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黑 發布時間:
作者:劉小黑 發布時間:
芥末堆 10月18日訊 10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其中談到,未來,我國將為0~6歲兒童和中小學生進行定期視力檢查,並建立檔案,確保一期一檔。篩查頻率每學年不少於一次。
《指南》規定,我國將對0~6歲兒童和中小學生進行定期視力檢查,參照《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結果記錄表》,規範記錄檢查內容,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有條件地區可根據情況,增加眼外觀、眼位、眼球運動以及屈光發育等內容。
及時分析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狀況,早期篩查出近視及其他屈光不正,動態觀察兒童青少年不同時期屈光狀態發展變化,早期發現近視的傾向或趨勢,制訂幹預措施,努力減少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小學要接收醫療衛生機構轉來的各年度《兒童青少年視力檢查記錄表》等視力健康檔案,確保一人一檔,隨學籍變化實時轉移,並與中小學生視力檢查銜接。
中小學生視力篩查頻率每學年不少於一次。篩查單位應當在篩查結束1個月內,按照篩查技術流程圖反饋篩查結果,並提出精準預防近視指導或轉診建議。應當特別重視對近視兒童青少年的信息反饋和用眼衛生的指導;對懷疑遠視儲備不足(裸眼視力正常,屈光狀態雖未達到近視標準但偏離相應年齡段生理值範圍),有近視高危因素者,應當予以高危預警,重點幹預。同時,應當在1個月內將檢查結果反饋學校,內容包括檢查時間、檢查人數、分年級分班級的視力不良和篩查性近視率發生情況,並與上學年檢查結果進行比較。
《指南》規定,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媒體和其他社會團體等各界力量要主動參與建設視覺友好環境。
學校方面,要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
鼓勵課間走出教室,上下午各安排一個30分鐘的大課間。中小學校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開展近視防控等相關健康教育課程和活動,提升師生相關健康素養。
學校、家庭和社區共同努力減少兒童青少年長時間持續視近工作,採取多種措施,為兒童青少年提供相關條件,督促兒童青少年開展戶外活動。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