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結婚後一般都會經歷一個特殊的時期,那就是懷孕生孩子。從懷孕到孩子出生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女人往往為此付出了很多,其中包括因生產而失去工作的代價。
但生完孩子不是終點,因為孩子小離不開照料。因此,很多女人即便生完了孩子,也不能重新去上班,她們需要留在家裡繼續照顧孩子的生活,有的這種狀況還會持續多年。
按說,女人在特定的時期因為帶娃不能上班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畢竟工作和帶娃會有衝突,不能兩全,這種情況也可以得到人們的接受。
但讓女人最擔心的是,自己在家帶娃的辛苦不被男人理解,反而還要承受他的各種嘲弄與嫌棄。
這種因為女人不上班掙錢而心懷不滿的男人在生活中是存在的,他不想著如何去體諒女人帶娃的不易,相反的會對女人各種的抱怨和嘲諷,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行不但傷了女人的心,也嚴重影響了夫妻感情與家的幸福程度。
當初生孩子的時候,阿穎以為自己很快就能重返職場。她喜愛自己的那份工作,專業對口,幹得得心應手,還被領導重視,前途一片美好,她希望不要因為生孩子的事影響了這份工作。
所以,她最初的設想是過完了產假就立馬去上班,不要耽誤太久。
可是等她真的要去上班的時候,問題卻來了,孩子找不到人照顧。婆婆因為要照看大兒子家的二胎男孩,說不能來。其實阿穎心裡明白,一直有些重男輕女思想的婆婆不喜歡她生下的這個女孩,偏心大兒子家的男孩罷了。
而她自己的母親則常年有病,本身還需要別人的照顧,也幫不了自己什麼忙。
阿穎本想僱個保姆看孩子,但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市場上看孩子的保姆價格太高了,她們要的工資比自己的收入還要高,與其請保姆,還不如自己在家帶孩子,那樣還更放心些。
經過和丈夫商量,他也同意她的想法。因此,得到了丈夫支持後的阿穎選擇了辭職,開始了在家帶娃,全職太太的生活。
在家帶娃的日子一開始還算過得平靜,但時間久了,阿穎卻感覺到了不對勁。
首先是丈夫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了,以前還和她有說有笑,現在下班後就陰沉著臉,很少有個笑模樣,還經常動不動的就發一頓莫名其妙的脾氣。
阿穎一開始以為丈夫在外面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心情不好。所以,她沒有在意這些,反而更盡心盡力地做好家裡的一切,不讓他因為家事再操心。
可慢慢地,阿穎發現無論她怎樣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不管她如何給予丈夫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丈夫的情緒始終還是那樣陰沉沉,這樣她猜不透為什麼。
後來,丈夫的抱怨多了,阿穎才明白,他是開始嫌棄自己不上班了。
丈夫經常當著阿穎的面發牢騷,說他工作很辛苦,一個人養家太累。而阿穎不用上班,每天只在家看個孩子,過得逍遙自在,真是享清福。
丈夫養家不易,抱怨幾句也就算了,可讓阿穎受不了的是,他的話裡話外以及表情總帶著一絲嘲弄和諷刺,就好像她在他的眼裡就是一個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寄生蟲,離開了他就不能活了似的。
再後來,丈夫話說得更直白,他希望阿穎在看孩子的同時也能掙錢,不要只是心安理得的靠他來養。
阿穎是個性情溫和又內斂的女人,對於丈夫不斷的牢騷和挖苦,她沒有選擇反擊,而是默默地忍受,她怕吵架會影響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為了改變丈夫對自己吃閒飯的看法,阿穎特意找了一些能在家裡兼職做的工作,她想自己能掙錢了,夫妻的感情也就會和好如初。
可是,任何的工作都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付出,阿穎想要帶好孩子的同時也把兼職的工作做好太難了。孩子的存在,讓她只能在那些斷斷續續,碎片化的時間裡工作。結果,儘管她每天忙個不停,錢沒掙到,還因此常常耽誤了做飯和幹家務。
不能按時吃飯,又看到家裡亂糟糟,丈夫又生氣了。他說阿穎什麼也幹不了,簡直是百無一用,當初娶她實在運氣不好。
聽了丈夫的話,阿穎非常委屈,她就想不明白丈夫為什麼就不能理解自己的辛苦付出呢?阿穎難過的哭了,越哭越傷心:讓我帶娃,又要我掙錢,這樣的日子我過得太難了。
如今的阿穎只盼著孩子快快長大,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她會第一時間再去找份工作,那樣也就不會再受丈夫的嘲諷了。
女人因為帶娃而暫時無法上班的事情很常見,這是每個有孩子的家庭大多要經歷的階段。男人要明白,這個時期的女人無法工作掙錢完全是因為孩子的緣故,她需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孩子的成長上,而不是故意好逸惡勞,享受清閒。
況且,帶孩子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難度和勞累程度絲毫不比上班差。沒有親身體會過天天帶孩子的男人很難清楚女人的付出與艱辛。
男人工作養家不容易,但女人在家帶娃也是對家庭的一種貢獻,兩人只是分工不同,都在為家庭的未來努力。所以,對在家帶娃的女人,男人要多一些的體諒和關心,理解她們的勞苦。不能因為她們不能上班掙錢了就嫌棄嘲諷,兩人互敬互愛,彼此幫扶才能真的把日子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