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光泉方丈:希望臘八節能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25 杭網原創

一碗甜美的臘八粥是杭州人幸福的回憶
 
 
臘八粥從此將走進更多需要關注的人

方丈光泉希望臘八節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晨韻 攝)

 

    杭州網訊 「希望靈隱寺的臘八粥能送到更多需要社會關注的人手中,給他們一份溫暖和關懷」,26日下午,靈隱寺光泉方丈的一番話預示著今後再也看不到萬人徹夜排隊的等粥的場景了。光泉方丈還表示希望臘八節能夠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七年全城派粥成歷史

    農曆的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杭州人一提起臘八節就不難想起靈隱寺的這碗臘八粥,從2008年第一次派粥至今,這碗的粥已經火了7年,而今年臘八節靈隱寺選擇了將30萬份粥送往福利院、養老院、孤寡老人院等慈善公益機構。

    談到不再向市民排隊派粥的原因,光泉方丈說:「並不是大家傳說的因為怕發生踩踏等安全意外,只是因為希望在臘八節之際能將臘八粥送到更多需要社會關注的人群手中,從而賦予節日更多的意義。」

    不派粥是不是代表市民遊客再也喝不到靈隱寺的臘八粥了?

    據了解,在臘八節前一天就有許多臘八粥已經送到了福利院、醫院、社區中,許多特殊人群甚至普通居民都已經品嘗到了粥的美味。想要一品靈隱寺臘八粥的市民朋友還是可以前往各大社區派送點就近領取。

    臘八節的非遺夢

    關於臘八節的起源,《佛本行集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前曾六年苦行,後放棄苦行在菩提樹下靜坐參悟才走向智慧解脫的正道,而這一天正好是農曆臘月初八日。

    從此,各寺院每逢這一天便用米、穀物、豆類、棗等乾果煮粥回報信眾,這才使臘八施粥的習俗逐漸在民間盛行。

    談到對臘八節的未來,光泉方丈希望臘八節能和端午節一樣,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靈隱寺也將會往這一面去更多的了解和努力。

    目前,我國共有37項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就包括了2009年時錄入的端午節,或許臘八節未來的申遺之路並不是遙遙無期。

    靈隱寺將舉行百人傳供法會

    據了解,臘八節當天,從上午8:30開始靈隱寺內會舉行大型傳供法會、祈福法會、方丈講經等一系列佛事文化活動。

    其中大型傳供活動將以傳統的形式,幾百人通過手與手的傳遞將水果、糕點、香花等十供養的內容傳遞到大雄寶殿內的佛像前,而這在臘八節還是首次。

    由於場地限制,在場內觀看法會的人數將控制在800人,遊客可通過現場LED大屏幕觀看。此外,在臘八節當天,寺廟將免費向大眾開放。

  

    

相關焦點

  • 浙江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臘八送祝福
    浙江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編者按:2018年1月24日,農曆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藉此殊勝日,鳳凰網佛教頻道邀請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為鳳凰網網友送祝福。文字實錄如下:鳳凰網的網友朋友們:大家新年吉祥!在丁酉臘八節來臨之際,我代表杭州靈隱寺兩序大眾提前向多年來支持和關心佛教事業的「鳳凰佛教」的全體工作人員、網友朋友們致以新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哈佛大學演講·都市快報
    北京時間9月5日上午8點-10點(當地時間4日晚8點-10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科學中心演講,演講主題是《佛教藝術與世界和平》。這是靈隱寺法師首次登上美國大學的演講臺傳播佛教文化。  光泉方丈此次率30多位僧人組成的講經團,應美國中華佛教會邀請赴美參加講經活動,展示中國佛教文化,跟美國佛教界交流。
  • 靈隱寺光泉方丈手書「乙未吉祥」送新年祝福
    2014-12-19 12:27:26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作者:楊曉政 陳欣 編輯:董良友   浙江在線12月19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 實習生 陳欣)兩個月前,就有微友在錢江晚報微信訂閱號「西湖曉蠻腰」後臺問:「去年曉蠻腰送過靈隱寺的新年年曆,我媽可喜歡了,大紅的年曆掛在客廳裡,喜氣得很。
  • 光泉法師榮膺靈隱寺方丈慶典法會隆重舉行
    光泉法師榮膺靈隱寺方丈慶典法會隆重舉行   10月8日,杭州靈隱寺隆重舉行光泉方丈升座慶典活動。
  • 杭州靈隱寺「戊戌臘八節講經傳供祝聖祈福法會」圓滿
    受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委託,本空法師以《最勝妙法供 實為報佛恩》為題,為大眾開示。臘八節,也稱為「法寶節」或「感恩節」。我們以感恩之情,感恩佛陀的出世,讓芸芸眾生有所依怙,讓我們有幸得聞佛法,了解人生真相,了解六道輪迴,從此不再迷茫顛倒。我們要學習佛陀,為求正道發深弘誓願,自覺覺他!
  • 杭州靈隱寺舉行法會慶典 光泉法師榮膺方丈(圖)
    接著看到的,是舉了香盤、提爐、燈籠、寶蓋的侍者;再其後,是光泉方丈了。  光泉方丈進了大雄寶殿後,我也跟到了大殿門口,遠遠地看香港意超長老為光泉方丈送位。一些站在門口的信眾,雙手合十,跟著殿裡的法師一起拜。  送位結束後,光泉方丈到藥師殿拈香、禮佛、開示。之後,就該去法堂升座了。這時,舉在隊伍前的「晉院」牌,也換成了「升座」。
  • 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以佛為媒弘揚傳統文化
    近年來,浙江杭州靈隱寺每到這個時節就會組織寺廟裡的師夫協同上百位居士熬製大量臘八粥,並施粥於市民回饋社會,喚起人們對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記憶。1月14日,記者來到浙江杭州靈隱寺專訪方丈光泉大和尚,光泉介紹,佛教本身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事物的傳播,文化是其根本,因此佛教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播應發揮更大的作用。
  • 中國多地寺院贈粥迎臘八 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
    而象徵泉南武風的南少林武術表演也同步上演,鐵頭功、五祖拳……  臘八節文化韻味比粥濃  李志全河南鄭州報導:河南嵩山少林寺在27日先後為民眾施粥10多萬份。方丈釋永信表示,寺廟施粥表達了佛弟子對弘揚佛法、接引眾生的方便,正在考慮將臘八節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希望社會各界能重視這一中國傳統節日,以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王晨陽在致辭中表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已經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高度依賴於人的傳承,因此,不斷加強能力建設,是擺在締約國和傳承群體、專家、研究和教育機構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 時訊|《周易》文化位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倒計時?
    而且,湯陰縣的努力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韓國政府肯定已經將《周易》列為本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去將《周易》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據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評定暫行辦法》規定,前兩次《周易》不能列入國家級名錄,肯定也有具體原因。
  • 新加坡小販文化被提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地時間1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召開第15屆會議,宣布新加坡小販文化等42個申遺項目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自2015年新加坡植物園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該國第二次申遺成功。
  • 靈隱寺除夕頭香取消了!附上杭州九大寺院燒香攻略
    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夥伴們有沒有嗨起來。西湖曉蠻腰順道打探了一下除夕夜燒頭香的事情。這也是咱杭州人的一大節目。確切的消息是——2015年2月18日除夕起至初六,包括靈隱寺在內的杭城九大寺院按照正常時間開放,寺院夜間不對外開放。
  • 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兜率天宮落成是中國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大和尚主持本次慶典活動,並且表達了對「兜率天宮」落成的祝賀。
  • 那不勒斯披薩手藝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能改變世界對披薩的看法嗎?
    近日,披薩故鄉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傳統披薩製作手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的那不勒斯人一整套的烹飪技法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和保護。一同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亞美尼亞的傳統舞蹈Kochari、蒙古傳統的聖地祭拜儀式、阿聯的詩歌表演、寮國的Kharen民族音樂等共計42個項目,從今往後,聯合國將為保護這些遺產採取相應措施,以防它們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記者:劉軍 羅永松報導)2020年12月8日,記者在海南三亞無意中發現,有人在呼籲社會共同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講。據了解,此人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
  • 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走進衡水中學實驗學校
    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走進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圖為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進校園啟動儀式現場。衡水中學實驗學校供圖河北新聞網6月10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為傳承非物質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今天上午,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戳腳」進校園啟動儀式在衡水中學實驗學校舉行。啟動儀式上,衡水中學副校長梁輝致辭。
  • 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研究
    摘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亟待保護和傳承的歷史饋贈,國家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一邊篩查確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邊也大力挽救許多瀕危的項目。因此,以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用鏡頭畫面保存這些漫長歷史演進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就變得非常重要。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開始試運行
    歷時四年建設、布展,2021年元旦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開始試運行,免費向觀眾開放。 新年伊始,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開始試運行。
  • 主題國 | 一起領略印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印尼。Wayang的意思是「影子」,在印尼曾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文化生活支柱,被視為印尼的國粹。時至今日,它仍然是許多宗教儀式和節日慶祝中的一個重要節目。2008年,哇揚戲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