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缺水,因此規劃了一個南水北調的超級工程,從2002年初東線工程開工,歷時17年將長江下遊的長江水經過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和東平湖,跨越黃河到達天津,而中線則早已於2014年12月通水,將丹江口水庫的水引到了北京!
為此有朋友提出了一個更加浩大的工程,將渤海海峽的大連和山東半島之間造陸,將渤海變成一個內海,隨著黃河和海河和遼河的注入,未來渤海遲早都要變成一個超級淡水湖,到那時北方還要擔心缺水嗎?
渤海灣能圍起來嗎,土石方得多大?
可能沒有人懷疑中國人的超級工程能力,畢竟南海都造出島來了,這渤海造個堤壩還是有可能的嗎,那麼不妨來做個大致計算,這條堤壩得多少土石方!
最接近的位置大約100千米
這條堤壩的寬度以100米(底部寬度150米)計,渤海的平均深度大約為18米,那麼總土方數約為2.25億方,假如還底部的加強基礎,那麼總土方可能超過3億,按一立方巖石3噸計算,差不多為9億噸,這個可是個不小的工程,當然還只是堆積石塊而已,假如是鋼筋水泥的話,那麼成本將會成倍上升!
不過確實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畢竟中國有強大的吹填造陸能力,永暑礁和美濟礁都變成島了,所以渤海灣造個堤壩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另外吹填沒有基礎容易被海浪衝垮,因此吹完還是得扭王字塊或者大石塊保護吹填基礎!
渤海圍起來後,到底是變鹹水湖還是淡水湖?
渤海圍起來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是圍起來後到底是變淡海還是鹹海呢?因為有朋友認為隨著黃河和海河和遼河的注入,渤海徹底淡化,變成一個超級淡水海洋!
但馬上就有朋友反對稱當年墨西拿鹽度危機事件中,由於直布羅陀海峽的隆起,地中海經歷了一場鹽度危機!整個地中海在596萬到533萬年間由於蒸發量太大,導致變成了一個超級大盆地!
地中海曬乾了
黃河和海河和遼河注入的水多還是渤海蒸發量大?
黃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06.5億立方米,海河年均徑流量為211.6億立方米,遼河的年徑流量為89億立方米,所以三條河總徑流量約為807億立方米!
那麼渤海年均蒸發量多大呢?查到的數據是渤海、黃海、東海的年均蒸發量大於1.25米,不過渤海還有降水量約500毫米,因此渤海整體蒸發大約趨近0.7米,那麼渤海海水每年減少大約539億立方米!
和注入相比,渤海的水量大約盈餘268億立方米,因此從理論上來看築壩後渤海整體是變淡的,那麼渤海要多久才能變成淡水海洋呢?
我們所謂的淡水,鹽度在0.05%的比例下,現代海洋的平均鹽度大約是0.35%,大約需要再增加6倍的渤海水體才能讓這個鹽度下降到人類可以飲用的標準,那麼需要多少年呢?
按渤海7.8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18米計算,以268億立方米盈餘的注入水量,渤海大約會在314年後變成淡水海洋!
看起來也不是那麼久嘛,300多年就可以讓渤海變成一個淡水海洋,而且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北方缺水的問題,是不是可以操作一番呢?
如果將渤海圍起來有多嚴重?
將渤海灣圍起來的想法確實不錯,但我們必須要將一個現實告訴各位,渤海灣周圍都是高速發展大中型城市,比如天津、秦皇島以及大連等,而根據《渤海海洋環境質量公報》,2010年的渤海水質當中已有22%為受汙染海水,天津市海域95%以上為劣四類海水。萊州灣近2/3的生物物種滅絕,海產品產量銳減。
當然這還是渤海灣尚未封閉之時,現在有海洋水體緩慢交換下汙染已經比較嚴重,如果未來封閉,那麼可想而知未來的水質將會變多差,也許等誰變淡時早已無人敢飲用!
海平面上升
要將渤海變成淡水,必須注入6倍的淡水,那麼現代的18米基礎上在上升108米?假如扣除周圍面積擴大帶來的分散,也將上升50米,估計大部分富庶地區都被淹沒了吧,而且這水壩也跟著要加高50米以上,這工程量可就大了去了!
渤海上升50米
看看這是不是很誇張?連北京都淹沒在水下了,這個淡水海工程可是禍國殃民,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估計誰要讓渤海變淡水海,肯定要被唾沫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