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滿鮮花的脫貧路——遼寧義縣七裡河村花卉興村記

2020-12-24 瀟湘晨報

新華社瀋陽10月15日電題:鋪滿鮮花的脫貧路——遼寧義縣七裡河村花卉興村記

新華社記者鄒明仲

七裡河村地處遼寧丘陵地帶,十年九旱,人多地少。在2014年以前,絕大多數村民們都以種植玉米為生,戶均收入微薄。如今的七裡河村,「偏坡土嶺變良田,朝來忙碌不見閒」。種植扶郎花後,這普通的插花配角,成了改變七裡河村命運的主角。

2014年,做生意已小有成就的畢存仁當選為遼寧省錦州市義縣七裡河村黨支部書記,他感覺村民「悶著頭靠天吃飯,遲早坐吃山空」,於是決心拔掉村裡的窮根,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扶郎花易栽植、產量大、銷路好。」一次朋友間的閒聊,讓畢存仁產生興趣。隨後他到處打聽,了解到扶郎花就是「非洲菊」,是現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供插花以及製作花籃使用。

經過反覆跑市場,研究村裡土壤、氣候等條件後,畢存仁提議,在村裡搞花卉大棚項目,號召大家入股。

「真是萬事開頭難吶!很少有群眾響應的。」畢存仁告訴記者,村民們覺得種菜、種糧可以,貴賤都能賣出去,養花萬一賣不出去怎麼辦,餵牲口都不吃。「甚至還有人琢磨村委會是借發展產業謀私。」

頂著流言蜚語,畢存仁入股10萬元,村主任入股5萬元……隨後20多戶黨員群眾自願入股,第一批籌集50多萬元,建棚有了啟動資金。

「想幹事就得擔風險,大棚建起來以後,其實我心裡也打鼓,怕失敗,後半夜進棚護花都是常事。」畢存仁說。可功夫不負有心人,畢存仁帶領村民們種出的扶郎花,品質相當不錯,銷量不愁,第一年,每棟大棚的年純收入就達到了10萬元左右。

眼看著種花收入這麼高,群眾對畢存仁和其他村幹部們更信任了,號召的事大家越來越支持,爭先恐後入股加入合作社。第二年又建成16棟高效溫室大棚,當年村裡的花卉產業就帶動全村14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如今,七裡河村已經擁有80多座現代化的溫室大棚,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多元。種植的扶郎花、白菊花等,在東北三省、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銷售,並出口到了韓國。

短短幾年,七裡河村因花而興,從一個落後貧困村成為一個能向國外出口花卉,逐步邁向富裕的小山村。「長成梧桐樹,才有鳳凰來。」畢存仁說,新時代有新出路,七裡河村能走出一條鋪滿鮮花的脫貧路,靠抓市場機遇,也靠踏踏實實把花種好,一點點積攢客戶的好口碑。(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錦州:義縣15個村脫貧
    國家級凌水溼地公園、國家古生物地質公園、閭山攀巖小鎮、契丹民族村、楊孟溝露營基地和櫻花園、蘋果採摘園、草莓採摘園……這一個個園、一個個基地、一個個村,就是義縣「旅遊+精準扶貧」讓百姓富起來的真實寫照。依託旅遊業,目前,錦州義縣已有15個貧困村近5000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藉助「旅遊+精準扶貧」,讓貧困村「銷號」,讓貧困戶摘「帽」,義縣人棋高一著。
  • 義縣:大定堡鄉多點發力脫貧步伐邁得快
    義縣:大定堡鄉多點發力脫貧步伐邁得快 作者:孫鄭新 2017-10-11 10:04   來源:錦州日報     近年來,錦州市義縣大定堡鄉始終把扶貧開發助力脫貧攻堅作為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來抓,從群眾利益出發,以產業為主導,以行業扶貧、政策扶持為驅動,多點精準發力,為貧困群眾脫貧找出路,力爭使全鄉脫貧步伐邁得更快。
  • 「支部故事會」從「牴觸迴避」到「翹首以盼」,遼寧錦州 書記當...
    近日,遼寧北鎮市富屯街道臺子溝村黨組織書記陶志打開「學習強國」視頻會議鍵,為村裡的流動黨員準時「開課」。針對農村黨員流動性較大、農忙時不易集中學等問題,錦州從今年5月開始,常態推行「雲端黨課」,全市1130名第一書記和1130名村黨組織書記化身主播、線上開講。
  • 臺灣世新大學董事長看望遼寧義縣蕭宗讓小學師生
    中國臺灣網5月26日義縣消息 5月22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與妹妹、臺灣世新大學董事長成嘉玲女士來錦,專程前往遼寧義縣七裡河鎮團山子村看望蕭宗讓小學全體師生。省、市領導李文科、武獻華、王明玉、王鐵成陪同看望。
  • 蘭州七裡河北街洪道改建完成 美得「流光溢彩」
    七裡河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七裡河北街洪道燈光絢麗。  中國甘肅網12月16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沙金萍)12月14日晚,記者路過七裡河北街省婦幼保健院門前的洪道時,驚喜地發現以前這條雜草叢生的排洪溝,竟在不知不覺中變了模樣,改造得「流光溢彩」。  從入黃河口段至西津路橋頭,夜幕下的七裡河北街洪道,兩側坡壁上燈光絢麗,洪道內流水潺潺。
  • 在京城深處 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公園 地面被鮮花鋪滿 還免費開放
    畢竟,春天不等人,過了這個村,又得明年再見了!北京的春天其實很很美的,路旁道邊隨處可見的都是美美的如隊列般整齊的鮮花。而在朝陽區,卻隱藏著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公園,這裡除了常見的花紅柳綠,碧波清影,鳥聲清脆之外,最大的特色便是有一張全部由鮮花鋪成的大地毯,看的人恨不得上去好好的撒撒歡,打打滾,滿足一下那顆幼稚的童心!
  • 蘭州市七裡河區袁家灣:百合花開滿小康路
    袁家灣:百合花開滿小康路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 實習生 武興超風吹百合香,花開漫山紅。盛夏七月,記者來到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果園鎮「天下第一百合村」袁家灣。半山腰的坡地上,百合花正在盛開,引得一個個遊客在花海中留影拍照。
  • 民國義縣中學校徽
    近日買到一枚民國時期遼寧義縣中學的校徽,該校徽長36mm、高34.5mm,正面原本是全藍色琺瑯,可惜的是琺瑯基本脫落殆盡,只殘留星星點點的藍色;背後腐蝕嚴重,在下部還能隱約看見編號「11」。義縣中學建校於民國12年(1923年),建校之初的校名是義縣初中,當時只有1個教學班,26名學生,教職工8人,校址在義縣城內東南隅文昌宮院內。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分行--錦州市分行義縣振興路...
    招標編號:LNZB-GJZ2020-514-01  遼寧工程招標有限公司是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分行的委託,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分行--錦州市分行義縣振興路支行營業用房裝修改造項目進行招標。資金來源為企業自籌,現已具備招標條件,通過公開招標擇優選取具有資質的法人單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裡河區袁家灣村的幸福日子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七裡河區的「天下百合第一村」袁家灣村,沿路的百合文化牆、百合文化廣場處處展示著濃鬱的百合文化。很難想像,20年前,在這個幾乎人人都會百合非遺種植技術的村莊裡,因為銷售不暢,全村人差點放棄了百合種植。
  • 科技風吹進「果樹村」
    4月8日,清明節後的錦州義縣張家堡鎮報恩寺村,漫山果樹抽枝吐綠。  沿著村東頭的山坡往上走,遠遠就能看見村民鞏鳳龍和省農科院果樹所專家王宏忙碌的身影。  「這枝兒留著幹啥?」見鞏鳳龍不捨得剪,王宏搶過他手中的刀鋸,嚓嚓幾下,一根與主枝幾乎同粗的側枝應聲而落。  雖然有點心疼,但鞏鳳龍相信王宏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 遼寧農信聯社為47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
    本報訊 日前,農信禾豐扶貧助學基金發放儀式在義縣農信聯社舉行。 農信禾豐扶貧助學基金由遼寧農信社與錦州九豐食品於2017年8月共同出資設立,發起金額150萬元。其中,農信機構出資100萬元,錦州九豐食品出資50萬元。
  •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2020-05-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櫛風沐雨扶貧路 砥礪奮進奔小康——記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村...
    櫛風沐雨扶貧路 砥礪奮進奔小康——記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村主任張文林  他們是離中國貧困群眾最近的人,在資源相對貧瘠的土地上,潤澤民心、紮根人民;他們徵戰於沒有硝煙的激烈戰場,在貧困堡壘的攻堅之地,衝鋒陷陣、愈戰愈勇
  • 「脫貧攻堅黨旗紅」管道局駐村幫扶:老鄉告別土房泥路 過上甜美好...
    聽說管道局在圍場縣的駐村工作隊年底就要走,惠漢村村民張曉偉和丈夫南衛國挺不舍。南衛國夫婦是惠漢村的脫貧典型,趁著工作隊來家裡走訪,南衛國給駐村第一書記梁增奎鞠了個大躬。在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棋盤山鎮,中石油管道局(總部在廊坊市,簡稱管道局)有兩個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一個在惠漢村,另一個在小上村。
  • 遼寧3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本溪多地上榜!快來打卡吧!
    遼寧3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本溪多地上榜!快來打卡吧! 其中我遼寧有21個鄉村入選 加上去年入選的9個村 目前 我遼寧共有3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來看看都有哪些呢?
  • 生活在被鮮花鋪滿的雨城,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大暑已至城區裡的花都開好了被鮮花鋪滿大地的雨城你見過沒?小雨哥正準備出去採風在車上睡戳戳的行至雅碧路突然,眼前一亮雪一般的花兒呈現在眼前嗨呀,好多美女帥哥都在照相小雨哥定睛一看比如說醬紫還可以醬紫↓↓↓同時小雨哥也聯繫到了雅安市園林處園林處的工作人員告訴小雨哥,位於雨城雅碧路的這些花卉
  • 「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
    新華社瀋陽1月11日電題:「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新華社記者石慶偉、於也童凜冽北風中,銀白色的臥龍湖冰面一眼望不到邊。第八屆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從11日開始舉行。鑿冰捕魚、踏冰觀光、湖魚競賣、冰雪農家樂、農產品大集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為湖邊農民帶來新商機,顯現出「冰上脫貧」環湖致富的良好效應。臥龍湖位於瀋陽北部,是科爾沁沙地與遼寧中南部城市群之間的生態屏障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