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了,今天一姐給大家扒點行業內幕——護膚品中的螢光劑。其實關於護膚品螢光劑的問題很早就有人指出,但是,一姐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光是面膜,其實我們平常使用的面霜、泥膜尤其是一些美白護膚品中,都有添加螢光劑的可能,接下來開扒我為什麼這麼說。
一、螢光劑美白的假象
螢光劑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加入面膜等護膚品中呢?螢光劑是一類能在紫外線照射下顯現藍白色的物質。
螢光劑以前只是廣泛應用在造紙業及洗衣粉行業中,普通A4紙在日光下白的刺眼,就是因為含有螢光增白劑,現在萬萬沒想到,螢光劑會摻入大量護膚品中。
因為日光中有紫外線,所以當皮膚上塗有含螢光劑的化妝品或殘留面膜成分中的螢光劑時,就會顯得很白,有些商家正是抓準了消費者的求美白心理,所以往面膜等護膚品中添加螢光劑,大部分人還以為這是敷面膜的效果,其實不然,這是螢光劑造成的假象!
二、發白螢光=含螢光劑嗎?
在16年藥監局曝光一批含螢光劑的面膜後,有人出來喊話說:發白有螢光不代表有螢光劑。
其實,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在紫外線下能發出螢光的成分不只有螢光劑,有些防曬劑、水楊酸等也會發螢光,但是可以區分的是,這類成分發出的光很微弱(下圖右邊亮白色含螢光劑),而螢光劑石亮藍白色。
有些妹子去醫院檢測的時候一臉藍白色,連醫生都說很嚇人。
那麼,螢光劑真的這麼嚇人嗎?到底有什麼害處呢?是合法的嗎?
三、螢光劑的安全性分析?
螢光劑有很多種類,安全性也各有不同。關於螢光劑的毒理學、對皮膚及健康的影響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多,這也是安全性上有爭議的地方。在護膚品的應用上也沒有專門的規定。
在臺灣,有些非遷移性螢光劑規定可以添加入產品中,是因為它不會附著在皮膚上,能被洗掉。
不過相關護膚專家做過實驗,某些護膚品中添加螢光劑為了讓皮膚達到美白的效果,有很強的親膚力,用肥皂都洗不掉,時間長了,很容易進入毛孔,甚至深入皮膚深層。
還有一點讓人懷疑的是,添加了螢光劑的產品在成分表中並不會註明,但是國家規定,只要是護膚品中添加的成分必須在成分表中註明,因此,在成分表中隱瞞螢光增白劑的做法並不合法,安全性也非常值得懷疑。
說到這裡,相信你們已經開始懷疑自己使用的護膚品是否添加螢光劑了,那麼如何檢驗呢?
四、如何檢驗自己的化妝品中是否含有螢光劑?
在暗室中,用紫外線小手燈照射要檢驗的化妝品,可以塗在手上,如果發現有藍白色的螢光就要高度懷疑了。
如果能用專業的伍德燈(長波紫外線)照射更好,現在市面上很多紫外小手燈用LED作光源,光譜中有些可見光,觀察效果不明顯,一姐建議大家選擇光譜較純的紫外燈,如果檢驗遇到問題,也可以尋求專業實驗室的幫助。
寫到這裡,一姐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白白的臉有沒有螢光劑了,你們的臉還好嗎?想想那個天天敷面膜造成螢光臉的妹子真慘,希望悲劇不要再發生,希望不良商家不要把消費者當傻子,希望大家都能敢於維權!
【往期回顧】為什麼你補水那麼多,皮膚卻依然是乾燥沙漠皮?如何正確補水?/塗了防曬霜要卸妝嗎?如何溫柔的卸妝不傷皮膚?/口紅唇膏以及唇釉的區別?如何選擇一支好的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