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了婚的女人最怕大概就是自己辛苦懷胎十月,丈夫卻漠不關心,甚至和外邊的女人不清不楚,今天我們講的這個女人懷孕時丈夫和別人陷入蜜戀,生產完丈夫提出離婚,放到現在女性身上,這種事情斷然是不能忍受的,而她卻選擇隱忍,縱容丈夫的行為,一個人帶大了三個孩子。
這個女性名叫孫荃,民國四大棄婦之一。孫荃出生在富陽縣方圓十裡都知名的富豪之家,孫父不僅經營著毛竹生意、開辦造紙廠,而且還有上百畝肥田,優渥的家境讓孫荃從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聰慧的她才華出眾,當地不少富家公子都想攀上這門親事,娶了孫荃,家裡本就有錢的錦上添花,家裡沒錢的至少少奮鬥十年。
但是孫荃是個獨立有個性的、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女性,她嫁人不看錢,只看才華。當時20歲還未嫁人的孫荃成了孫老爺子心中的老大難,正在犯愁時家裡一個親戚介紹了一門親事,是縣城鬱家的三公子鬱達夫。鬱家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鬱家老爺去世後,都是靠家裡的寡婦們擺攤為生。但這三公子有才華,留學海外,在學識和孫荃正相當,孫荃聽了鬱達夫的介紹後,直接點頭同意了。
孫家同意了,鬱家老太太就想看看這個未過門的兒媳,給遠在日本的兒子把把關。孫荃也不是個扭捏的人就答應了。第一次上未來婆家家裡,孫荃還沒進門就喜歡上了鬱家的老房子,進門口落落大方、親切自然的表現也深的鬱家老太太的喜歡。
這門親事就差鬱達夫點頭同意了,此時鬱達夫和幾個日本姑娘談過戀愛,但屢屢遭挫,感情並不順利,聽聞家裡給說了一門親事,他也沒拒絕。之後鬱達夫和孫荃開始書信往來,在交往過程中鬱達夫對未蒙面的未婚妻十分滿意,兩人情意綿綿,十分契合。
在雙方家長的催促下,鬱達夫回國成親,但是第一次見面鬱達夫有些失望,孫荃不像他想像中那樣漂亮大方,倒是有些鄉下人的土氣。但鬱達夫也不好悔婚,1920年7月末,一個欣喜期待的新娘,一個略顯煩悶的新郎,兩人正式結為了夫妻。只是洞房花燭夜出現了意外,當新郎掀開新娘的紅蓋頭時,才發現新娘病了,得了瘧疾,臉上毫無血色。儘管如此孫荃還是拿出了準備好的鑽石戒指,給了丈夫作為自己的定情信物。
孫荃剛剛病好,鬱達夫又被感染了,還真的是患難夫妻了。心中愈加煩悶的鬱達夫跟著妻子回了孫家大院,面對妻子家山清水秀的景色,心情一下大好,加上孫家家大業大,不用夫妻二人操心任何事,兩人過了一段婚後最幸福愜意的生活。
鬱達夫的假期結束了不得不返回日本繼續學習,他們小夫妻也面臨了第一次分別。而在分別的幾年裡,耐不住寂寞的鬱達夫在日本和日本姑娘舊情復燃,甚至還將孫荃新婚夜送給他的鑽石戒指當了換錢來養活情人。回國後,鬱達夫身邊也從來不缺女人,在安慶有海棠相伴,在北京有銀娣做女友,去了廣州又遇到了白薇等等。
儘管鬱達夫這些事,孫荃都知道,但她始終相信丈夫玩夠了就會回歸家庭的,抱著這種心態守著鬱家,等待丈夫的歸來。可是孫荃沒想到自己在生完兩人的第三個孩子時,鬱達夫向自己提出了離婚,不顧世俗、不顧做父親應該擔起的責任,堅決和比自己小12歲的王映霞在一起。
孫荃心中縱然怨恨,縱然委屈,縱然痛苦,她最終還是妥協了,丈夫可以另娶,但必須保留她鬱夫人的頭銜。對於鬱達夫而言只是個頭銜而已,他要的是和心愛的女人長相廝守,也就答應了孫荃,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看在孩子們的份兒上,不能做的太絕。
就這樣,鬱達夫在外和王映霞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每月開銷都要兩百塊,而孫荃卻獨自帶著三個孩子在老家生活,每個月只能收到丈夫寄來的一點點贍養費,清貧而窘迫。
昔日人人爭搶的豪門千金,成了別人茶餘飯後閒談的棄婦,不管是孫荃還是孩子們對鬱達夫都是有怨恨的,可是這種怨恨隨著鬱達夫的去世,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淡了。孩子長大後,在母親的影響對這個從未盡過父親之責的人也選擇的諒解。
終身未再嫁的孫荃用後半生都在緬懷鬱達夫,緬懷兩人曾經的過往,每每回憶起來,她都不曾後悔過自己當初所做的任何決定,鬱達夫去世後,孫荃在家中設置了他的牌位,希望他能夠「魂兮歸來」;晚年又積極促成了鬱達夫作品整理和出版的事宜。
可以說孫荃自打遇到鬱達夫後,她的一生就都在圍著鬱達夫轉悠。可能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女人有點「怯懦窩囊」。但和她同時代的女性中,又有幾個能像她一樣堅韌,憑藉自己的努力將三個孩子撫養長大。她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心中有愛、心懷天下,不管別人怎麼傷害她,自始至終都保持了自己的善良,不失為一個偉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