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即將存滿,會不會排入太平洋?屆時會影響到我國沿海嗎

2020-12-15 史之策史

今年9月10號,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在發言中表示,福島的核汙水將於2022年存滿,屆時將不得不將汙水排入太平洋以稀釋。此話一出,人心惶惶。

如果說單純的汙水還勉強能理解,可加了核字誰都說不準會發生什麼。那麼,什麼是核汙水呢?水作為生命之源,也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最好溶質。

2011年福島核反應堆發生核洩漏後,核電站內的1、3號機組反應堆的冷卻系統發生損毀,核燃料開始融化。

這意味著如果不及時降溫,高溫條件會使產生的可燃性氣體(氫氣)發生爆炸。另一方面核物質也會在高溫下融化進而形成高輻射的氣體煙霧。

一旦氣體煙霧進入大氣層汙染的就不只日本這一個國家,當然洩露之後日本的地下水也將成為毒水。所以當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用比熱容比較大的水來降溫冷卻。

據悉,從2011年開始福島核電站每天能產生將近170噸的汙水,8年的時間已經產生了超過100萬噸的核汙水。目前為之這些被核汙染過的汙水存儲在核電站內的約1000個大型存儲罐中。

但這些存儲罐的總容量也只有137萬噸,預計2022年到達存儲極限。滿了之後會怎麼樣呢?地表處理的話擔心影響日本的地下水,再添置存儲罐也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日本也沒地方再放了。

如今,當務之急就是這一百多萬噸核汙水的處理問題。無論是日本還是國際都對這些汙水束手無策。

地震海嘯引發的人類災難,福島核事故不亞於車諾比。一場事故使福島變成了一座鬼城。時至今日,當地核輻射除汙情況仍不容樂觀。福島核電站的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事發後該次事故被認定為7級,與車諾比一樣是最高的特大事故等級。

以上這些都在說明一件事,目前為止,核汙染百害無一利。而此前日本方面提出的排入太平洋是個解決辦法,但是該方法損人不利己。

如果這些有害物質真的流入太平洋,確實可以稀釋無數倍。畢竟地球有70%是海洋,這些海水可以讓核汙染的濃度稀釋到微乎其微。

不過海洋能做到的也僅僅是稀釋,那些未能被處理掉的有害物質仍會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海洋生物和海水也會隨著洋流運動擴散到全球各個國家。

我國與日本隔海相望,一旦排汙實施,影響是絕對有的。不過根據洋流運動的規矩來看,放射性汙水會隨著北太平洋暖流自西向東流動,橫跨整個太平洋最終到達美國西海岸。

也就是說比起我國,美國受到的威脅似乎是更大。一旦這些海洋生物和核汙染進入到人類的食物鏈,那又將是一場世界級的災難。

不過9月10號原田的說辭僅僅是他的「個人說法」,目前日本官方並沒有說這是最終解決方案。如此陰損之方法,一旦提上日程,反對的絕不只一兩個國家。

將汙水排入太平洋,也虧他敢說出來。還一臉無辜地表示沒別的方法了。本人覺得自己的錯誤還是自己解決好,讓別人冒風險為你買單實在有些不道德。

相關焦點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會對世界各國造成什麼影響
    福島地區所產生的輻射已滲透到日本全國的食物鏈中。事發後沒多久日本全國所有都道府縣都陸續檢測到了輻射。福島事件發生兩年後醫生們發現:在鄰近福島的地區人們患癌的機率是其他地區的50倍左右。如果日本將123萬噸核廢水在未經處理的前提下全部排入太平洋無疑將對太平洋沿岸各國人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今年8月美國《科學》雜誌發文稱:福島核汙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
  • 日本或將福島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海域會受到影響嗎
    近日,日本宣布,將在10月底前正式決定,福島核電站第一號機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屆時, 123萬噸核廢水,將從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 其實早在之前,根據韓國SBS電視臺報導,福島周邊6個近海縣市,約128萬噸可能受核汙染的海水,被注入韓日來往船隻的減搖水艙,並在到達韓國海域後排出。
  •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不排都影響深遠
    在日本福島核電站之內,擁有上千座專門存儲核廢水的大罐子,不過到2022年夏季的時候,這些大罐子都將裝滿了,所以,為了容納新的核廢水,只能將這些大罐子清空。雖然日本方面在前段時間,曾經表明這些準備排入太平洋的核廢水,事實上已經不會汙染環境了,甚至聲稱已經達到了可以「飲用」的標準,但是事實上,真實的情況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裡面存在著很難被清除的放射性元素。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災難發生後,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沿海地區的災況上,萬萬沒想到的是,一種更難以面對和處理的災難已經發生,那就是核洩漏 —— 位於日本福島工業區的核電站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洩漏到反應堆的氫氣和空氣發生反應產生爆炸,導致放射性物質洩漏到核電站外部。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災難發生後,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沿海地區的災況上,萬萬沒想到的是,一種更難以面對和處理的災難已經發生,那就是核洩漏 —— 位於日本福島工業區的核電站受地震和海嘯影響,洩漏到反應堆的氫氣和空氣發生反應產生爆炸,導致放射性物質洩漏到核電站外部。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會怎樣?
    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福島核電站「3.11 大地震」洩漏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損壞發生熔毀,為了給它們降溫,日本採用了水冷卻的辦法,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水。福島大致位於上圖日本暖流、千島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條線交匯處,圖片來源:學霸網核廢水對環境的影響尚未有明確定論,作為普通人,我們更關心的是排入太平洋的核廢水會流到哪裡去
  • 如果日本把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會怎樣?-虎嗅網
    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福島核電站「3.11 大地震」洩漏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損壞發生熔毀,為了給它們降溫,日本採用了水冷卻的辦法,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水。福島大致位於上圖日本暖流、千島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條線交匯處,圖片來源:學霸網核廢水對環境的影響尚未有明確定論,作為普通人,我們更關心的是排入太平洋的核廢水會流到哪裡去
  • 一百多萬噸福島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對我國有多大的影響?
    日本福島核電站就是在此次地震之中受損嚴重,造成了核反應堆熔毀的嚴重事故,形成了7級核事故(特大事故),事故等級和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是一樣的。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位於沿海地區,所以大量放射性汙水就會進入太平洋海域,從2011年開始,福島核電站產生了大量的高放射性汙水,這些汙水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最終的解決辦法只能排入太平洋
  • 一篇對日本福島核廢水排向大海的深度科普
    日本方面據悉,東電公司估算福島核電廠內放射性廢水的儲存罐將於2022年存滿,屆時蓄積量可達137萬噸,若將廢水排入海洋,需約2年接受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審查並進行設備施工,且排放或將持續30年。日本首相菅義偉意欲儘早解決。今年10月8日,日本政府召集地方自治體和業界團體,召開了意見聽取會。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第一個問題,融化的核燃料棒還在持續進行裂變反應,不斷的緩慢釋放熱能。第二個問題,福島核電站臨海,且地勢低,所以不斷的有地下水順著裂縫湧入到熔毀的反應堆裡,然後再流到環境中去。福島核電站離大海太近了,這就導致根本無法通過人工手段阻斷地下水。所以福島核電站這附近所有的水,都有高輻射性,全部有問題,必須要源源不斷的抽走,絕不能任由它們和海水混合。
  • 日本將把百萬噸「危害極小」的核廢水倒進太平洋,安全嗎?
    最直接的,排入海洋真的靠譜麼?會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真就像日本說的那樣,將核廢水排入海洋,全人類為他們買單,是他們唯一的辦法?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堆芯仍然有巨大的衰變熱,需要注水進行冷卻降溫,這也就構成了核廢水的第一個來源:冷卻水。但大家應該都能想到,被汙染了又不影響製冷,完全可以循環利用啊!
  • 日本將把百萬噸「危害極小」的核廢水倒進太平洋,真的安全嗎?
    最直接的,排入海洋真的靠譜麼?會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 真就像日本說的那樣,將核廢水排入海洋,全人類為他們買單,是他們唯一的辦法? 這主要是因為福島核電站臨海、地勢低,地下水不斷匯聚往堆裡流。這一泡,核廢水就變多了。 當年福島第一核電站在汙染水對策裡就說,每天約有 100 - 200 噸這樣的 「 地下水 」 會流入事故的反應堆建築物裡。
  • 日本要把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核威脅距離我們有多遠?
    問題只可能被掩蓋,但絕不會自行消失,這是人類必須實事求是面對的困境。現在距離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危機過去差不多將近10年了。10年之中,我們可能早已忘記這一事件。但根據日本媒體最近公布的消息,日本政府決定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100多萬噸帶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廢水直接排入太平洋。
  • 日本將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會發生什麼?我們中國會受影響嗎?
    如果這百萬噸核汙水真的倒進了太平洋,會發生呢?對我們中國又會有何影響呢? 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 一眨眼,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已快10年了。若不儘快處理這百萬噸核汙水,可能影響反應堆廢棄作業。所以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Yoshiaki Harada)在去年就公開表示:「把核汙水排入大海中稀釋掉,已別無他法了。」這很日本呀!
  • 123萬噸福島核汙水日本捂不住,放水太平洋恐成最後方案
    2022年秋準備排洩到太平洋水域。這麼龐大的汙染廢水的總量,讓日本高層決定在當地修建水箱來儲存這些核汙染廢水,但是截止到今年,日本在福島地區建立已經超過1000座巨型水箱,並將這些水箱即將存滿飽和。日本這123萬噸核廢水,還在福島縣的儲水罐裡,從谷歌地圖上都能看到那些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罐子,很難想像這麼多的核廢水進入海洋後,會對全球生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福島核廢水會不會有洩漏風險?
    另外海貝思登陸地距離福島是比較遠的,影響也就強降雨,那麼這個降水量會增加福島核電站核汙染的風險嗎?不知各位是否有留意到,本文中的2019最強颱風(海貝思號稱2019最強),歷史非正式最強,還有史上最強都是去招呼日本的,看來日本原罪需要更多的颱風才能蕩滌!福島核電站會因暴雨增加核汙染風險嗎?這是一個直刺日本政府良心的問題,因為福島核電站自事故發生以來,官方多次宣布打算將放射性廢水傾倒入太平洋!
  • 百萬噸福島核汙水要倒進太平洋,還能愉快地吃海鮮嗎?
    ,即將被正式決定排入太平洋。東電曾提出五種處理方案:增加儲罐及容量、在其它地方設置儲罐、固化後進入地下、處理後排入大海、以水蒸汽形式排入大氣。後來,解決方案集中到兩個:排入大海和排入大氣。福島廠區的儲存能力已近極限,再增加儲罐難度太大,而若要在異地新建儲罐,估計不會有哪個地方會接納這種燙手山芋。至於埋入地下,且不論成本如何,也很難保證不洩漏。而剩下的向大海或大氣排放的方案,無論哪一種,都在挑戰著公眾的神經。
  • 福島核電站仍在汙染,日本決定排入海水,背後還有更大的危機
    車諾比和福島核電站的洩露,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兩次核事故,這兩次事故的影響至今都依然存在。當這些災難拍成了電影後,人們以為災難都變成了歷史,熟不知災難帶來的影響依舊持續,甚至會影響未來的人類生存。
  • ...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
    12萬具體是什麼情況,會帶動人口回流嗎?據日本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   原標題: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   隨著時光的流逝,福島核電站的事件漸漸的被淡忘了,近日,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具體是什麼情況,會帶動人口回流嗎?
  • 宣布向大海排放核廢水後,日本又出新政策:搬到福島就獎勵200萬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已經過去9年,因為洩漏原因,當地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汙染,居民已經被撤離到其他地區。而在這9年當中,日本政府一直在試圖重建福島經濟與環境,然而核洩漏給民眾造成的恐慌太過嚴重,沒有人願意重新回到該地生活,也不願意購買福島生產的商品,生怕會受到核輻射影響。為了重建福島,日本政府出臺了一項新政策,只要搬到福島每家將會獎勵200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2萬左右,單身人士搬入福島也有獎勵,金額大概在5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