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是作為建築工程類的一種執業資格,也是成為項目經理的一個必要條件。所以為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很多朋友都有考證的需求。國家每年都會組織一次二級建造師考試,通過考試就可以拿到二級建造師證。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害怕那些手握多張證書的人,比如考下二級建造師證的人,他們擁有著我所不能忍受的孤獨和不能堅守的品質。
我為什麼害怕那些考證的人呢?
★ 因為他們願意「遠離舒適區」★
真正地改變自己
人們走出舒適圈的動力一般有兩個,一個是愛一個是痛。要麼對自己愛得夠深,要麼痛得夠徹底,他們才願意告別過去,做一個全新的自己。痛苦在發現意義的時候,便不再成為痛苦。
舒適區是一個人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舒適區又稱心理舒適區,在這個舒適區,每個人都覺得舒服、放鬆、穩定、有安全感。
當我們陷入舒適區,就會變得不思進取,當沉溺在其中時會讓人變得懶惰、懈怠、故步自封。在這種狀態久了會讓人覺得很迷茫無助。
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會滿足現狀害怕改變,不會主動的付出,會覺得自己比其他人優秀,自我優越感比較強。
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當我們把青蛙放在冷水中然後慢慢的加溫,青蛙不會感到不適直至慢慢的死去。我們應該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主動改變自己的狀態,不要讓自己在舒適區中慢慢死掉。
當我們在舒適區時就會覺得自己很自在,當覺得不自在時就是在打破自己平時的生活習慣。要想改變這種狀態我們就要給自己制定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比如考證。
當我們走出舒適區進入新的領域我們又會進入新的舒適區,如果我們想要進步或者改變自己的現狀那就必須不斷學習,遠離舒適區。
★ 因為他們「不會只是說說」★
更多的是付諸行動
他們用感性的驅動力,理性的規劃,落到實處的執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都收穫到了自己滿意的成績和令人感動的自律。
很多人總是說的好聽,但是做到卻是很難。
想要健身,但是跑步沒幾天,就放棄了;
想要早睡,還沒兩天又開始熬夜;
想要閱讀,買書翻了幾頁之後,就擱置了。
每當情況復現,很多人總會自我譴責,痛斥自己的不自製,但是下一次又會繼續循環往復。
★ 因為他們擁有「自律的品質」★
他們每天能早起一個小時學習,用自己的內在動力長期堅持做一件事,這就是一種自律。堅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個,但放棄的藉口卻有千千萬萬。而自律的人,從來都不會給自己找任何藉口。
籃球運動員科比曾說,「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他說,「每天洛杉磯早上四點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點改變;
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四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卻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你看,早起的人生真的賺翻了。
早晨的時間是很金貴的,思路是清晰的,適合學習,運動和思考。如果醒來後賴在床上翻來覆去,反而一整天都會頭昏腦脹,狀態不好。
一年365天,每天早起1小時,你就擁有了365個小時的高效時間。
作家村上春樹就有早起的習慣,「寫長篇小說時,基本都是凌晨四點左右起床,從來不用鬧鐘,泡咖啡,吃點心,就立即開始工作。重點是,要馬上進入工作,不能拖拖拉拉。」
那些能控制清晨的人,都是自律的人,大多過得不會太差。
★ 因為他們竟然「真的能忍受孤獨」★
他們頭腦更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他們內心可以學會做減法的判斷,對充滿誘惑的事物說不,對影響自己的事情說不,對傷害自己的事情說不。
而我們願意妥協,因為我們熱愛群居,害怕被孤立,害怕一個人去做一件事。
二建考試更需要堅持。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堅持下去,中途不要被無所謂的事情耽誤時間,比如一些沒有必要的聚會和玩手機等等。
有什麼聚會是非參加不可的嗎?
會有,不過,大量的聚會都是毫無必要的。朋友喊你去作陪,同事獲獎慶祝一下,十幾年沒聯繫的小學同學生二胎……這些事情似乎並不值得你犧牲自己的學習時間去參加,所以學會拒絕,把時間留給自己。
最痛苦的當屬網絡,在這個手機沒有無線網就是板磚的年代,各種應用程式都在消耗著你的時間,尤其是學習期間。
學習容易分心是常事,刷刷微博,逛逛淘寶,用微信跟朋友聊聊天,這些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很容易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學會控制自己,保證學習狀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引入外界限制,比如關掉你的手機或者無線網絡。
所以說,我害怕那些考證的人,特別是擁有幾張國家認可證書的人,有著可怕的品質和自律。羨慕他們能夠始終堅持,擁有著更美好的未來。
小編始終堅信,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人,生活中可能也經歷過常人無法忍受的磨難,所以他們更清楚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以及努力目標,你覺得呢?
將想法付諸於行動,就現在!別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沒改變過怎麼會知道自己不行、自己堅持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