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教師和基層公務員都是很多人心中的鐵飯碗,這兩類人群,在工作中,誰的成就感會更大一些呢?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就工資收入而言,基層公務員更有成就感
如果我們考慮公務員和教師的工資收入,一般意義上,公務員在這個方面的成就感相對更高。小編身邊有很多朋友,有的在當公務員,有的在當中小學教師,對此,小編的了解比較具體和深入。同一個時間段,以同樣的學歷層次進入公務員單位或中小學,經過10來年的工作之後,通常情況下,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會高於教師。過去,一部分中小學教師還可以在課外兼職補課,賺取一定的收益。但是,現在教育部明令禁止中小學在編在崗教師補課,教師沒有任何額外收入。因此,現階段,在工資收入上,教師和公務員存在一定差距。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部分地區的中小學教師,到目前還沒有領到車補。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公務員都已經拿到了車補。與此同時,公務員再提拔升遷方面,通道也要比教師更多。最新修訂的公務員法規定,鄉鎮基層公務員也可以晉升調研員,這就意味著公務員的上升空間更大了,漲工資的機會也更多。
就幸福指數而言,基層教師更有成就感
衡量一個工作的成就感,不僅要看工資收入,還要看辛苦指數和幸福指數。一種職業,如果幸福指數高,職工的成就感通常也會更高,如果太過於辛苦,哪怕領著高工資,很多人也沒有成就感。公務員雖然工資收入比教師多,但是,公務員行業加班加點非常普遍,有些公務員的工作辛苦程度,甚至比目前引起社會熱議的「996」工作制還要辛苦。在這方面,教師的休息時間顯然比公務員更多,假期比公務員更多,幸福指數當然會更高一些。
就職業認同而言,基層教師和公務員的成就感各不相同
在職業認同方面,公務員和教師各自的認同感和成就感也不一樣。教書育人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大業,教書十來年,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和地區培養出一大批人才,這種成就感,是很多其他的職業都無法替代的。作為公務員,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同樣有滿滿的成就感。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