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裡的「空穴來風」,雖然真假難辨,但百度要收購一點資訊的消息,就這樣傳開了。
一點資訊被稱為今日頭條的競品,但是從應用商店的下載量來看,一點資訊同頭條之間的距離還差網易、搜狐、新浪、鳳凰等新聞客戶端。活躍用戶數上,一點資訊2016年Q3季度的日活用戶為4000萬,頭條去年8月份公布的日活用戶數破5500萬。
在商業化變現上,一點資訊同頭條也有一定差距。頭條沒有公布過具體的營收情況,張一鳴曾在頭條的內部會議定下個小目標,2016年營收達60億。這一年過去了,具體多少不清楚,頭條方面表示可能會在下個月成立5周年的時間點上公布。
而一點資訊呢,幾度從大股東鳳凰新媒體那裡借款「輸血」,今年年初,鳳凰新媒體發布公告稱,向一點資訊出借本金為7400萬元、 年利率9%的1年期貸款。
在下載量和商業變現上一點資訊目前都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優勢,對於百度要收購一點資訊的傳聞,起初我的想法如下圖的搞笑段子:
雖然說李彥宏表示將會做內容分發,但不代表就會收購一點資訊啊,手機百度APP和PC端搜索界面已經有了信息流內容推薦。
不過在看過百度高管在上周財報後的分析師會議上的一些回應,再結合之前同百度KA品牌部門的零星接觸,覺得收購一點資訊這事兒也不是完全不靠譜。
客戶有營銷需求
要推斷百度是否收購一點資訊,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百度為什麼要做內容分發?
一種說法是今日頭條動了百度的錢袋子,頭條2016年的營收預估會在60億到100億元之間,這個收入大約佔比百度今年約700億元收入的七分之一。對於成立還不到5年的今日頭條來說,這是很快的成長速度,也證明了信息流廣告的流量變現價值。
收入增長放緩,是百度現階段面臨的一個現狀,而且百度還要推動人工智慧項目,推動無人車、糯米等業務,在研發及管理成本方面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新業務暫時還不能夠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入,還需要百度從優勢業務中繼續挖掘「造血」的潛力。
這或許是百度要介入內容分發的原因之一。李彥宏在財報後的分析師會議上說,影響我們業務收入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流量不夠,而不是廣告客戶的預算不足。
之前曾經見過百度KA品牌部門的一位經理,當時她問一家汽車線上內容平臺的CEO有沒有興趣買百度的信息流產品,那位CEO回答,如果有效果為什麼不買呢。
所以李彥宏會說百度的客戶有預算,但是百度的流量為什麼不夠?
在移動端,海量的內容被個App割裂開來,微信和知乎在App中搭載搜狗搜索。甚至一些流量穩定的內容應用,完全可以自己搭載內容搜索的閉環,比如頭條有自己的閉環搜索。用戶的一部分內容需求在內容APP當中搜索就好,不一定非要到百度的頁面去搜索。
而沒有內容入口,如何搜索,又何談分發?百度要做內容分發的生意首先要保證能有穩定的優質流量。
現階段門戶網站都在向算法推薦平臺轉型,騰訊新聞不用說,背靠騰訊有金主,百度根本不用考慮。新浪、搜狐市值價高,網易將要獨立上市,操作起來又比較麻煩,一點資訊的價格及其基於用戶興趣分發的定位同百度比較符合,是個可以考慮的標的。
構建用戶畫像
百度介入內容分發還有另一個原因,內容瀏覽可以讓百度的人工智慧去主動識別用戶。
首次出現在百度分析師會議的陸奇博士,在會上提到,信息流可以幫助拓展百度的用戶池,可以幫助百度獲得關注房地產、汽車、教育和本地服務方面的用戶。
李彥宏和陸奇的發言足夠說清楚,百度要進入內容分發的原因。為廣告主提供足夠的優質流量,通過內容分發,識別並鎖定用戶。
搜索這項業務,就像是個「小程序」,用戶有需求就來搜索一下,找到了相應的結果之後就走了,很難在搜索上進行用戶畫像的識別。雖然現在手機百度登錄之後會默認用戶帳戶繼續登錄,但是搜索相較於瀏覽還是略微顯得被動,用戶留在搜索軟體的時長也沒有內容應用有競爭力。
但是內容不同,內容有粘性,推送符合用戶閱讀需求的內容會增長用戶的使用時長,如果是短視頻的相關內容,可能使用時長還會有所拓展。更何況閱讀瀏覽本身就是一種對用戶的定位。
百度之前提到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四個方面的應用,其中之一就是構建精準的用戶畫像,如果用戶粘性不足,僅憑一天幾次搜過即走的搜索行為,怎麼能夠完整的識別用戶?
鳳凰新媒體能拒絕嗎?
很多疑問在於百度有自有的百度新聞APP,有百家號,為什麼會想要收購一點資訊,首先百度新聞更像是一款老版的新聞客戶端,並不是一款基於用戶構架的個性化內容推薦產品。
其次,一點資訊是一款還未足夠商業化的軟體,這表示它有足夠的戰略性,而且價格不會很高。
到目前為止,一點資訊完成了三輪投資,還向手機生產商OPPO發放了D輪融資優先購買的認購權,但是整體估值不詳。目前,大股東鳳凰新媒體佔有一點資訊46.9%股份。
對鳳凰新媒體來說,一點資訊的負擔在於需要輸血。而且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鳳凰新媒體自身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其披露的業績在2015年有大幅度下降,2016年的業績又低於華爾街預期,這樣的情況下鳳凰新媒體能否「養得起」一點資訊?
有些觀點認為百度要收購一點資訊,要看鳳凰新媒體和小米願不願意放手呢。其實,這並不會構成主要制約。
現階段,鳳凰新媒體的市值不到3億美元,如果得不到鳳凰和小米的支持,百度從二級市場收購鳳凰新媒體也是可以執行的「下策」。
這樣它不僅會擁有鳳凰新媒體持股46.9%的一點資訊,還會擁有鳳凰新聞客戶端、鳳凰視頻客戶端、鳳凰FM客戶端等產品矩陣。
當然這就是一個比方,百度現階段營收增長放緩,留存利潤也在下滑,對於投資標的會是更精打細算吧。
一點資訊對百度進入內容分發領域有戰略性的價值,同時它的興趣推薦方式同百度識別用戶的想法也比較契合。
相比頭條的撒網式覆蓋投放,一點資訊的訂閱方式是主打興趣+推薦,鼓勵用戶去訂閱頻道,然後在關注的領域「投放」最新資訊。
一點資訊CEO李亞此前介紹過一點資訊的收入模式,會根據產品定位,以及用戶的訂閱,如他們的工作、家庭、教育、健康情況、投資、旅遊愛好等,以提升精準廣告的變現能力。
百度在內容分發領域想要什麼?優質流量和了解用戶,接觸用戶的渠道。用戶主動關注自己感興趣的頻道,比如房產、汽車、教育這些對百度來說是帶來變現優勢的優質流量,通過關注到用戶的相關數據也可以在相關領域對用戶進行識別分析,幫助客戶後續進行用戶營銷分析等。
百度收購一點資訊,目前還是一場沒有被雙方承認的「緋聞」。不過一點資訊對這則「緋聞」的回應也挺有意思,「一點資訊將保持獨立發展」,這是一個挺有餘地的說法,愛奇藝被百度收購後,實質上也是保持獨立發展。所以百度和一點資訊要不要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