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公安局以「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活動為牽引,主動適應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的社會治安新形勢,深入查擺整改,著力解決基層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短板,持續深化派出所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做實做強公安派出所工作,不斷提升派出所工作能力水平,為維護全市政治社會大局穩定和護航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市八類主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26%、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9%、「兩搶一盜」案件同比下降31.9%,有效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統籌「三個強化」 推動警務運行改革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鄂爾多斯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公安派出所建設工作,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薄立峰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關於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意見》,以「楓橋式派出所」創建、派出所三年規劃和智能派出所建設為抓手,並召開全市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工作推進會強力推進,切實提升派出所整體實戰水平,為加強和改進派出所工作匯聚了強大合力。
二是強化警務前置。鄂爾多斯市公安局將優化警力結構作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舉措予以推進,按照自治區公安廳黨委統一安排部署,出臺《全市公安機關警力支援基層的工作方案》,機關民警全力支援基層,其中市局機關122人,各旗區公安局(分局)、專業分局機關下沉警力210人,全市派出所警力同比增加49.7%,總警力佔全市公安機關總警力比達到42.8%。推行「二警合一」警務運行機制改革試點,有效整合農村牧區派出所和交管中隊工作職能,在全市地廣人稀的農牧區選取了7個「二警合一」警務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屬地農牧區公安派出所與交管中隊進行警種整合、業務融合,切實提升了服務管理水平。
三是強化基礎保障。全市公安機關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建立完善派出所經費保障,派出所的辦公、業務、辦案等人均公用經費達到2.8萬元。科學合理配齊配全民警(含輔警)執法執勤裝備,公安派出所民警(含輔警)單警類裝備每人一套,對講機、手持式移動警務終端、執法記錄儀每人一部。加強派出所用房建設,切實全面解決派出所無房、危房和業務用房面積不足等基礎設施保障問題,實現派出所外觀標識統一,內務設置規範,功能完備齊全。
抓實「三個載體」 深化市域社會治理
一是實施「大數據」+「網格化」社區警務戰略。按照自治區公安廳部署和《全市「黨建引領365服務治理網格化」工作十二條措施》要求,充分運用大數據助推社區警務優化升級,對社區進行科學網格劃分,壓實社區民警網格責任,社區民警與網格員優勢互補,警格與網格雙網融合,網格員在社區民警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開啟了警務工作與社會調節、村民自治良性互動的全新社會治理格局。全市共劃分警務區368個,網格6998個,網格覆蓋率為100%;全市有社區民警(輔警)1232人、專職網格員1174人、組建10萬人「紅袖標」隊伍。
二是深化智能派出所建設。以「北疆雲·智慧公安」 建設為支撐,制定了《全市公安機關智能派出所建設方案》,提出推進派出所建設10項具體措施,打造了一批「指尖上的派出所」「智慧微警務」「網際網路+便民服務」等一批智慧工作示範項目,通過「微警務」平臺,將派出所的窗口業務遷移到掌上,最大限度將「最多跑一次」升級為「一次也不跑」,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三是著力開展「智安小區」創建。通過新建小區驗收同步配套、已建小區多方眾籌、老舊小區政府出資託底等多種方式,全面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研發「智安小區」管理分析系統,在小區出入口安裝車牌抓拍、人臉識別、智能門禁、移動終端MAC等設備,打造多維感知、多級聯動的社區治安管控模式,實現了「人過留影、車過留牌、機過留號」。目前,全市共安裝、改造和完善技防工程小區230個,其中標準智慧安防小區61個。
突出「三項重點」 夯實公安基礎業務
一是夯實「一標三實」信息基礎。組織全市派出所民警輔警,強力推進「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採錄標準地址20.39萬條,實有人口、實有單位、實有房屋等信息463.48萬條,成效考核全區第一。特別是通過開展流動人口出租房屋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治安要素信息的完整率、準確率、鮮活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 為全市公安機關治安管控和偵查破案提供有效的信息和線索,進一步提升違法犯罪行為和人員的打擊管控能力。
二是夯實治安要素管控基礎。緊盯各類治安要素,建立完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 緊緊抓住涉黃涉賭涉毒問題不放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掃黃鏟賭」「斷鏈」「四打」等系列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治安整治專項行動,強力擠壓違法犯罪空間。全市破獲各類黃賭案件353起,打處犯罪嫌疑人1437人。深入開展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和公務用槍專項排查整治,全市審批炸藥14.9萬噸、雷管403.1萬發,偵破各類涉槍涉爆案件34起,打處犯罪嫌疑人36人,收繳各類槍枝36支、各類子彈1.6萬發。
三是夯實命案防控基礎。深入推進命案防控專項工作,依託「百萬警進幹萬家」活動,全面搜集掌握社情民意,不斷加強派出所民警會排查、會調處、會借力、懂政策的「三會一懂」能力建設,推動實有人口信息採集維護、新冠疫情防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群防群治等工作落實落地。全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126起,成功化解矛盾3961起,化解率達到了96%。成功抓獲網上在逃人員17人。
優化「三項機制」 促進整體質效提升
一是完善減負增效機制。全面落實公安部《為公安派出所減負10項措施》要求,嚴禁各部門警種把自身工作轉嫁給派出所,嚴禁動用派出所警力從事非警務活動,嚴禁向派出所下達罰沒款數額、刑事拘留數、行政拘留數、發案數、退查率、破案率等考核指標。嚴格落實黨中央《關於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著力為基層減負鬆綁,讓基層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實上。
二是規範選拔任用機制。突出政治標準和好幹部標準,深入組織「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依託公安改革的契機,進一步健全完善選人用人工作機制,大力選拔任用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基層民警,先後有32名派出所所長教導員得到交流任職和輪崗交流,切實把改革成果體現到教育整頓的實際成效中。
三是完善表獎激勵機制。切實強化從優待警措施,基層民警特別是派出所民警優先享受人民警察執勤崗位津貼一類標準,全市先後有23個先進基層派出所、286名優秀派出所民警受到表彰獎勵,其中鄂旗公安局蘇米圖派出所被評為全國首批100所楓橋派出所之一,鄂前旗公安局上海廟派出所、達旗公安局樹林召第一派出所被評為全區「楓橋式公安派出所」,10名派出所民警被評為全區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優秀個人。
統籌審核:溫偉民
責任編輯:孫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