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萬億藍海市場加速爆發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樂晴智庫

中國聯通「首張MEC規模商用網絡暨生態合作發布會」成功在雲端舉辦。正式發布全球首張MEC規模商用網絡和《5G MEC邊緣雲平臺架構及商用實踐白皮書》。

TrendForce最新預測顯示,邊緣計算產品和服務市場在2018年至2022年將以複合年增長率超過30%的速度增長。其中,亞太區市場發展最快,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46.7%。根據思科預測,三分之一的數據流量會完全繞過中心,下沉至城域,更靠近邊緣。

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能夠連接5G商用潛能和下遊產業機會的邊緣計算(MEC)走向大風口,在工業網際網路、自動駕駛、物聯網等領域呈現出旺盛的市場需求。IDC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個終端與設備聯網,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分析、處理與存儲。因此,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

過去十年間雲計算行業快速發展,其集中式數據處理架構一直受到市場認可,但5G時代隨著產業網際網路的深入和IoT技術的普及,包括攝像頭、傳感器等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雲端,而實時處理海量設備數據對於以云為中心的模式也將構成一定壓力。

在此情況下,邊緣計算恰好可以對雲服務起到補充作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集中式雲計算中心部署帶來的成本壓力、單點可用性等問題。簡而言之,邊緣雲計算服務就是將傳統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相結合,形成「雲-邊-端」協同的計算架構。

邊緣計算的核心,是將計算任務從雲計算中心,遷移到產生源數據的邊緣設備上,較之傳統雲計算,其安全性更高、低時延、減少帶寬成本。

邊緣計算對於AR、雲遊戲、低時延高清視頻流、IoT和自動駕駛等5G應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延遲減少網絡擁塞。邊緣計算允許在本地處理數千個物聯網設備數據,可大幅降低雲存儲和傳輸成本,同時提高了隱私和安全性。

從韓國5G建設情況來看,在2019年,韓國運營商SKT和KT引領全球邊緣計算建設,主要應用方向是對時延敏感的多玩家在線遊戲業務。未來邊緣計算有望逐步在工業、汽車、能源、醫療、零售等垂直行業廣泛使用。

雲計算服務支持數據密集型的應用程式,邊緣計算作為雲計算的有益補充,可以利用邊緣節點處理和分析,縮短設備的響應時間,減少從設備到雲數據中心的數據流量,以便在網絡中更有效的分配資源。

從邊緣計算對軟體和硬體的要求來看,軟體平臺需要考慮導入雲理念、雲架構、雲技術,提供端到端實時、協同式智能、可信賴、可動態重置等能力。硬體平臺需要考慮異構計算能力,如鯤鵬、ARM、X86、GPU、NPU、FPGA 等。

隨著IOT技術的發展,更多實時、短周期數據分析需求的增加,對本地業務及時處理執行要求的上升,都將帶動邊緣計算運用的推廣,隨著帶動邊緣計算伺服器需求上漲。

邊緣計算、雲計算與5G的融合,支持海量的機器通信,促進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為代表的典型應用場景與移動通信深度融合,加速推動了物聯網及相關技術在垂直行業中的應用和落地。

目前全球邊緣計算領域生態主要玩家包括硬體廠商、軟體廠商、場景服務商、運營商、雲計算廠商和CDN廠商。硬體及晶片類企業先後推出邊緣AI晶片,應用在智能交通、VR/AR、車聯網、智能製造等大量場景中;雲計算巨頭憑藉雲時代的積累優勢將觸角延伸至邊緣計算時代;老牌CDN企業正在利用本身傳統的CDN節點,提供邊緣側計算服務;運營商紛紛開始部署MEC,並從多個角度對產業進行宏觀上的整合,推動建立全球統一標準。

邊緣計算市場參與者除了傳統通信設備供應商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雲計算廠商亞馬遜、谷歌、Akamai等也在積極進入,將其計算資源下沉到邊緣計算領域。目前,國外出現很多提供「MEC-as-Service」的邊緣計算服務的初創公司,包括Packet、Vapor IO、Edge Micro、EdgeConneX等。5G邊緣計算將與雲計算的互補結合,有望逐步培育出新的商業生態。

根據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的《邊緣計算聯盟產業白皮書3.0》,邊緣計算分為終端設備、邊緣、雲端三層,各層之間可以進行層間和跨層通訊。

終端層由各種設備(PC、智慧型手機等)組成,主要完成收集原始數據並上報的功能,以事件源的形式作為應用服務的輸入。

邊緣計算層是由網絡邊緣節點構成的,廣泛分布在終端設備與計算中心之間,邊緣節點的計算和存儲資源是差別很大的,並且邊緣節點的資源是動態變化的,邊緣計算層通過合理部署和調配網絡邊緣側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實現基礎服務響應。

雲邊計算的聯合式服務中,雲計算仍然是最強大的數據處理中心,邊緣計算層的上報數據將在雲計算中心進行永久性存儲,邊緣計算層無法處理的分析任務和綜合全局信息的處理任務也仍然需要在雲計算中心完成。

5G時代,網絡架構進一步升級,將以數據中心為基礎設施,以雲化為基礎平臺,形成四個雲中心,即接入雲、邊緣雲、匯聚雲和核心雲。邊緣計算技術下,5G網絡引入UPF和PCF新節點,通過兩者分別實現分流功能和分流策略控制,由此解決計費及策略問題,推動邊緣計算真正實現商用化。

在眾多垂直行業新興業務中,對邊緣計算的需求主要體現在時延、帶寬和安全三方面,目前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直播遊戲和車聯網四個垂直領域對邊緣計算的需求最為明確。據IDC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而有50%的物聯網網絡將面臨網絡帶寬的限制。隨著泛物聯網時代來臨,數據將呈指數級別增長,邊緣計算有有望迎來快速爆發。

相關焦點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不「邊緣」
    關於邊緣計算,行業裡有一個慣用的比喻:章魚的大腦作為中央節點,只處理40%的信息;剩下60%的神經元分布在八條腿(腕足)上,就近思考解決問題、快速做出反應——後者就相當於邊緣計算。5G和物聯網發展,帶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對算力的更高要求,邊緣計算呼之欲出。
  • 5G正式商用,浪潮集團「搶灘」邊緣計算「藍海」
    除了以Gb/S為單位的高網速,5G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邊緣計算---很多請求並不會傳輸到網絡中心,而是在網絡邊緣完成處理,開啟了邊緣計算的時代。不過,目前邊緣計算還是一片「藍海」。作為全球三大伺服器供應商之一,浪潮集團正在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開發針對性的邊緣伺服器及其解決方案,正式進軍邊緣計算這個「藍海」,解決了一系列在物理環境和業務應用方面的挑戰。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那些不「邊緣」的投資機會
    關於邊緣計算,行業裡有一個慣用的比喻:章魚的大腦作為中央節點,只處理40%的信息;剩下60%的神經元分布在八條腿上,就近思考解決問題、快速做出反應——後者就相當於邊緣計算。5G和物聯網發展,帶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對算力的更高要求,邊緣計算呼之欲出。
  • 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深耕邊緣計算應用創新 加速行業數字...
    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北京召開,其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11位報告人聚焦物聯網、智能交通、數據中心、5G、工業網際網路等熱點話題分享邊緣計算技術典型應用場景和最新發展態勢,探討如何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邊緣計算研究員王哲擔任本次論壇執行主席。
  • 運營商邊緣計算專題論壇: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連接5G商用潛能和下遊產業機會的邊緣計算走向大風口,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物聯網等領域呈現出旺盛的市場需求。運營商紛紛布局邊緣計算,驅動5G網絡與各領域新技術的融合發展,實現5G能力的進一步延伸,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 中信證券5G首席分析師梁程加:5G進入行業應用投資新周期 to B藍海...
    隨著5G的發展重點從網絡建設、to C應用轉向to B應用,也進一步拓展了5G的市場空間。根據中國信通院2019年11月公布的預測數據,到2035年,5G將創造13.2萬億美元經濟產出,這比2017年的預測多出1萬億美元。「這一增值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第一版5G 標準的提早完成以及隨後加速的商用部署。」
  • AMD加速計算方案突破萬億次浮點運算障礙
    AMD公司近日展示了一個突破萬億次浮點計算障礙的單系統加速計算(Accelerated Computing)平臺。眾多機構都期待此項技術能夠被廣泛應用於科學、醫藥、商業和消費類電子等領域。在舊金山的一次新聞活動中,AMD 展示了一個「單盒萬億次浮點計算」(Teraflop-in-a-Box)系統,它運行標準版本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系統,利用AMD 雙核皓龍處理器和兩個新一代AMD R600流處理器的超強性能,採用通用的」multiply-add」 (MADD) 計算方法,能夠實現每秒1萬億次以上的浮點計算。
  • 多部門支持處方藥網售,網際網路醫療萬億市場加速擴展
    伴隨著網售處方藥即將開閘與醫保線上報銷的同步推進,這將使國內處方藥外流規模達到4000億元之巨,而網際網路醫療的萬億級市場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期。 今年的新冠疫情也讓網際網路醫療正加速落地。記者12月17日獲悉,網際網路醫療巨頭京東健康與卓正醫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並發力「線上問診,線下送藥」的新模式。
  • 高性能計算與AI融合加速 Supermicro推動綠色計算發展
    近年來,高性能計算(HPC)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企業數位化轉型對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長。2017年,全球高性能計算市場規模為346.2億美元。
  • 智芯融:FPGA,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的AI加速器!
    除了其本身固有的可編程靈活性外,網絡連接和數據交換功能使得FPGA成為雲計算和數據中心不可或缺的海量數據處理單元,特別是機器學習/AI、網絡加速和計算存儲等應用對FPGA有著強勁的需求,比如SmartNIC、搜尋引擎加速器、AI推理引擎等。新興的邊緣計算將掀起新的一波FPGA需求熱潮,包括5G基站和電信基礎設施、邊緣端網關和路由器,以及IoT智能終端等。
  • 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華為計算獲「2020邊緣計算十大解決方案」獎
    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華為計算獲「2020邊緣計算十大解決方案」獎    2020 年 12 月 10 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 2020 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
  • 34萬億投資的新基建 計算力為核心動能
    新冠疫情是一次壓力測試,倒逼政府和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而數位化轉型的基礎,就是「新基建」——以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信息數位化基礎設施。有媒體統計,新基建帶來的總投資額近34萬億。從中長期來看,這一舉措將持續轉換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向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經濟轉變。
  • 迎接邊緣計算2.0新時代,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即將啟幕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邊緣計算正從概念共識走向產業實踐,從試點探索走向商業應用。產業實踐過程中,邊緣計算的落地形態、能力發展方向、軟硬體平臺關鍵能力等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劉少偉在《中國邊緣計算產業發展及生態構建》主題演講中曾表示,邊緣計算已經從1.0進入2.0階段。
  • 邊緣計算構建三大運營商5G專網核心能力
    邊緣計算是5G面向ToB市場發展的關鍵抓手  隨著2020年5G商用,5G網速理論峰值可達到數Gbit/s。因此用網絡邊緣對數據進行分類,將部分數據放在邊緣處理,減少延遲,從而實現實時且更高效的數據處理,將達到對雲計算的有力補充。數據處理由網絡中心下放到網絡邊緣的節點上,使得數據處理更接近數據來源,能夠有效降低時延。邊緣計算已成運營商面向ToB市場發展的重要抓手。
  • 李星宇:隨著5G的發展,進一步加速了對邊緣計算的需求
    11月22日,在2019世界5G大會上,地平線戰略副總裁李星宇指出,隨著5G網絡的推出,其速度比4G網絡快10倍,更多的AI服務將成為可能,這也進一步加速了對於邊緣計算的需求。在物聯網領域,來自於物聯網設備的數據流,要遠比智慧型手機所產生的數據量要多得多。
  • 富士康攜手企業研發邊緣計算系統,提高產品檢查和質量改進的效率
    5月13日,臺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和半導體開發公司Socionext(橫濱市)共同研發了一種邊緣計算系統。目前富士康與Socionext已經正式宣布將這項邊緣計算系統對外供應,助力智能城市、智慧醫療以及智慧店鋪不斷發展。 其中,半導體初創公司Hailo也參與了開發。Hailo使用了Foxcon計算機中的「BOXiedge」功能,並成功的將用於機器深度學習的半導體晶片和相當於Socio Next的計算機CPU(中央運算處理裝置)處理器結合到一起。
  • 愛立信的5G邊緣計算在製造業的應用實踐
    2020 年 11 月 7 日,由邊緣計算社區主辦的全球邊緣計算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作為業內首個專門為邊緣計算人打造的行業盛會,此次活動現場共有超過500+來自政、產、學、研、用各界的企業負責人、權威技術專家、通信科技從業者、邊緣計算研究者、邊緣計算投資機構等參會,共話 5G邊緣計算議題及真知見解,反響十分熱烈。
  • 從Think 大會的邊緣計算發布,看IBM如何發力5G時代?
    繼遠程辦公爆發之後,最近中央有關部門已連續多次提到要加速5G等新基建的建設速度,而5G也正是此次 IBM Think 2020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有業界觀點表明,5G為IT通信與計算技術的融合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 超高清視頻產業重磅政策落地 萬億市場爆發在即
    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CUVA)發布的《5G+8K超高清國產化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2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將超4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超高清市場。    據了解,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包括雲視頻軟硬體、編解碼產業鏈、網絡傳輸、存儲產業鏈、內容生產等多個板塊。
  • Superfit品牌理念背後的萬億級市場藍海
    與此同時,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並指出:「2050年健身休閒產業將達到3萬億的規模」,這也無疑為健身休閒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政策扶持利好。所有這一切,似乎為摸索中的大眾生活方式變革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而這萬億級市場藍海的背後,產業鏈上的供需各方又該如何做出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