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甄嬛沒有逼死宜修,後來會發生什麼?這道本該屬於《如懿傳》的腦洞題,竟然在《大秦賦》裡找到了答案。
《大秦賦》裡的華陽太后,與《如懿傳》裡的晚年甄嬛,都是由鄔君梅飾演的。兩個角色之間的共同點,僅目前已多達七處。
鄔君梅主演《大秦賦》
華陽與甄嬛,都是憑藉養子當上的太后。只不過華陽與秦王子楚在歷史上確實是養母子關係,而甄嬛與弘曆的養母子關係是杜撰的。
養子即位後,華陽與甄嬛都經歷了母子離心。華陽想要除掉被自己扶上王位的養子,而甄嬛這邊是養子先跟媽離的心。這一幕出現在《甄嬛傳》的大結局裡。
後來,華陽與甄嬛又共同面對了婆媳不和的問題。華陽看不上趙姬,甄嬛看不上青櫻(也就是如懿)。
華陽與甄嬛都喜歡用威脅的手段來達到目的。華陽用王位繼承權逼迫子楚娶了韓霓,而甄嬛則是用青櫻的性命逼死了宜修。
華陽與甄嬛在朝堂上的幫手都不太給力。華陽有羋宸,甄嬛有訥親,這兩個人後來都被皇帝給辦了。
華陽與甄嬛都成為了宮鬥的發起者。只不過甄嬛的手段更溫和,而華陽是直接發動了宮變。
最後一個共同點,就是這兩位太后都試圖通過給帝王送女人的辦法來攪渾池水,但結果都很打臉。
《大秦賦》羋華
這位羋華,就是華陽給嬴政送去的女人。她也是繼韓霓之後,華陽在後宮扶植的又一個代言人。
羋華與韓霓,都在成為了秦王的人之後,又成為了秦王的人。這句話並不是病句。
她們只當賢妻,卻不參與華陽的行動,讓華陽的兩次計劃都落了空。至少目前看是這樣的。
羋華在《如懿傳》裡也有一個對應角色,那就是舒妃意歡。她們都是太后的代言人,意歡的背後正是甄嬛,而且意歡也讓甄嬛的計劃落了空。
羋華與意歡的另一個相同點,就是她們都對帝王一見傾心,而且都用歌聲徵服了帝王。只不過,意歡唱得確實有點好聽,而羋華的歌聲就跟鬧著玩似的。
華陽不僅與甄嬛有七個共同點,甚至還跟宜修有兩點相同之處。
鄔君梅主演《大秦賦》
第一個相同點,就是她們的執念。
華陽太后的執念是,大秦的王后還是要由楚國女子來當。而宜修的執念是,烏拉那拉氏女子要世世代代當皇后。
第二個相同點,就是她們的結局。
華陽太后發動宮變失敗後,被兒子子楚下令「幽居華陽宮,不得王命不許出宮」。這直接對應了宜修「禁足景仁宮,非死不得出」的結局。
但區別還是有的。
相比禁足來說,幽居的概念更模糊。而「不得王命不許出宮」也要比「非死不得出」顯得更靈活一些。
因此,宜修相當於是被判了無期,而華陽更接近被軟禁。
按照《如懿傳》的劇情,如果甄嬛沒有逼死宜修,那麼皇帝本打算讓宜修遷居至瀋陽故宮。
按照《大秦賦》的劇情,如果甄嬛沒有逼死宜修,那麼後來的事也就顯而易見了。
霍建華主演《如懿傳》
盛京舊宮,就是瀋陽故宮,是大清入關以前的皇宮。
如果宜修被遷居到瀋陽故宮,那麼山高皇帝遠,行動自由方面要比在景仁宮裡強得多。
宜修被禁足景仁宮的時候,別說是宮門出不去,甚至就連殿門都出不去。完全是被鎖到屋裡的,跟監獄差不多。
而如果她到了瀋陽故宮,甚至可以享受到太后的待遇,只不過沒有名號而已。
再加上如懿在後宮地位的不斷提升,宜修如果不死,就會受到越來越多甄嬛對手們的暗中支持,她早晚還會重新成為甄嬛的對手。
所以,站在甄嬛的立場上看,早早除掉宜修是對的。
但如果站在《甄嬛傳》的角度上,或者站在「甄嬛如懿傳」這個IP的角度上看,晚年甄嬛從宮鬥的受害者變為宮鬥的發動者,青櫻的性格也發生了180°大轉變,這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所以,「甄嬛如懿傳」沒能成為「宇宙」,主要問題並不是宮鬥,而是核心主角自身的傳承感被破壞了,前後人設對不上了。所以,《如懿傳》裡只稱太后,卻不稱甄嬛,說明他們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
其實《如懿傳》可以有更好的辦法。
《如懿傳》裡的甄嬛與宜修
宜修的原型孝敬憲皇后,是在暢春園裡養病直至去世的。臨終前,她還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悉心照料,並無禁足,更無「非死不得出」。
如果《如懿傳》裡的甄嬛沒有逼死宜修,而是像皇帝設想的那樣,把宜修搬到瀋陽故宮去,那麼宜修就還是那個熱衷於宮鬥、權欲之心不死的宜修。
如此一來,晚年甄嬛也不必再肩負「宮鬥發動機」的重任,可以像她的原型崇慶皇太后那樣,安享母慈子孝的晚年。
與此同時,甄嬛作為上屆宮鬥冠軍,還可以充分發揮經驗優勢,對新一屆宮鬥起到未雨綢繆的預警作用,真正做到「哀家眼裡容不下髒東西」。
而青櫻,也可以用《甄嬛傳》裡沒什麼教養的樣子作為起點,但在甄嬛的教育之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可以母儀天下的人。
在這個思路下,晚年甄嬛依然會威脅青櫻去做一些事,但目的完全不同。甄嬛要用威脅的手段讓青櫻變好,變懂事。
最後,甄嬛依然是甄嬛,宜修依然是宜修,而青櫻卻從沒教養的青櫻變成了有教養的如懿。《如懿傳》也在傳承了《甄嬛傳》的基礎上,對「宮鬥」的內涵進行了升華。
可惜,這一切只是如果。
《如懿傳》陳婉茵
按照《上新了故宮》的講述,歷史上的「甄嬛」其實更像《如懿傳》裡的陳婉茵。
她在胤禛尚未即位的時候便進入王府成為格格,這一點與陳婉茵相同。
她在成為嬪妃之後的大部分時光裡被雍正忘記,只能獨守空房,這一點也與陳婉茵相同。
她並不是宮鬥冠軍,更沒有逼死宜修,而是母憑子貴,才終於熬成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