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到底有多強?|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羅智泉|香港中文大學|...

2020-12-08 騰訊網

四十年間,從小漁村到現代化大都市,深圳的成績離不開強調科技發展。

9月21日,又有一家企業與高校合作的實驗室——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在深圳舉行揭牌儀式。據了解,實驗室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隸屬華為服務與軟體研發管理部。

「目前行動網路的基礎性能存在根本短板,網絡優化耗時費力只是打補丁,導致網絡並沒有充分發揮能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羅智泉表示,本次成立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旨在用數學從根本上解決網絡結構的問題。實驗室將會聚集國際著名的科學家,從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方面積極探索,挑戰網絡層級規劃的「學術無人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大灣區的首要任務就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確,近年來深圳發展科研的決心堅定,逐漸形成了創新靠人才支撐的體系;下一步,政府支持、高校參與、產業融入,將多方配合出拳,加快科技發展將是重頭戲。

校企強強聯合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國家基因庫、鵬城實驗室等陸續建成;諾獎實驗室已授牌11家,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由2010年的419家增加到現在的2642家;PCT(專項合作協定)國際專利申請量常年保持在全國的30%以上、連續16年居全國城市首位……

近年來,深圳圍繞建設國際科創中心,在技術創新、科研成果產業化等領域不斷深耕,圍繞國家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設立了多個基礎研究機構和設施,逐漸形成了創新靠人才支撐的體系。

羅智泉舉了一個例子,來自全國各大高校數名原本計劃去國外名校讀博的學生,最終選擇了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讀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的成立。

「深圳發展科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政府的大力推動、高新企業的支持,使得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來到深圳、留在深圳,為科研發展貢獻了很大力量。」羅智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與企業合作可以拿到很好的應用數據進行緊密的工作,也吸引了國內最優秀的博士過來,通過這個模式,可以解決很多人才凝聚的問題,大學也需要和產業合作,共同努力,把人才留住。」

比如此次揭牌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不僅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通信體驗,也會關注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通信性能和體驗,在網絡的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及體驗方面做出貢獻,這也需要大量的數學家、人工智慧科學家以及企業和運營商的專家共同努力。

「正是與華為的合作,給我們提供了應用數據,讓我們直面產業界的痛點,才能對症下藥解決難題。」羅智泉表示,「實驗室不是憑空而降,在成立之前學校與華為已經有良好的合作基礎,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現在實驗室揭牌成立,可以讓合作繼續固化,長期進行。」

科技研發決心堅定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深圳市始終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打戰略,高新技術發展已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在此次實驗室揭牌儀式致辭中如此說道。

如今深圳上市公司超過400家,總市值超過10萬億元,堅定發展科研的決心始終不變。二十多年前,清華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大膽創新,共建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開啟了中國新型科研機構的嶄新探索,逐漸補齊基礎性研究薄弱的發展短板。從此,深圳告別沒有大院大所的歷史,逐漸建起和擁有了一批實力雄厚、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頂級科研院所。

在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中,深圳從過去的「貼牌工廠」,發展成如今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齊頭並進。深圳市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2020年上半年,深圳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4498.16億元,增速較一季度回升8.7個百分點;全市共新登記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7234戶,同比上漲38.5%,成為推動深圳經濟實現V形反轉的重要力量。

同時,40年間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也應運而生:華為成為全球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騰訊成為全球最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比亞迪數次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從2萬元資本起步的華為,它不僅是深圳高科技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參與者。

深圳對科研發展的政策保障也在持續加碼。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經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深圳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規定「市政府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資金應當不低於市級科技研發資金的百分之三十」,並規定「市政府設立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培養科技人才」,保證財政持續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華為未來網絡系統優化...
    9月21日上午,在眾多專家、領導的共同見證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華為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揭牌,標誌著又一個高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實驗室在龍崗誕生。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學部副主任張兆田,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龍崗區領導張禮衛、谷更軍、黃惠波,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等參加揭牌儀式。
  • 港中大(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華為 共建未來網絡系統優化...
    9月21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在港中大(深圳)隆重舉行。、龍崗區、華為公司和鵬城實驗室、哈工大(深圳)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各學院負責人和近百名嘉賓與師生參加了揭牌儀式。
  • 夢想照進未來,大數據賦能健康中國——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龍崗區...
    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龍崗區人民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12月9日上午,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與龍崗區人民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式籤約掛牌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羅智泉,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院長王紹娟,深圳龍崗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大數據中心主任樂文忠,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局醫政科科長嚴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代理院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崔曙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院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戴建崗,以及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專家團隊和區域內醫療專家等出席了當天的籤約儀式。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精準和再生醫學研究院成立
    這是港中大(深圳)組建的第三個由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研究院。阿龍·切哈諾沃教授、深圳市副市長高自民先生、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鍾海先生、深圳市教育局副巡視員賴群陽先生、龍崗區副區長陳廣文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學術)羅智泉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行政)阮健驄先生等領導嘉賓參與了本次成立儀式。
  • 讀博選擇深圳而不是國外名校,深圳的科研吸引力到底有多強?
    據了解,實驗室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隸屬華為服務與軟體研發管理部。「目前行動網路的基礎性能存在根本短板,網絡優化耗時費力只是打補丁,導致網絡並沒有充分發揮能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羅智泉表示,本次成立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旨在用數學從根本上解決網絡結構的問題。
  • 深圳首個高校紅十字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揭牌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紅十字會揭牌儀式暨紅十字青年領袖培育計劃啟動儀式於11月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紅十字會是深圳市成立的首個高校紅十字會團體,它的成立標誌著我市紅十字事業在培養大學生人道主義精神、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等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 直播回顧 | 你來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B站「學堂」嗎
    副校長羅智泉教授是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騰訊 AI LAB 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他還是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和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他於1984年獲得北京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於198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加入港中大(深圳)前,羅智泉教授先後擔任了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終身教授、加拿大國家科研講席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等。
  • 直播回顧 | 你來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B站「學堂」嗎?
    副校長羅智泉教授是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騰訊 AI LAB 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他還是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和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他於1984年獲得北京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於198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加入港中大(深圳)前,羅智泉教授先後擔任了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終身教授、加拿大國家科研講席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等。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辦學六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在國際可做方面,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展交流與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學數量目前已超過100所,遍布世界28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已有170多個。建校六年以來,港中大(深圳)已先後建成20餘個具國際水準的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領域涵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生物醫藥、物聯網、新材料、經濟金融與物流等。其中包括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諾貝爾獎、圖靈獎科學家實驗室4個,校企聯合實驗室、研究院及創新創業基地等。
  • 深圳音樂學院來了!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建運營
    深圳音樂學院,作為深圳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建運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即深圳音樂學院)的定位是一所國際化、創新型、世界一流的音樂藝術院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表示組建深圳音樂學院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將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民的文化藝術素養。「我們要建設的音樂學院是國際化的,開設綜合性創新性的學科,與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學院不同。我們會匯聚全世界音樂領域最優秀的人才,結合當代科學發展,組建一個真正國際化的,一個高水準的音樂學院,我們非常有信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新建音樂學院,提升深圳文化藝術素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表示組建深圳音樂學院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將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民的文化藝術素養。「我們要建設的音樂學院是國際化的,開設綜合性創新性的學科,與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學院不同。我們會匯聚全世界音樂領域最優秀的人才,結合當代科學發展,組建一個真正國際化的,一個高水準的音樂學院,我們非常有信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探索政府與大學合作新模式,在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教育、醫療、社會民生等多領域開展創新性深度務實合作。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黃敏常委表示,前海已成為內地與香港合作最緊密最成功的區域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合作典範,與前海「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總定位高度契合,是天然的戰略合作夥伴。
  • 深圳首個高校紅十字會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紅十字會揭牌
    11月18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紅十字會揭牌暨紅十字青年領袖培育計劃啟動儀式正式舉行。深圳市政府副市長、深圳市紅十字會會長吳以環、深圳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英姬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羅智泉等校領導、師生、志願者及會員代表們出席啟動儀式。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考研信息...
    1、數據科學博士項目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設立數據科學博士專業,旨在培養學術成績優異且有高度進取心的數據科學相關領域的高級研究性人才,所涵蓋的研究領域包括:運籌學、統計學、運營管理和決策科學報考數據科學博士專業的學生,將有機會參與本校與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和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的研究工作。我院旨在培養最優秀的博士生,畢業後有能力進入頂尖研究型大學任教或進入業界最先進的研發實驗室工作。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網絡傳媒春茗活動, 與100餘位媒體記者相約...
    3月13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大學主管人員們穿起隆重的唐裝,與來自全國的100餘家媒體記者在「雲端」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見面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網絡傳媒春茗活動」,向媒體及社會匯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招生、就業、科研、國際交流、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最新進展情況。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在前海掛牌
    12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視頻致辭,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發表書面致辭。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揭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 鄭永年教授任首...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教授、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岸明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會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教授,深圳市政府副市長聶新平先生,以及深圳市和龍崗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圳市企業界代表、社會媒體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人文社科學院院長範息濤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教授等大學主管人員和部分師生共同出席並見證了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的正式成立
  • 未來網絡創新實驗室在深圳揭牌
    原標題:未來網絡創新實驗室挑戰世界級難題   9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在港中大(深圳)揭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碩士項目特色-大咖教授為你揭秘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 金融學理學碩士項目課程主任 香港深圳聯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王健 教授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助理院長(學術) 經濟學理學碩士項目課程主任
  • 生命與健康領域大咖教授齊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探討生命健康的奧妙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8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主辦的「大師講堂」在大學行政樓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教授,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學術院長、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裴端卿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腫瘤系主任裴正康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裴有康教授應邀出席講壇並作主題講座。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葉德全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