • 大型原創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
    大型原創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平麗豔 楊亮)「時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堅持38年壓沙植樹,讓荒漠變綠洲的事跡激勵著億萬國人。話劇《八步沙》作為中宣部2021年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重點劇目,自立項以來,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主創團隊多次深入武威市古浪八步沙林場和民勤治沙基地,對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感人事跡和我省治沙成就進行深度挖掘。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邀請到國內著名導演由二群,知名話劇表演藝術家康愛石、常貴順,作曲家陳大明加盟主創團隊,為該劇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三灣改編、棚改、北京市井故事,國家話劇院三部新作來滬
    已經舉辦了6個年頭的「國家話劇院上海演出季」金秋之際再度來滬。今年,國家話劇院將帶來最新的三部原創新作,分別是《三灣,那一夜》、《人間煙火》、《豆汁兒》,三部作品聚焦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 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添彩。
  • 《保爾·冬妮婭》重回蓉城 中外優秀劇目輪番展演「蓉城之秋」
    《保爾·冬妮婭》曾被四川省戲劇家協會前主席廖全京稱為「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近幾年原創最好的劇本。」該劇由著名編劇王爰飛執筆創作,國家話劇院導演楊申執導,演員則由成都藝術劇院話劇團和省人藝、戰旗文工團三家單位的演員共同表演,2013年參加全國小劇場劇目展演獲「優秀劇目」獎,自2013年首演以來已在全國演出近百場。
  • 2018北京演藝博覽會劇目展演安排
    不論是SHOWCASE展演的精華片段,亦或劇目展演的完整演出,都匯聚著精彩。  9月7日  演出安排  加拿大《友北五重奏》  友北五重奏成立於2013年,其創始人為音樂家和作曲家郭友北。樂團使用多種樂器演奏其作品,包括吉他、越南單弦琴、中國二胡、南美的竹笛克納等,以一種現代、原創和獨特的方式體現了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話。
  • 澳門大學《苦盡甘來》等劇目摘獎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
    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組委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應妮)由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共同主辦的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第十九屆)日前完成評審工作,澳門大學的《苦盡甘來》等十部優秀劇本脫穎而出,成為本屆戲劇節獲獎劇目。
  • 當深圳原創演藝劇目遇上「最美」公園 12場周末藝術演出等你來看
    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9日訊(記者 何靜)11月28日,福田區香蜜公園內飄蕩著悠長的歌聲,深圳原創演藝劇目《野孩子飛》正在上演關於自然與生命的劇情。當晚,近300位市民前來觀演,共同見證深圳原創演藝劇目的力量。據主辦方介紹,今年的香蜜公園文化季以"藝啟 ·聚夢"為大主題,通過"聚夢深圳、築夢福田、啟夢香蜜、追夢成長、尋夢生活"5大主題周,12場不同形式的周末藝術演出,3場表演體驗工坊活動,3場玫瑰主題系列活動,1個福田區公園主題攝影特展,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福田建區30周年,與深圳市民,一同追溯時間之旅,同享香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