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日夜尿褲子尿床是缺腎氣?先辨寒熱再調理

2020-08-26 人民網科普

不再穿紙尿褲後,寶寶經常夜裡「畫地圖」,早上起床單溼一片,白天常常剛尿完又溼了褲子。小小年紀,難道還會腎虛?寶寶尿床、尿頻,算得上是養娃路上的一個「隱形難題」,家長們總是更關注寶寶的大便問題,對於不太正常的小便問題,很容易因為年齡小而忽略,常以為寶寶長大自然就好了。

我曾面診過一個寶寶,就是因為時常尿床甚至尿褲子,已經繼發成尿路感染,屁股、腹股溝處也長滿了溼疹。當寶寶上了幼兒園,甚至準備上小學時,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寶寶的情志也會因為怕被同學老師嘲笑而受到影響。遇到這種問題,家長往往比較心急。寶寶雖小,但心理上是敏感的。如果有尿頻、尿床現象,家長絕不要大驚小怪、呵斥或強行糾正。假如不正確的情緒引導導致寶寶一緊張、一害怕就控制不住尿意,治療起來會更加複雜。

看顏色分寒熱

小便是清長還是赤短?

中醫把寶寶尿床、尿頻的問題稱為「小兒遺尿」。怎樣算是遺尿?就是夜間熟睡時或白天睡眠時自然遺尿,醒後方覺。輕者數日1次,重者每夜必遺或一夜數次。更嚴重者,白天清醒時也無法控制膀胱排尿。當然,並非寶寶的所有遺尿行為都是不正常的。3歲以下遺尿,大多由於五臟六腑還沒有發育完全,無法控制排尿,屬於正常現象。家長要注意及時更換紙尿褲或小內褲,保持小屁屁清潔乾爽。

3~5歲寶寶,如果經常還會出現遺尿情況,家長也不必太著急,有意識地抓住關鍵期培養寶寶控制排尿。比如,臨睡前1小時內不要進食或大量飲水;不要進行時間過長或過度興奮的活動;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減少睡眠中途醒來上廁所的習慣。等到了5歲以後,寶寶如果仍然睡時遺尿,就屬於不太正常的表現了。

中醫認為,小兒遺尿分為下元虛寒、肺脾氣虛及肝經鬱熱3種。但這樣細辨起來對家長來說有難度,我建議家長學會分清寒熱就足夠了。

許教授小貼士

寶寶遺尿如何分寒熱?分寒熱的方法,最直觀地,是觀察寶寶尿液的顏色:

① 小便清長:尿液顏色淡黃,甚至無色,味道也不重。除此之外,寶寶手腳、肚子總是冰冰涼,平時也比較怕冷。

② 小便赤短:尿液顏色比較深、發黃,味道重。除此之外,寶寶還有不同程度的熱證,積食情況也比較明顯。晚上睡不踏實,脾氣也比較大。

寶寶小便有問題

豬小肚能以形補形?

遺尿的病機有寒熱之分,家長在調養的時候,也要分寒熱兩種情況對症調養。不能說但凡和泌尿系統相關的問題,就通通用補腎解決。對於家長常問的問題:民間偏方有用豬小肚、小茴香治療寶寶遺尿的,靠譜嗎?這需要家長辨證看待。

小茴香性味辛溫,能散寒止痛;豬小肚是豬膀胱的別稱,性平,有利溼、益脾補腎的功效。用豬小肚入藥治夢中遺溺,有人認為可以「以形補形」。實際上,豬小肚是以食補入膀胱經,一方面補腎縮尿,另一方面在小茴香的輔助下,化散了中焦、下焦的寒。這也是為什麼家長們反饋:有的寶寶吃豬小肚小茴香偏方有效,有的卻無效——有效的往往是因寒而遺尿的寶寶。

實際上,按照「兒為虛寒」的理論,大多數有遺尿問題的寶寶,都是「因寒而遺」。那麼應該如何調理呢?

①下焦寒溼的遺尿重點是驅寒補腎氣

寶寶遺尿究竟和腎有沒有關係呢?人的肺、脾、腎共同統攝、調停身體的水液,「脾常不足、腎常不足」是孩子普遍的體質特點。寶寶的「腎虛」,大多是氣虛,和成年人的腎陽虛是有區別的。這種虛,歸根結底是因為脾胃虛寒過久,運化時需得藉助腎氣。長此以往,腎氣就虛弱了,膀胱氣不足,又受寒,就兜不住身體的水液了。所以在調理的時候,驅寒是首位,其次要補陽氣,把膀胱的整體機能調動起來。

調理方法

平時可以給寶寶用艾葉泡腳。用50g艾葉煮水,晾溫至40攝氏度左右,給寶寶泡腳10~15分鐘,身體微微出汗即可。1周1~2次。

宜吃食物:糯米、雞內金、魚鰾、山藥、蓮子、韭菜、黑芝麻、桂圓、烏梅等。

忌吃食物:寒涼水果、冷飲、酸奶等。

食療方面,可以吃韭菜粥和止遺粥:

韭菜粥

材料:粳米30g,韭菜15g。

做法:粳米下鍋,加約5碗水,快熟時加入洗淨、切碎的韭菜同煮,放入適量的精鹽、味精、香油,即可食用。分次服。

功效:溫中暖下,補虛止洩。主治小兒遺尿、小便次頻且清長。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可服。蠶豆病可服。

止遺粥

材料:黑豆20g,蓮子10g,淮山10g,粳米50g,豬腎半隻,薑絲數條。

做法:豬腎用薑絲醃製備用;其它材料入鍋,加約5碗水煮粥,粥水軟爛、沸騰後加入豬腎,煮15分鐘即可。

功效:補益脾腎。適合半夜遺尿的寶寶。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可服。蠶豆病可服。

下焦溼熱的遺尿主要對付中焦的熱

夏天比較常見的是寶寶下焦溼熱的遺尿,容易引發炎症,家長需要重視。夏天脾土虛弱,中焦脾土的積熱和堵塞的「垃圾」,成為溼熱,影響膀胱和腎的正常運作。心火、肝火的熱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下焦,導致溼熱。

調理方法

宜吃食物:粳米、雞內金、山藥、蓮子、豆腐、銀耳、綠豆、鴨肉等。

忌吃食物:辛辣燥熱溫補的食物。

幫溼熱的寶寶清熱,可以用清積熱、祛溼氣的四星湯(平臺回復「四星湯」獲取),還可以在夏天服車前止遺茶:

車前止遺茶

材料:車前草10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5碗水,中火煮20分鐘,即可服用。

分次服,可代茶飲。連飲2天。

功效:清熱、祛溼、止遺。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可服。蠶豆病可服。

注意,少數寶寶出現積熱,根本原因是體內的虛寒無法運化食物,這種「熱」是假熱。這種情況可以用素食+保和口服液消食導滯,散掉積熱,再通過溫陽、補虛的方法慢慢調理寶寶身體。總體而言,避免體內溼熱或寒溼,顧護好飲食,才是治療遺尿的根本。

除此之外,少吃難消化的、高熱量的食物,順應夏季的氣候特點,顧護消化,健脾養胃,才能讓寶寶的身體整體運轉順暢,下焦問題自然會緩解。如果寶寶遺尿情況比較嚴重,食療一段時間後無改善跡象,需就醫治療。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相關焦點

  • 寶寶頻繁尿床、尿褲子,難道是尿失禁?該如何解決?
    作者: 胡成(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兒童頻繁尿床、尿褲子是尿失禁,這種尿失禁與成年人尿失禁發生的原因不同。 5歲以下的兒童,尿失禁往往由於控制排尿的神經中樞沒有發育完善,膀胱不受控制。這種情況通常不需要治療。
  • 孩子到底尿床到幾歲才算不正常?別讓這件事毀了孩子的一生
    腎的這兩個功能能不能正常的運行,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孩子腎氣足不足,腎氣不足自然就很容易尿床尿褲子。、尿褲子,第一反應就是呵斥孩子。尿床的孩子本來就有愧疚感,如果父母再過多的斥責,會讓他對這件事產生恐懼,恐懼則會讓腎氣不固,越尿越厲害。
  • 女人尿褲子 兒童尿床
    都快被自己的尿煩死了!大聲笑、打噴嚏、咳嗽、跳繩、有時聽到別人講個笑話底下就不知不覺「溼」了,有時候尿憋得要命,還沒跑到廁所就湧出來了,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整天搞得人神經緊張就怕當眾出醜,冬天冷冰冰,夏天味道大,婦科病也因為尿液長期浸泡反覆,底下又紅又癢真難受。成年女性為啥會「漏尿」呢?
  • 寶寶受驚嚇尿床?艾灸命門穴試試!但千萬不要這麼做
    ,白天出去玩的時候,有狗子朝他叫了幾聲,寶寶受到了驚嚇,連續兩天都出現了尿床的情況。而腎主封藏,可以使臟腑精氣封固閉藏而不妄洩,腎氣實的時候,你兜得住;腎氣虛的時候,一大表現就是憋不住尿。這種情況的尿床主要是以安撫為主。
  • 寶寶經常尿褲子?可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父母做錯了!
    那就是寶貝兒子5歲了,還天天尿褲子,有時候幼兒園老師打電話說午睡後的寶貝,也會把床尿溼一大片,這讓小張特別鬱悶!按說,孩子已經5歲了,怎麼還會這麼頻繁的尿褲子,正常情況下,這麼大的孩子能夠對尿意有足夠的把持度,即使是玩累了,尿床的現象也不會這麼嚴重,所以,孩子很可能身體出現了問題,大家都建議小張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孩子尿褲子,真的要打嗎?
    女兒已經快三歲了,平時尿尿、拉拉粑粑,都知道跑衛生間去自己脫褲子,尿好後也知道穿好褲子,上廁所完全不用我操心了。晚上睡覺通宵都不起床尿尿,她也不會尿床,所以我晚上總能安穩的睡個好覺!這幾天不知道為什麼,女兒老是尿溼褲子,一天換五六條褲子。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孩子故意尿床,說明孩子有能力控制尿便,他想尿總能尿出一點兒,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括約肌的功能完全沒有問題。那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故意尿床、尿褲子呢?肛欲期的發展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進入肛欲期,一般2個月左右結束。
  • 如何讓寶寶不再尿褲子?
    晚上才給他用,如果晚上不給他用,他一夜都要尿幾次。到早晨起來床單被褥都是溼的。自從前幾天他一天尿了五六次褲子,我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在網上一查說是「遺尿症。」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一味的去恐嚇,打罵孩子。而我那段時間是怎麼做的,看到寶寶尿褲子。剛開始我也會細細的和他說,可是看到他尿了幾次褲子,我實在是沒耐心了。
  • 寶寶尿床要重視,兒科主任:要先分清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寶寶尿床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造成他們自尊心受挫,人際關係不良,學習受影響,從而使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及早治療至關重要。此外,家長也要分清寶寶尿床的類型。要知道引起孩子遺尿的原因有很多,對於不同原因引起的遺尿症,診療方案也不同。
  • 「變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愛尿褲子了,卻存在著「隱患」
    養娃的過程中家長確實與孩子的「屎」和「尿」沒少接觸,不僅平時要餵奶,還要清洗孩子尿溼的褲子和床單。小嬰兒尿床大人都能理解,畢竟他還小不會表達,只要給他穿上紙尿褲就好了。不過也有家長不想讓寶寶的屁屁悶在紙尿褲裡,於是選擇把寶寶抱在懷裡「把尿」。對於還不會坐的小嬰兒來說,把尿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和身體健康。
  • 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但是寶寶尿道括約肌一般到1歲半至2歲左右才發育完善,如果過早給寶寶摘掉尿不溼,尿褲子這種尷尬事就不可避免了。最近有一位萌寶卻因為尿褲子被大家認識,理直氣壯的樣子笑翻了網友。這個寶寶才兩歲多一點,當天尿了褲子,看樣子也並不是第一次尿,於是就受到了爸爸的批評。寶寶頓時嚎啕大哭。
  • 寶寶會在什麼情況下尿床?如果有這些狀況,讓寶寶穿尿不溼睡覺
    給寶寶進行夜間的如廁訓練,很多爸爸媽媽就會比較擔心:寶寶如果尿床了,在床單上畫地圖可怎麼辦呀?我家膩膩完成如廁訓練已經半年多了,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她偶爾也會尿幾次床。但尿床是偶發性的,通常都是很久才尿一次,尿過之後又會有很長時間不會再尿了。
  • 3歲寶寶尿褲子寶媽焦慮天天熬夜把尿
    現在白天最上緊的事情就是記得提醒他,「要不要尿尿哦」,而往往這個時候多半褲襠已經溼了,不過沒有全尿,尿溼最多的一次是一天換了6次褲子。晚上為了能戒掉尿不溼,怕影響他的生殖發育嘛,我也是下了苦功夫,每天他10點多入睡,我就熬到十二點半把一次尿,然後睡覺到2點半起來再次把尿。結果很多次都還沒等到把尿時間,就已經尿床了。
  • 寶寶一天尿溼10條褲子,但這位媽媽的做法仍然值得借鑑
    在亮亮不穿尿不溼的第一天尿溼了10條褲子,到了第二天尿溼了八條,第三天亮亮開始有意識的去小馬桶小便了,但是還是有憋不住的情況,到了第四天幾乎就不尿褲子了。兩個星期後就徹底知道自己去廁所上廁所了,也沒有拉褲子的情況了。很多老人覺得孩子總穿尿不溼對孩子不好,所以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覺得既省了尿不溼的錢,而且還能夠提早鍛鍊孩子如廁。
  • 如何應對寶寶尿床?竟然有這麼多學問!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相信不少媽媽都遇到過寶寶尿床的現象,一開始我也挺無奈的,還忍不住罵過幾句。但尿床並不是寶寶故意的,他們也很無奈,因此遇上這種情況,父母先別急著打罵寶寶,這樣只會適得其反。那麼怎麼處理才合適呢?我介紹一下我的經驗,給大家做個參考。
  • 2歲寶寶經常尿床,教你3招緩解
    兩歲孩子尿床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絕大多數2歲寶寶尿床和疾病無關,家長也無需因為尿床而責罵孩子。本文將為你提供三大緩解寶寶尿床絕招,讓寶寶減少尿床次數。病理性的兒童尿床,對象指的是5歲以上的孩子,而2歲的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溼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溼褲子的現象,多屬於生理性原因所致。絕大多數2歲孩子尿床的出現與疾病無關,是出於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種因素造成的。孩子尿床,家長可以採取怎樣的緩解措施呢?
  • 小孩一到冬季頻繁尿床,這幾個影響因素不可忽視!
    ,大多數寶寶已經具備了成熟的膀胱控制力,就不太會在晚上睡覺時尿床了。因為當立冬過後,氣候逐漸寒冷,而孩子的收納之力不足,也就是腎氣不足,就容易出現收攝之力不足,也就會出現夜晚尿床的問題。簡單理解,也就是綁著袋子的口子鬆掉或者袋子的承重力不足了。
  • 2-12歲小孩尿床:有腎虛的,有脾虛的,也有下焦溼熱的尿床
    另外,咱們其他的小孩子還可能出現腎氣不固以及下焦溼熱的尿床。當腎氣充足的時候,這個開關就能控制好。比如,運動過後,身體發熱,會打開毛孔,讓汗液流出。膀胱裡尿液多了滿了,感受到尿意,就可以打開開關,排出尿液。即使是晚上睡著了,也能夠關好開關,不走尿。
  • 給寶寶「把尿」能避免尿床?錯誤方法害寶不淺,父母卻沾沾自喜
    寶寶如果不在「應該」的時間如廁就說明寶寶不乖貪玩,父母身上同樣存在著教導的過失;如果是尿到褲子裡,則更說明大人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 所以父母往往對孩子的排便十分關注,即使寶寶沒有排便的欲望,為了避免出現尿床尿褲子的情況,一些父母也會為孩子把尿,不斷提醒孩子「應該」上廁所了。
  • 育兒日記:寶寶的屎尿屁日常之尿床了
    這不是薩寶第一次尿床,他還在穿紙尿褲的生涯中,偶爾的幾次穿著不合適,或玩的太累引起夜尿過多,他會在感知到尿液滲出的第一刻叫醒我,「媽媽,我漏尿了」。再比如說讓我苦不堪言的昨晚,是呀,我都能累到感受不到,有怎能責怪寶寶?4.我小時候也尿床,貌似「堅持」到學齡前,現在想來這真的是一個很丟臉的過程,可是人人都會經歷不是麼?我印象頗深的事情有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