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過這樣一件事,兩位年輕人結婚後,有了孩子,不出去工作,就在家啃老,結果原本應該退休在家享福的公公,卻不得不為了這個家而再次出去工作掙錢,夫妻兩人不覺得羞恥,反而還以為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在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公婆給了兩萬元,結果旁邊的兒媳婦沒有感激,卻說:「現在誰生孩子都給錢吧,而且兩萬也不多啊」。
我不知道你在聽這些話的時候,是什麼感受,父母將我們生下來,養育成人。而且已經作為孩子的父母,不僅僅沒有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卻讓父母再來付出辛苦,。可人的年紀變大後,再幹活就真的很費力,真的很不知道心疼人。
結果後來再聊天的時候,問到其他幾位寶媽,她們也說生孩子公婆給錢是應該的。對此,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風俗習慣
其實有很多小城市,在隨禮這方面,和經濟水平是成反比的,禮節很重。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可能就會更多。
二、婆家的心意
生孩子很不容易,所以很多親戚好友會花錢,就當是給孩子的尿不溼和奶粉的錢了,但公婆和親爸親媽,給的就會不一樣,更多的是娘家爸媽會給的更多,而且還是有很多公婆會把兒媳當成外人,最主要還是看在孩子的面子。
三、社會風氣
現在幾乎是在任何事上,都要錢,而且逢年過節,也是給錢,似乎錢就能代表很多東西,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有很多東西,並不是錢就可以解決的。但對於有一般人來說,錢也的確是生活的必備品,沒有錢,生存都是困難的。
其實,一家人最好的相處不要計較很多,最重要的是彼此的了解,和真實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