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宋氏兄弟團夥從事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活動,仍收受二人賄賂」「在工程承攬、返還土地出讓金等方面提供幫助」「縱容支持該團夥使用暴力手段威脅、打擊競爭對手,並出面調解有關事件」……10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曝光6起涉黑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披露了遼寧省丹東市原副市長劉勝軍等人為宋琦、宋鵬涉黑組織充當「保護傘」問題。
一個副市長為何走上一條為黑惡勢力團夥充當「保護傘」的不歸路?黨員幹部及公職人員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的後果是什麼?
迷失初心 失去政治鑑別力
「快上大上項目,快出政績!」2008年6月,劉勝軍出任東港市代市長,此時的他躊躇滿志,一心把東港的經濟搞上去。但他錯誤認為,上項目、出政績就是工作的重點。當時,由具有黑惡勢力背景的宋琦任董事長的寶華公司,正籌劃修建東港經濟開發區再生資源園項目,該項目是當年東港市重點項目,頗受關注,於是以宋琦、宋鵬兄弟為代表的宋氏家族進入了劉勝軍的視線。
關於宋氏兄弟起家的「江湖往事」,劉勝軍不是不知道:宋氏兄弟起先經營海鮮排檔,靠打打殺殺,欺行霸市發家,後逐漸「洗白」,涉足房地產等領域。急於上項目、一心辦「大事」的劉勝軍對這些情況視而不見,在他看來,「能人不問出身」「那些事情都是歷史了,沒有必要考慮」。
就這樣,失去了政治鑑別力和敏銳性的劉勝軍絲毫不顧忌宋氏兄弟的黑社會背景,也沒有考慮項目是否能為當地人民帶來收益,就主動拋出了「橄欖枝」,為再生資源園項目提供各種「政策支持」。2008年至2012年間,在劉勝軍的支持下,宋氏兄弟名下的再生資源園項目分三次「零地價」獲得了開發區1603畝國有土地使用權。事後,宋氏兄弟「投桃報李」給劉勝軍送了20萬歐元、30萬美元及100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300餘萬元。
背離宗旨 與民爭利求政績
再生資源工業園項目讓劉勝軍在東港的工作「開了一個好頭」,嘗到甜頭的他開始與宋氏兄弟密切交往。當時劉勝軍年近50歲,在正處級的崗位上工作了近15年,他急於展示能力,做出政績,以獲取升遷。而對宋氏兄弟來說,有政治上的「代言人」更是正合心意的「好事」。當權力開始「染黑」,與資本相互勾結相互滲透,毒瘤就開始瘋長起來。
2010年,東港市計劃建設一個垃圾處理場,這本是一個利民惠民的項目,但是急於出政績的劉勝軍,在項目沒有做好科學論證、環評及周邊居民聽證工作的情況下,無視相關規定程序,漠視群眾的不滿和意見,直接把項目交給了宋氏兄弟。
宋氏兄弟的公司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面對質疑施工的當地群眾,簡單粗暴,暴露出了黑惡勢力團夥的「本來面目」:一名女村幹部被揪著脖領子拽到了一邊、一名無辜群眾被打到橋下……懾於宋家的兇惡氣焰,當地村民敢怒不敢言,再也不敢對施工進行阻攔,項目得以推進。就這樣,一個彰顯「政績」的標杆項目建成了,但周邊群眾的利益卻成了犧牲品,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地位遭到了嚴重破壞。
忘記使命 蛇鼠一窩成「黑傘」
「人生發生如此巨變,是我忘記了初衷,背離了黨和人民的結果。」在懺悔錄中,劉勝軍這樣剖析自己從黨的幹部淪為黑惡勢力「保護傘」的過程。但這樣的懺悔來得太晚,成本也太大。在劉勝軍任職期間,東港市區市政、房屋、水利等3類工程項目總計1171個,工程項目造價139.27億元。其中宋鵬名下的鯤鵬公司獲得項目282個,佔東港地區工程項目總量的24.1%,涉及總金額39.38億元。
在劉勝軍「染黑」權力的庇護下,宋氏兄弟黑惡勢力迅速擴大,資本遍及東港並輻射四周,資產達80億元之巨。不僅如此,宋氏兄弟還利用資本勢力向政治滲透,分別連續當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當地政界商界稱霸一方。
2018年4月,遼寧省紀委監委對劉勝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紀檢監察機關攻堅克難,持續發力,以凌厲攻勢「打傘破網」。隨後,以宋琦、宋鵬兄弟為首的宋氏家族黑惡勢力團夥共計75人被逮捕。消息傳來,東港人民拍手稱快,為害當地多年的毒瘤終被割去。
「此時此刻,我追悔莫及,最為愧疚的就是對不起黨組織對我的培養,對不起東港父老鄉親對我的信任和支持,對不起我的妻子和孩子。」被留置後的劉勝軍,回憶起自己與黑惡勢力糾纏一起的行徑,痛哭不已,追悔莫及。(遼寧省紀委監委 許大公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