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四十,有些圈子就別再去融入了,沒有意義

2020-12-17 桃小菁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越來越喜歡,在各種各樣的圈子裡尋求存在感和價值感。圈子多不是件好事,在不同的圈子裡的流連,反而容易拖垮自己的生活。

存在感和價值感,並不是取決於你融入了多少圈子,你身邊有多少朋友,而是取決於你個人的發展,以及對生活的態度。

有些人融入了很多圈子,每天穿梭於其中,說著違心的話,做著不喜歡的事,內心就真的滿足和充實嗎?並不會,脫離了這些圈子,反而過得更加舒坦。

不適合你的圈子,真的沒必要再去融入;毫無意義的社交,給你的生活增添不了色彩,只是在耽擱時間,虛度光陰罷了。

人生是一道減法題,過一天少一天,如果把時間都浪費在沒有用的圈子裡,生活和感情都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對於年過四十歲的人來說,更不該繼續在無用的圈子裡徘徊。有些圈子能助你一臂之力,那你需要好好去維護;有些圈子只會毀掉你的生活,那你就該及時退出了。

不是每一個圈子都需要你去守護,不是每一個朋友都是真心待你,有些人不過是左右逢源,逢場做戲而已,等你真正遇到難題時,這些人躲得比誰都快。

不要以為這是在聳人聽聞,現實就是如此,年過四十,有些圈子真的就別再去融入了,沒有意義。

範學芳是個全職太太,生活比較單調,所以總喜歡去加入不同的圈子。有些圈子喜歡搬弄是非,有些圈子喜歡炫富攀比,有些圈子總是勾心鬥角。

以前範學芳沒覺得這些圈子有什麼不好,反倒還給她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可是後來這些圈子危及到她的婚姻時,她才發現這些圈子真的沒必要再去融入。

就拿愛攀比的圈子來說,裡面的朋友都喜歡炫耀自己買了什麼奢侈品,這會激發她的好勝心,於是她也花重金去買一些奢侈品。因為這件事,她和丈夫的感情都出現了問題。

再拿搬弄是非的圈子來說,有人造謠說看到她丈夫和其他女人摟摟抱抱,她回去就和丈夫吵,結果險些離婚。

清醒過來的範學芳發現,這些圈子都在漸漸毀掉她的生活,她及時退了出去,婚姻才得以保住,生活也才重歸安寧。

不管男女,到了四十歲,都不該再像年輕時那樣盲目和無知了,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家庭,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所以,年過四十,有些圈子就別再去融入了,沒有意義。

愛攀比的圈子

過了四十歲的人,工作家庭卻趨於平穩,手裡還有一些積蓄供自己花銷,攀比之心慢慢就開始萌生了。

人們愛攀比,是虛榮心在作祟,想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需要不停拿錢去砸。可是掙錢不容易,養家的責任也很重,錢都用在了虛榮心上,家又怎麼會好呢?

過了四十歲的人應該明白,虛榮心的滿足並不重要,反而會助長一些壞習慣,影響自己的婚姻。所以,那些愛攀比的圈子,就不要再去融入了,沒有意義。

攀比之下得來的友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牢靠,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對自己的生活也起不了任何作用。遠離這樣的圈子,生活才會過得更加舒坦。

愛搬弄是非的圈子

到了中年的人,聚在一起都喜歡家長裡短,說東家扯西家。即便說出來的都是真的,這樣做也有失水準,倘若說出來的話都只是在搬弄是非,那引發的問題可就多了。

和一群愛搬弄是非的人待在一起,自己會潛移默化受到影響,逐漸變成一個同樣喜歡搬弄是非的人。除此之外,自己也有可能成為話題的中心,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搬弄是非本就不是一件對的事情,在背後妄議別人還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糾紛。年過四十的人,若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就不要再去融入這樣的圈子了,不僅沒意義,還容易惹得一身腥。

貪圖享樂的圈子

嚴格來說,中年屬於壯年,正是努力奮鬥的時候,不該鬆懈下來貪圖享樂。貪圖享樂是需要有成本的,家裡的負擔那已經很重了,享樂多了,家庭生活將變得一團糟。

朋友偶爾聚在一起玩玩可以,經常穿梭於貪圖享樂的圈子就不對。縱然你不是那樣的人,也會受到影響,被人慫恿變成那樣的人。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享樂,而在於奮鬥。你把奮鬥的時間都花在了享樂上面,你就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也無法給家人帶去幸福安樂的生活。

小菁總結:中年人的責任,已經不再是讓自己吃好穿好過好,而是要讓家人過上更富足更幸福的生活。如果一直沉迷於這些毫無意義的圈子,就有可能毀掉自己現下擁有的一切。

年過四十,這些圈子就別再去融入了,不僅沒有意義,還容易讓自己迷失,從而走上錯誤的道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與人之間交往,都是會互相影響的,尤其是經常在一起聚會的朋友,更是會慢慢成為一種人。

都說「四十而不惑」,但其實心中有疑惑的中年人還很多,所以才會不停地在各種圈子裡尋求存在感。存在感並來自於融入的圈子,而是來自於自身的價值,融入這些圈子,反而會讓自己掉價。#情感#

相關焦點

  • 怎樣讓自己去融入一個圈子?
    第五、圈子的建立最終取決於自強與自立,建立圈子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也是能力決定的,如果想融入一個好的圈子,那你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變優秀的同時,認識更多的人。第六、融入不是迎合。你想進入的圈子是適合你的圈子,也就是與你價值觀相符的圈子,認識和你三觀相同的人。
  • 王陽明勸誡:人過四十,遠離這2個圈子,後半生會越走越順
    他的思想對我們現代人依舊是有著深遠的意義。尤其對於現在的三四十歲的人來說,作為家裡面的頂梁柱,也是社會裡的不可缺少的力量。面對比自己更加年輕優秀的新人,只有不斷地努力得到晉升,才有機會能夠登上山頂不被人踩在腳下。
  • 人過四十,5個工作不能幹,哪怕混得再差,也別自掉身價_那都
    人過了四十,如果工作還不穩定,內心將會不安,但是年過四十,工作也不要盲目,哪怕混得再怎麼差,這5個工作也不能幹,別自掉身價。1、對健康造成危害的工作。
  • 女人過了四十,就別再糾結情愛了,還是實際一點比較好
    中年女人要把愛情當奢侈品,如果有,當然很好,若沒有,那就做好應該做好的事情,努力賺錢,讓生活踏實而自由。女人到了四十,別丟掉了賺錢的能力,一定要有養活自己的工作,經濟獨立才是女人最大的資本。其實,作為普通的中年女人,存款多少直接等於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千萬別等需要用錢,身無分文時,再後悔自己當初不懂存錢。要知道,沒有錢的生活和婚姻,就等於失去了話語權,在家庭中連自我的生活都搞不定的人,又有什麼資本讓別人尊重你呢,只能受人鄙視,任人擺布。因為,經濟基礎,從來都是決定上層建築的,這是現實。
  • 大學生是否應該融入宿舍圈子?
    作為大學生,我認為適當的去融入自己的宿舍友情並不是一件壞事。你一直融不進自己宿舍的圈子,你也知道,你個人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問題,為什麼會在集體的活動中常常被忽視,是不是自己不願意參加活動的原因,舍友們之前叫你去集體活動你有拒絕過沒有?和舍友之間溝通的時候,是不是用心去交流了?
  • 中年後,遠離這些圈子,有益無害
    社會中存在一個又一個「圈子」,而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圈子之中,因此說圈子決定人的階層和地位一點都沒有錯。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去太過挑剔選擇圈子加入,因為那時候沒有那麼大能力與精力,所以只能遇到圈子就隨便進。
  • 「四十不惑」女人過了四十怎麼過?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年齡段,還不知道自己的天命到底怎麼樣,所以要努力的奮鬥,以求今生無悔,又過了意氣風發的年紀,知道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到底人到中年的女人怎麼過?
  • 英語不好的人在國外多年也不能融入當地的圈子
    但是一到陌生的話題,立馬又抓瞎~~  關於融入美國圈子,在國內總是聽到這種論調,出國了不要和中國人在一起玩,要和當地人一起玩。等你出了國就發現,90%以上的碩士以上(本科的接觸的較少,不評論)的中國留學生都是和中國人一起玩的。因為如果不和中國人一起玩,就只好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活著。
  • 圈子不同別硬闖,融不進的圈子就別融了
    圈子不同別硬闖,融不進的圈子就別融了交朋友要交舒服的朋友,交談得來的朋友。把自己對待朋友的真心,留給跟你一個圈子的人。與你三觀不同的人,他的圈子你還是別摻和了。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個品行完全不一樣的人,要如何成為一個圈子裡的人?所以說,圈子不同別硬闖,融不進的圈子就別融了。夏夏是在大一軍訓的時候認識的隔壁一班的女生,小楊。當時軍訓的時候,大家都穿著迷彩服,曬的黑黝黝的,人群裡只有小楊一眼過去還是白皙的皮膚,她人也長得十分好看。大眼睛高鼻子,身材高挑,是人群裡十足的美人。
  • 四十歲以後,這三種關係就斷了吧,毫無意義
    在中年時期,最忌諱當斷不斷,畢竟你已經沒有多少年歲可以後悔。所以,四十歲以後,這三種關係就斷了吧,毫無意義。前天和我的大學老師聊天,老師突然問我了一個問題:你現在也有孩子了,那你有想過自己中年以後的生活嗎?那時候,我沉默了一會,說實話,有誰會去想到以後的自己呢?
  • 這些沒有意義的社交圈子,儘快遠離!
    這些沒有意義的社交圈子,儘快遠離!就算是排斥社交的人,也會渴望能有幾個好友陪伴,聊聊天,嘮嘮嗑。而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這個世界不是你自己的,這句話的意義在於,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與其他人建立關係,而在如今的社會,如何去處理人際上的關係,成了必修課!從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因為工作上的打擊變得鬱鬱寡歡,逐漸消極,開始的他工作熱情,深受領導喜愛,而不善於管理的他終歸是沒能完成一項團體任務。
  • 四十歲以後,別和這四個人「較勁」,不然,你就輸了!
    01在家庭中,不要跟父母較勁人過四十,父母也六七十歲了。父母已經到了晚年,應該讓他們開開心心地過完餘生。人到老了,脾氣總會變得有些古怪。但是,試著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小時候也總是這樣煩著父母的,而父母從來都不嫌棄我們,更會力所能及地去為我們爭取一些東西,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當我們長大了,父母已經老了,父母陪伴我們長大,我們應該沒有嫌棄之心去陪伴他們慢慢變老。接受他們心理上的變化,接受他們身體上的衰老,不要嫌棄他們吃飯漏嘴,不要嫌棄他們走路緩慢。
  • 男人過了四十歲,別輕易和這三種人來往,純粹是無意義社交
    從來都沒有無用的社交,只有不值得交往的人。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尤其對男人來說,過了四十歲,別輕易和這三種人來往,這樣的社交純粹是無意義社交。02.小董的父親教導他說:不論到了什麼年紀,都要做有意義的社交,不要跟無意義的人交往,生活很重要,時間也很寶貴,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沒有用的人身上。
  • 午夜小敘:一別四十年
    再見面時,已經離當初分別的時候四十年了。我以為我會很激動的,沒想到,我們都很平靜。在分別的四十年裡,我曾經到處打聽你的下落,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直到再見時,我才明白,我只是想告訴你,當初我很喜歡你,僅此而已。「喜歡」這個詞,在當時是很狹義的,一個小女生對一個同桌的小男生的欣賞、認可,僅此而已。
  • 留學生在海外社交圈子該注意什麼,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
    出國留學的目的,不僅出了要提升自己的知識,在體驗人生經驗之外,還得融入當地文化,擴充自己的社交圈子,開拓眼界。但很多時候,留學生去到海外的社交圈子,不知道該注意哪些,怎麼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基於這個問題,這次我們邀請到聖荷西州立大學金融會計系畢業的Sally來替我們解惑。
  • 如何快速融入職場各種「圈子」,它關係著你的發展,不容小覷
    作為剛剛畢業進入職場的新人,大多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抱有憧憬,希望能夠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職場雖不是電視裡演繹的那麼爾虞我詐,但真實的職場環境也是比較複雜的,快速的融入一個新的圈層有助於工作的更好地開展。職場新人如何快速融入職場各種圈子,下面一些前輩的職場交際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啟示。
  • 年收入7萬上年學費5萬幼兒園,為了融入所謂的圈子?
    雖然寶爸覺得融不進去的圈子就不用強行進,但換來的是各種爭吵。寶爸在標題中也問道,圈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想必,這個問題是很多父母都會考慮的。這裡提到了兩個圈子,一個是父母的圈子,一個是孩子的圈子。孩子的圈子咱們只功利性地看各個階段的學校,不同年齡段的學校,圈子的分量是不同的。個人覺得,大學與高中的圈子應當屬於最好的,初中小學次之,幼兒園嘛,我還真不清楚了,畢竟幾乎沒什麼記憶了。想來就算時代變化,幼兒園的圈子對孩子也難有什麼影響和記憶吧。
  • 專訪| 哲學家郭齊勇的武漢大學四十年:有些書還沒有讀
    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已整整四十年。這四十年,不僅僅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四十年,也是銳意進取、成長蛻變的四十年。正值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採訪了郭齊勇教授,在這個訪談中,郭齊勇教授回顧自己在武漢大學的四十年,從師從哲學大家蕭萐父先生的哲學系學生到當今的世界儒學研究的學者,這位直到70歲還堅持在教學一線的教授至今筆耕不輟。
  • 年過四十請客吃飯,這三種人就別請了,否則是花錢不討好
    年輕人交朋友,往往憑的是感覺和義氣,看某個人比較順眼,便會主動去理那個人,然後開始和那個人做朋友。兩個人的關係相處得好,就會變成無話不說的朋友。年過四十請客吃飯,這三種人就別請了,否則是花錢不討好。韓偉認識了那些人之後,他便會對他們以誠相待,不過那些人的脾氣卻各不相同,有些人對韓偉特別的真誠,韓偉遇到困難時,他們會盡力的幫韓偉解決;有些人則非常的滑頭,他們會經常對韓偉耍心眼;有些人非常的高傲,他們非常的瞧不起韓偉。這天,韓偉發了工資之後,他想請特別要好的七八個朋友一塊兒聚聚。
  • 人過四十,學會丟掉這四樣東西,或許真正的人生意義才剛剛開始
    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人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的四樣東西:沒有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還有虛情假意的朋友」。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到四十,早已經過了愛做夢的年齡了,身上早已褪去了青春歲月的輕狂與羞澀,人生經歷過了歲月風雨的歷練,也體味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