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高曉曉 王萍
2020年浙江高考已進入倒計時,學生和家長已經著手考慮學校和專業了。
今年,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將繼續聯合開展2020年定向培養基層農技人員工作。
定向培養實行招生與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公開招聘工作人員並軌進行,按照「先填志願,後籤協議」的原則,按考生戶籍以縣(市、區)為單位實施定向招生(招聘)。
為基層農業農村服務,定向培養生畢業就有事業編制
全省範圍內當年報考普通高校,有意為基層農業農村事業服務,並與戶籍所在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籤訂定向就業協議的學生。
定向培養工作由浙江農林大學承擔,主要培養純農類專業學生。
招生專業包括農學、植物保護、園藝、動物醫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林經濟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全部安排在高校招生普通類提前錄取,招生代碼:0211。
其中動物醫學專業學制為五年,農學、植物保護、園藝、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林經濟管理等6個專業學制為四年。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只能選擇在第一院校志願填報,否則志願無效。
定向培養生按期畢業後,應當回入學前戶籍所在縣(市、區)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工作。
具體工作單位採取競爭擇優辦法,由農業農村部門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主管部門、人力社保部門確定,由鄉鎮農技推廣機構與定向培養生籤訂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合同,合同期限為5年。合同期滿,要嚴格實施聘期考核。聘期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續籤聘用合同。
定向培養生在鄉鎮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期限不得少於5年,具體按各地籤訂的協議執行。
經學校正式錄取並已籤訂定向就業協議的農學、植物保護、園藝、動物醫學等4個專業的學生,按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於就讀省內本科院校農學類專業和高職(高專)農業種養技術專業的本省戶籍學生有關政策免交學費,所需經費由省財政負擔。
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林經濟管理等3個專業學生學費自理。定向培養生可享受與在校學生同等的獎、助、貸學金政策。
今年餘杭計劃招錄定向培養生6名
小時新聞記者從杭州餘杭區了解到,今年餘杭計劃招錄定向培養生共6名,均為本科生,學制4年,其中農學專業2名,植物保護專業1名,園藝專業1名,農林經濟管理2名。農學、植物保護和園藝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是,考生選擇物理、化學、生物中的任一門即可報考,如遇專業服從調劑也要符合此要求。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對選考科目沒有要求。
早在2018年,餘杭區就出臺了全省首個含金量最高的「三農」人才新政十條和10餘個配套細則,每年新增1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人才培育,為鄉村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目前,餘杭區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總量達2.8萬人,其中市級人才1483人,已認定杭州市級E類人才24人,D類人才13人,C類人才1人,B類人才1人,2018年以來僅農業種養生產領域就引進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和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01人,「三農」人才總量和增量穩居杭州市第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