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一家化工企業從去年底開始,陸續將近8000噸化工危險廢料偷埋在當地多個村莊,導致當地的農地受到汙染,土地呈現黑色,甚至50釐米之下的土壤仍是黑色。目前,泰興市公安局以涉嫌汙染環境罪將涉案的30多名犯罪嫌疑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我國是一個化工產品需求大國,化工產品的產量一直處於高位,並且成為出口大國。但是,化工廢料的出路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在改革開放初期,原來在城區的化工企業大量搬遷到農村地區,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這甚至成為一些農村地區搞活經濟的一個途徑。如今,廣大農村地區意識到了化工廢料的危害,開始拒絕接受傾倒,企業只能尋求更遠的地方作為傾倒場所。然而,這種做法只是將問題不斷地往後推,並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政府部門對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化工企業實行了關停,這又會導致就業受到影響,因此也缺乏大範圍推廣的價值。
要從根本上解決化工廢料違法傾倒的問題,更有效的途徑應該是向科技創新尋求解決之道,用經過了無害化處理的化工產品來實現市場的更新換代。
目前,我國很多化工企業生產工藝落後,不要說廢料的傾倒成問題,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危毒氣體,對操作工人身體健康產生危害,一些化工產品進入消費領域後還會影響到消費者健康。國家應該對各類化工產品進行摸底,對於有嚴重汙染問題的產品堅決關停,對於可以通過技術處理實現無害化的產品則要大力扶持,幫助企業實現改造。
(《北京青年報》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