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並肩奮戰的醫護伉儷(一線抗疫群英譜)

2020-12-25 人民網

  塗盛錦、曹珊夫婦。
  王欲然攝

  王新、仲月霞夫婦。
  姚 馳攝

  汪毓君、呂曉玉夫婦。
  受訪者供圖

  郝旭東、米瑩夫婦。
  王雲可攝

  陳國璽、陳欣夫婦(拼版照片)。
  受訪者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人員挺身而出。其中,有不少「夫妻檔」奮戰在救治一線。記者走近5對醫護夫妻,聽他們講述戰「疫」的故事。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塗盛錦、曹珊夫婦

  有信心戰勝這場疫情

  春節前,輪休在家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主治醫師塗盛錦接到醫院電話,二話不說就立即返崗。塗盛錦的妻子曹珊是一名護士,同在一個醫院,一起抗擊疫情。不過,夫妻倆一個在5樓,一個在6樓。

  疫情發生以來,塗盛錦所在科室接收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工作量和壓力很大。但是塗盛錦說:「在隔離病房,護士不但要負責患者的醫療問題,還要護理患者的生活。一些老年患者進食、上廁所的工作也由護士來承擔,她們不容易。」曹珊卻更關心塗盛錦的安危,因為她覺得丈夫的工作風險性更高。

  疫情剛發生時,塗盛錦下了班就在值班室裡和衣而臥。現在,全國各地來支援的同行多了,塗盛錦和同事們可以進行科學輪休,他們都說:「有信心戰勝這場疫情!」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王新、仲月霞夫婦

  夫妻首次一起上「戰場」

  1月22日,參加過抗擊非典、伊波拉等十幾次重大任務的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門診部主任仲月霞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

  1月24日凌晨,仲月霞接到緊急出徵命令。「這麼多年,我也習慣你急匆匆地出發了。」仲月霞的丈夫王新一邊往仲月霞的行囊裡放防護用品,一邊叮囑:「家裡有我,你放心,一定照顧好自己!」

  突然微信群裡一則消息跳出:「發熱咳嗽並非新冠肺炎唯一首發症狀,還存在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症狀。」身為唐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的王新立即撥通電話,也向組織申請加入醫療隊。

  於是,除夕夜,王新和仲月霞同時出徵。仲月霞笑著說:「工作30多年,這是第一次和愛人一起上『戰場』,今年我們也算過了個『團圓年』。」

  作為醫療隊管理團隊的主力,仲月霞負責護理質量管理、人員培訓、感染控制等工作。王新是帶組的教授,負責全組患者的具體診斷治療和管理。雖然同在一支醫療隊、一家醫院,但夫妻倆卻忙得很少碰面。「抽空打個電話,也就是互道一聲『保重身體』,我們知道,大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仲月霞說。

  武漢市中心醫院汪毓君、呂曉玉夫婦

  想讓患者早點康復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重症醫學科醫生汪毓君已經在抗疫一線奮戰了20多天。

  「現在情況好了很多,我們的工作壓力大幅緩解,大多數病人的情況也在逐步好轉。」2月18日上午,汪毓君迎來一次輪休,接下來他可以在家休息。

  「現在白班分上午班、下午班,分別是上午8點到下午1點、下午1點到下午6點;夜班從下午6點到次日8點。」汪毓君說,印象最深的一次班,他在ICU待了將近8個小時。「有的患者病情危重,隨時面臨生命危險,我們必須時刻盯緊。」

  汪毓君的妻子呂曉玉是他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工作。1月22日,呂曉玉主動申請到後湖院區支援一線救治工作。「我所在的普通隔離病房的患者病情相對平穩一些,但是有些年紀大的患者對病毒不太了解,存在焦慮情緒。」呂曉玉說。為打消病人顧慮,她和同事們反覆進行科普,有時候還在手機上播放疫情防控的新聞,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

  雖然在同一地點上班,但兩人排班不同,很少見面。「剛開始來支援的時候,我其實也有點擔心。但是穿上防護服走進病房,就不怕了。」呂曉玉說,她現在就一個念頭——讓患者早點康復回家。

  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郝旭東、米瑩夫婦

  走廊擦肩而過互報平安

  「你們那邊防護服還夠嗎?」「還夠。」

  「你要注意休息。」「你也一樣!」

  2月18日,在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急診科走廊,主管護師米瑩和外二科主治醫師郝旭東趁著擦肩而過的片刻,互相提醒。

  米瑩與郝旭東是兩口子,結婚8年多。自1月22日參與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以來,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雖是見面,可隔著厚厚的防護服,根本看不清對方的臉。

  其實,兩人科室相距不過百米。米瑩在門診,郝旭東在住院部。為確保安全,醫護人員都是吃住在本科室,工作期間也是相互隔離。急診科還是24小時輪班,米瑩下班後也只能在隔離值班室休息,不能回家。

  近距離接觸患者,米瑩開始時也會緊張,郝旭東總會在電話那頭給她鼓勁兒。「我想他了,就打電話或者發微信。」米瑩笑著說,現在她和郝旭東就像在「網戀」。

  武漢市肺科醫院陳國璽、陳欣夫婦

  救治必須爭分奪秒

  曾經援藏的陳國璽,又一次站在了前線。不過這一次,他是和愛人並肩作戰。

  陳國璽是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從1月份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開始,他就一直奮戰在一線。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他的愛人陳欣也主動申請到發熱病區支援。

  肺科醫院是武漢最早收治確診病人的3家醫院之一,為防止家庭感染,所有上一線的醫護人員都集中在賓館住宿,暫時不回家。一個多月來,陳國璽在醫院13樓的重症監護室搶救病人,而陳欣則在8樓的病房護理患者。兩人都是24小時「三班倒」,同處一棟樓卻連碰面的機會都很少,只有有時取早餐時能匆匆一見。

  目前,肺科醫院專門收治重症和危急重症患者,這些患者多是中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而重症監護室又是醫院裡風險最高也最辛苦的戰場。在重症監護室,患者需經常翻俯臥位,醫護人員必須緊盯陪護。而且,經常在繁忙勞累的夜班後,還要繼續上白班處理病例資料。「睡覺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每天挨上床的那一刻感覺很幸福。但疫情防控不等人,救治必須爭分奪秒。」陳國璽說。

  他們的女兒晨晨7歲、兒子1歲半,眼下都由老人幫著帶。晨晨在家裡為爸爸媽媽畫了一幅畫,並寫道:「爸爸媽媽加油!武漢市肺科醫院加油!」看到畫後,陳欣泣不成聲:「那一刻,我覺得更要努力抗擊疫情,這也是在保護家人。」

  (本報記者汪曉東、付文、李龍伊、程遠州、吳君、鮮敢)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0日 04 版)

(責編:嶽弘彬)

相關焦點

  • 家力量 | 醫護伉儷並肩行,夫妻同心戰疫情​!
    家力量 | 醫護伉儷並肩行,夫妻同心戰疫情​!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廣大醫護人員挺身而出更有不少「夫妻檔」奮戰在救治一線他們用堅守詮釋崗位責任以行動彰顯時代擔當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抗疫群英譜 | 佧米力江·阿力木: 「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 | 佧米力江·阿力木: 「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13: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高立英 劉一波  李曉龍責任編輯:李晶2020-03-24 10:00科室工作強度大,醫護人員24小時接續戰鬥。蔣銳將放射技師和診斷醫生結對組合,按照醫技一體的原則協調配合,保證大家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能得到充分休息,自己卻像停不下來的陀螺一樣四處忙碌……在感染十一科主任丁盛眼裡,蔣銳時刻處於箭在弦上的戰鬥狀態。「一名重症患者腦幹出血!」那天凌晨2時,蔣銳接到求助電話,立即趕往病區。
  • 美術教師伉儷 以畫致敬最美「逆行者」
    面對疫情白衣戰士是最美逆行者雖然無法並肩奮戰一線也無法親自前去慰問懷柔人卻用自己的方式>抒發了對白衣天使的讚美我區一對美術教師夫妻劉良田、孫豔娥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創作了《夜空中最亮的星》系列主題作品用一幅幅生動傳神的作品向在防疫一線默默奉獻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 抗疫群英譜第五集《付黎明:誓做阻擊病毒的盾牌》
    4月10日起 中共洛陽市委組織部 洛陽廣播電視臺 聯合攝製 8集系列專題片《抗疫群英譜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既是一場大戰,又是一次大考 危急時刻 700萬河洛兒女 用必勝信念點燃希望火炬 用人間大愛書寫抗疫精神
  • 「戰「疫」一線群英譜」周敦榮的抗「疫」44天
    今日起,日報君推出《戰「疫」一線群英譜》欄目,記錄這些一線「戰士們」抗疫背後的故事,敬請垂注。「我是黨員,我有經驗我先上!」無論是7年前抗擊禽流感的戰役,還是這一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敦榮始終奮戰在一線。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為奮戰在「抗疫」臨床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上...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為奮戰在「抗疫」臨床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上節日祝福解放軍報記者王傳順 通訊員羅楊 賴曉鳳攝影報導重症二科宋勇主任給女同事們送上自己手工製作的塑料花。醫護人員用手機拍下這難忘的時刻。3月8日,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為奮戰在「抗疫」臨床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上節日祝福,各科室的男同事們也為她們精心準備了「戰地禮物」。
  • 「我們快一點,病人就能早點出院」(一線抗疫群英譜)
    原標題: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技師長雷子喬——「我們快一點,病人就能早點出院」(一線抗疫群英譜)雷子喬是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技師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為讓病人得到及時救治,雷子喬提出「每天的CT,要一個不落全部完成」。
  • 董毅斌家庭:抗疫一線 伉儷同行
    【文明家庭】抗疫一線 伉儷同行—— 記清水縣人民醫院外三科副主任醫師董毅斌家庭■新天水記者陳少娟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批又一批的醫護人員衝到了救治的最前線,其中更有不少夫妻檔,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舍小家為大家,攜手奮戰一線,用行動書寫了大愛的含義。
  • 「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發布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
  • 那些火遍全網的警察抗疫海報
    王生坤也沒想到自己和妻子成了「網紅」:「武漢的民警、醫護是最辛苦的,作為民警、醫護,我們應該在關鍵時刻守好自己的崗位。希望我們的堅守可以換來疫情防控攻堅戰的早日勝利。」據了解,11日的相見後,夫妻二人又有一周沒有見面了。 「如果有機會,我會拍下更多可以樹立信心,傳遞正能量、富有衝擊力的照片,為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鼓勁打氣。」
  • 「一線抗疫群英譜」這個春天,那一抹鮮亮的「志願紅」?隴原志願者...
    【一線抗疫群英譜】這個春天,那一抹鮮亮的「志願紅」——隴原志願者戰「疫」記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 劉健 安志鵬 陳多 白永萍 崔銀輝 徐錦濤 王虎 文潔 徐俊勇他們穿著志願者紅色馬甲,奮戰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值守卡點、接送醫護人員、為居民測量體溫、為街坊鄰居買菜送藥、開展心理援助服務……哪裡有需要,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實際行動在廣闊的隴原大地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危難之際,共赴時艱,奉獻愛心、傳遞溫暖。每一位志願者,都是這個春天值得銘記的英雄和驕傲。
  • 5名抗疫一線醫護,在深圳愛爾眼科「組團摘鏡」
    為了回饋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責任與擔當,在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的支持與指導下,深圳愛爾眼科醫院主辦「幸得有你·山河無恙」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英雄護眼公益活動,為5名援鄂以及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成功「摘鏡」。
  • 展信佳|致正在疫情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們的一封信
    看著電視機裡的你們,奮戰在一線,「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地捍衛生命,我也想履行我的使命,向你們傳達一些疫情期間的信息。親愛的家人們,首先我想為你們點個讚,通過你們的努力,現在疫情的治癒出院數量已經大大提高,很多人都挽回了寶貴的生命,你們真的很棒!
  • 三元食品馳援武漢 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送溫暖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董添)2月26日,首農食品集團官微宣布,2月24日,一批批滿載著首農人愛心的三元牛奶陸續送達了武漢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的駐地。這是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旗下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繼為北京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捐贈牛奶後,又一次為武漢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送去溫暖。三元食品為雷神山醫院的醫護人員的捐贈,旨在希望通過以營養助力武漢抗擊疫情,用實際行動馳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 【一線抗疫群英譜】活躍在病毒檢測一線的「95後」
    奮戰在防疫一線,郝鶯歌也時時刻刻被溫暖著,感動著。這些溫暖和感動除了來自家人,還來自朋友、母校和社會。 三全學院醫學檢驗學院常務副院長胡淼知道情況後,既對學生們的專業精神自豪,又充滿擔憂,他主動打去電話問候學生,叮囑他們小心謹慎,做好防護。
  • 全國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免費入讀三色幼兒園
    三色教育集團總園長車黎君表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在這次疫情中付出了很多,他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我們。三色教育集團開辦了近20年了,一直在以各種形式回報社會,所以這一次我們也想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幫助有需求的醫護人員的子女順利入園,讓他們在一線也能安心。
  • 花鄉宜蘭園三區的戰「疫」群英譜
    花鄉宜蘭園三區的戰「疫」群英譜 2020-07-23 10: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