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溪,最美的風景是校園!」
前言
走進位於安溪城區二環路附近的第28幼,城堡建築童話夢幻、實木家具安全溫馨、戶外場地色彩鮮豔明亮、藍色星空吊頂極大調動科學探索的興趣,不要說孩子喜歡,就連參觀過的家長都由衷讚嘆——「在我們安溪,最美的風景是校園!」
安溪縣第二十八幼兒園可開設18個班
提供720個學位
8月31日,秋季開學前夕,安溪9個教育項目集中奠基落成剪彩。其中涉及學前教育方面,規劃總計提供3000個學位,7幼、16幼、17幼、28幼等4所公辦幼兒園集體「上新」,今秋就可先期迎接逾2200名學前適齡兒童入園。
這一大手筆,讓安溪學前教育公辦率,從2019年的42%,一舉飆升至現在的52%以上,圓滿完成省下達目標。同時也讓安溪出現了一個獨特現象:就在許多地方公辦幼兒園一「位」難求時,安溪本地媒體9月初連續播發消息——「安溪城區這所公辦幼兒園還有空餘學位,有需要的趕緊看看!」
學前教育並非義務教育,一直被視為教育欠帳中的「最短板」。安溪學前教育領域出現的這些好變化,得益於安溪從貧困縣邁入百強縣的大發展,更是安溪縣委、縣政府和教育部門多年來堅持「教育是最大民生」,會算大帳長遠帳、捨得投重金下血本、懂得發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用心用情、用力用智。
01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真決心真重視
十年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超過2萬個
安溪縣第九幼兒園可開設18個班
提供720個學位
安溪縣第十四幼兒園可開設15個班
提供600個學位
安溪縣第十六幼兒園可開設21個班
提供840個學位
曾經,安溪是國家級貧困縣。「大河不滿小河幹。」經濟發展總體滯後,轄區人口眾多,自然而然地導致教育事業體量大、底子薄、歷史欠帳多。
從「十一五」末開始,安溪連續躋身全國百強縣,形成更堅實財力支撐,也帶動包括教育在內的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繼2010年實現「雙高普九」後,2015年安溪順利通過國家認定,成為全市第八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並啟動「教育強縣」創建。
儘管如此,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學前教育仍是塊難啃的骨頭。每年各級兩會上,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高聲呼籲: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這是因為,從屬性上說,學前教育是每個家庭都會碰到的公共問題,但受制於各級財力等現實因素,一直未被納入義務教育的學前教育,成為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在民生領域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這三大難中,「入園難」被視為是上學難中難。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而學前教育是兒童良好的人生開端,理應擺上更重要的位置。」在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縣長吳毓舟看來,只有以真決心、真重視迎難而上,前瞻性謀劃應對全面放開二孩新形勢,才能真正破解學前教育供需矛盾,緩解群眾「生養焦慮」。
理念決定成效。「十年前,安溪縣城區僅有1幼、2幼、3幼、4幼四所公辦園,最大的第一實幼開設15個班,最小的第二實幼僅有9個班,學位總計2000個。」安溪縣教育局局長高志強介紹,歷經十年努力,截至今年秋季,共新建公辦園15所,不少還是辦班數量超過20個的規模園,另外還擴建4幼,建設13幼分園,將公辦園學位總數大幅提升至2.8萬個,學前教育公辦率也從2014年秋季的33%,提升到今年秋季的52%,提前完成省下達公辦率50%的指標要求。目前老城區還有兩所新園要投建,公辦率還將繼續提升。
02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多渠道廣發動
社會力量辦普惠園還主動捐建公辦園
安溪縣第八幼兒園可開設15個班
提供600個學位
安溪縣第十五幼兒園可開設21個班
提供840個學位
安溪縣第十七幼兒園可開設21個班
提供840個學位
決心重視之外,還需要推進落實的智慧和方法。財力總體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集中力量辦大事?海內外安溪鄉賢總是與安溪縣委、縣政府站在一起、幹在一起。
多年前,安溪縣委、縣政府就在出讓土地時明確——小區配建幼兒園,其用地和產權需移交政府用於辦公辦園,得到開發商積極支持配合。
與此同時,在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積極引導,以及社會輿論環境推動下,部分小區儘管在此前土地出讓時未明確配建幼兒園產權歸屬問題,但有社會責任感的開發商,也以主動捐贈的方式移交,為安溪教育事業發展匯聚涓滴之力,比如去年建成投用的8幼由鐵觀音山莊開發商捐贈移交,15幼由企業家柯希平捐贈移交。此次秋季集中落成的幼兒園中,配套尚學領地小區的28幼,就是開發商主動捐建的;三安大橋西側的17幼,規劃建設18個班,主體工程也是周邊的開發商捐資投建的,有效滿足了片區群眾子女的入園就學需求。
公辦園建設之外,安溪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有證民辦園實施普惠辦園。截至目前,安溪全縣72所有證民辦園中,已有60所實施普惠辦園。疏堵兩手抓,安溪大力整治無證園,50所新取得辦學資格的民辦園,均按承諾於今年秋季起普惠辦園。這些綜合措施,將安溪學前教育普惠率從春季的71%,直線提升至秋季的94.6%,大大超過省下達「普惠率85%」的目標。
擴容也要提質。以這樣的思路,幼兒園和學位數量增長之外,出現更多變化。軟體方面,近年在編制受限制的情況下,安溪每年新招聘幼兒園教師180名,同時積極與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作,暑假期間集中培訓各校聘任的保教員和保育員,並探索學前教育師資二元制培養模式。硬體方面,所有新建園不僅建築質量、室內裝修等確保安全過關,就連設計也邀請高水準專業團隊——去年教師節,位於安溪蓬萊鎮的鐵錚幼兒園(又名15幼)甫一落成就被媒體冠以「全省最美幼兒園」之一的美譽。今年秋季剛剛投用的四所公辦園中,7幼方方正正、簡約大氣;16幼設計巧妙、渾然一體,從每一個角度看去,都是可展示的美好正面形象;17幼凸顯幾何圖形元素,堅固、實用、美觀三者兼具;28幼獨具歐式城堡風格,展示童話夢幻般的美……每一所新辦園,不僅寬敞大氣,最大的亮點,就是都擁有超大的戶外活動空間,讓孩子們自由奔放、樂在其中,激發無限可能。
「孩子在這樣的幼兒園,不僅能學到知識,還將經歷美的啟蒙。」這些軟硬體俱佳的幼兒園,得到家長們的好評,也吸引他們心甘情願避開僧多粥少的老城區,將孩子送到新園就讀。
03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規劃引領破解布局難題
黃金地塊建學校彰顯民生情懷
安溪縣鳳山幼兒園可開設21個班
提供840個學位
城市化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使得教育的主要供需矛盾集中在中心城區和主要城鎮。
「抓重點、抓長遠,安溪以規劃引領,把教育等民生事業與城市規劃建設同步部署推進,前瞻性破解空間布局難題。」高向榮說,具體而言,新區優先布局民生空間,確保資源不被擠佔,同時一步到位高標準、大氣魄配建,避免「今日的建設成果成為明日的拆遷成本」,未來要以重複建設為今日的「小打小鬧」買單。老城區,騰挪盤活的空間,即使是黃金寶地也不算經濟帳,一律優先用於教育等民生事業補短板。
新老兩手硬,形成了矢志不移的安溪教育定力,也加快了安溪「教育強縣」的藍圖落地。今年7月中旬,安溪召開全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座談會。按照縣教育局工作思路,未來幾年安溪「一城(鳳城、城廂、參內區域)兩翼(官橋、龍門、湖頭區域)」將新建23所學前至初中學校,改擴建2所職業學校。「其中,新建公辦園達10個。」高志強說。
眼下,秋季招生告一段落,安溪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好評。與此同時,以雷厲風行的效率,鳳山幼兒園和第四幼兒園分園在老城區同步啟動建設。
「這兩個幼兒園的用地,一塊是縣安溪衛校舊址,一塊是縣教師進修學校舊址,再加上縣人武部舊址改建公辦園項目,雖然投向市場地塊價值數以億元計,但安溪毅然將其作為教育用地。」吳毓舟說。
來源:微信公眾號 安溪縣教育局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