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虧112億!眾泰汽車遭遇生死劫,「永康首富」風光難再現?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因為「模仿」而出名的眾泰汽車,被網友戲稱為「山寨車王」。而眾泰汽車背後的舵主應建仁,作為永康首富,身家一度隨著眾泰汽車水漲船高。

如今,眾泰汽車因為接連虧損「披星戴帽」,昔日擅長資本運作的應建仁也不復往日風光。

近日,眾泰汽車(000980.SZ)發布2019年年報,巨虧112億元,一年虧掉了上市以來的所有盈利。曾經的「中華神車」跌落神壇。 年報發布後,眾泰汽車自6月24日開始「披星戴帽」,變身*ST眾泰。

截至6月24日,眾泰汽車股價1.69元/股,市值34.27億元,相比高峰時370億元的市值,眾泰汽車如今市值不及當年的十分之一。

五金廠起家的「汽車大佬」

曾幾何時,10萬塊錢買眾泰,就能開上保時捷,眾泰汽車也因此被稱為「保時泰」。網友調侃「我能不能開上保時捷,就看眾泰了」。

以模仿起家的眾泰汽車,也確實靠著模仿高端車打開了市場。而眾泰汽車背後的出謀劃策者則是浙江「汽車大佬」應建仁。

說起浙江的「汽車大佬」,繞不開兩個人,一個是應建仁,還有一個就是「汽車狂人」李書福。不同的是,如今李書福帶領吉利汽車越走越遠,而應建仁的眾泰汽車已經深陷困境。

2019年眾泰汽車巨虧112億元,同比斷崖式下跌1499%。 即使虧成這樣,會計師事務所依然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還有董事稱財務數據「不保真」。

圖片來源:眾泰公告

財務報告無人背書背後,眾泰汽車早已身處「水深火熱」—— 車型停產、供應商貨款逾期被起訴、員工薪資逾期未支付、銀行帳戶被凍結……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致電眾泰汽車欲了解詳細情況,不過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而對眾泰汽車業績巨虧作出過半貢獻的則是巨額的商譽暴雷。 112億元的虧損中,僅商譽減值就達62.58億元。 這還要從應建仁「左右倒右手」的資本遊戲談起。

1962年出生的應建仁,高中畢業後,本會和祖輩一樣以打鐵為生,結果卻陰差陽錯,投身創業潮。1992年,應建仁在外打拼多年後開始創業。

永康市以五金出名,於是應建仁拿著借來的8萬塊錢,在有4臺衝床的小作坊裡,創辦了一家五金廠,生產汽車衝壓件和模具,這個五金廠也成為鐵牛集團的雛形。

1996年,應建仁與妻子應美兒共同創立了鐵牛實業。2003年開始,應建仁和幾個親戚籌集300萬元,買了一條汽車生產線,成立了眾泰製造,由應建仁的兩位外甥負責具體的事務。如今,眾泰汽車的董事長金浙勇就是應建仁的外甥。

因為趕上了汽車發展的黃金期,眾泰製造很快便成為鐵牛集團一塊重要業務,於是開始謀劃上市。

就在眾泰製造發展的同時,應建仁也瞄上了資本市場,先後買下上市公司金馬股份和銅峰電子(600237.SH)。 至此,應建仁開始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

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11月,應建仁正式啟動「借殼」計劃。金浙勇成立了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永康眾泰」),後者被裝入了眾泰製造和眾泰新能源這兩塊重要資產。

在應建仁的運作下,實際資產22億元的永康眾泰,最後以116億元的價格賣給了上市公司金馬股份,成為今天的眾泰汽車。

同樣是在2016年,鐵牛集團借銅峰電子增資擴股之機,成功入主,並在後續三年時間,逐步鞏固了控制權。

「鐵牛系」的資本布局漸成。不過,在眾泰汽車「借殼」完成後,裝進去的商譽逐年減值,到2019年,62億商譽暴雷。

從一車難求到」一車難賣」

商譽這顆隱形的雷之外,眾泰汽車真正的問題是銷量「難產」。

眾泰汽車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山寨」的標籤。 眾泰的王牌產品-T600,模仿大眾途銳;2016年末,眾泰推出的SR9,又因為外觀與保時捷Macan高度相似,被稱為「保時泰」,一度火爆到一車難求。

圖片來源:眾泰汽車廣告

從市場表現來看, 2014年至2016年,藉助高仿車型的熱銷,眾泰汽車的銷量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2014年銷售16.6萬輛,同比增長23.8%;2015銷售22萬輛,同比增長33%。

2016年,在以逾百億元的交易對價,成功裝入上市公司之後,眾泰汽車很快躍入大眾眼帘,汽車銷量超過33萬輛,同比增幅高達50%,這也是眾泰汽車史上最佳成績。

因為銷量猛增,眾泰汽車被稱為「中華神車」。隨後2017年,上市公司淨利潤達12.56億元,同比暴增超十倍。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然而,眾泰汽車的發展,政府補貼作用功不可沒。 2014年到2016年,眾泰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分別為4.43億元、11.41億元和15.51億元,分別佔營收6.69%、8.3%和6.89%。

不過,到了2017年,依賴補貼的日子結束了,眾泰汽車也未能實現產品力和質量的突破,「山寨」不再被歡迎。 這一年,眾泰汽車在連續5年增長後銷量首次下滑,新車銷售約為31.7萬輛,同比下降4.8%, 而彼時眾泰 定下的銷售目標是40萬輛。

此後,眾泰汽車銷量一路下跌。2018年新車銷售23.31萬輛,同比下滑26.23%;2019年僅售出2.1萬輛汽車,相比2018年跌幅達到86.29%。

銷量不濟,業績開始滑坡。 眾泰汽車2018年實現營收147.64億元,同比下滑29%;淨利潤8億元,同比下降36.34%;2019年實現營收29.86億元,同比下滑79.78%;虧損112億元,同比下滑1498.98%。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與此同時,進入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補貼退坡、沒有滿足國六標準的車等多種壓力下,眾泰汽車陷入了停工危機。同時還有大量上下遊供應鏈欠款引發的討債風波和官司不斷。

5月29日,眾泰汽車湖南基地停產一年的通告再次引爆眾泰危機。

眾泰湖南基地原為江南汽車所有,2007年眾泰收購了江南汽車,目前在長沙和湘潭分別有一個基地。不過有調查稱,長沙基地去年起就已大量閒置。

早在4月份,眾泰汽車還因為員工集體討薪登上頭條。在當地部門的敦促下,眾泰回應稱,6月底前結清2019年工資,公司運營正常後補發2020年工資。

去年永康市政府曾出面,讓眾泰汽車獲得30億元的銀行貸款,不過對於巨虧的眾泰汽車而言,似乎也杯水車薪。針對資金壓力, 眾泰汽車表示,2020年擬向銀行申請不超過75.5億元的綜合授信循環使用,藉以渡過難關。

補貼退坡,大環境不好固然是眾泰汽車陷入如今窘境的原因所在。不過,市場也質疑眾泰汽車是鐵牛集團在資本市場的「操盤工具」。

「蛇吞象」背後的資本操作

2016年,眾泰製造借金馬股份上市,借殼方案顯示,金馬股份欲通過發行股份+現金的方式,收購永康眾泰。

彼時,永康眾泰淨資產價值約為22億元,卻給出116億元的超高估值,增值率高達429%。 而收購方金馬股份當時的市值僅為32億元,因此這項收購也被譽為「蛇吞象」。

圖片來源: 眾泰官網(重組更名現場)

2017年6月,金馬股份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儀式」,正式更名為「眾泰汽車」,成功借殼上市。

事實上, 當年這筆116億元的巨額收購,趕上證監會出臺「史上最嚴」的「借殼」規定,嚴防上市公司控制權易主,應建仁的「借殼」方案撞到了槍口。

於是,應建仁改變收購方案。鐵牛集團本來是金馬股份的控股股東,在原來的收購被叫停之後,鐵牛集團用60億元收購了金浙勇手上永康眾泰的股權,最終成為控股股東,合計持有永康眾泰57%的股份。

這也意味著,鐵牛集團成為永康眾泰和金馬股份的控股股東,那麼將永康眾泰裝入金馬股份,就不構成借殼上市。

避開「借殼」之後,金馬股份依舊以116億元的估值購買了永康眾泰,隨後眾泰汽車市值一路飆升到290億元,是「借殼」前的10倍。

事實上,當時收購方案消息一出,便引來了深交所的問詢,深交從收購價格之高等多個方面做了問詢。畢竟,此前吉利收購沃爾沃也才花了約100億元。

重組成功讓應建仁大賺一筆,成為永康地區的首富。2017年,應建仁、徐美兒夫婦憑藉140億身家榮登胡潤百富榜。

隨後,2018年3月,鐵牛集團以1.1億元的價格拍下永康市一塊14.6萬平方米的土地。 3個月後,鐵牛集團以2.7億元將這塊地轉讓給了眾泰汽車,鐵牛集團從中賺走1.6億元。 市場因此質疑鐵牛集團借圈地來「掏空」上市公司。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眾泰汽車如今的困局,放在整個汽車行業也並非個例。隨著國家政策逐步放開汽車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汽車行業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了,特斯拉在中國獨資建廠,大眾汽車投資江淮汽車發力新能源。未來,乘用車和商用車等領域的股比限制或許也會逐步放開。

中國的汽車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殘酷。披星戴帽的眾泰汽車是否還有逆風翻盤的機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五金城「永康首富」跌落神壇 眾泰母公司鐵牛集團正式破產
    網傳許久的眾泰汽車母公司破產消息,也終於被坐實!12月23日,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據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
  • 金華國資委15億投資存疑 眾泰汽車「生死劫」未解
    據上述接近眾泰汽車的知情人士稱,浙商銀行、永康農商銀行等四家銀行向眾泰汽車發放的30億元貸款已於上個月到位。對於近期處於輿論焦點和深陷自身困境的眾泰汽車而言,這無疑是一針強心劑。恢復生產還要開發新品眾泰汽車2019年半年財報(截圖來源於眾泰官方)有媒體此前報導稱,30億資金到位後將用於眾泰新車型的投產、新產品的研發以及核心技術投入等項目。
  • 兩位首富倒下!力帆公子坐擁上億豪車,眾泰巨虧112億面臨破產
    同年,出生於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應建仁,借來8萬元創辦了長城機械五金廠,從事小五金產品的生產。會計出身的他,只用了4年時間,就組建浙江鐵牛實業有限公司,業務範圍擴大到汽車配件、鈑金件等,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供貨。而這,正是眾泰汽車的前身。
  • 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破產了!
    華車網獲悉,12月23日晚間,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2020]浙 0784 破 11 號之一),據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 30億資金剛剛到帳,金華市欲加碼15億入股眾泰?
    據知情人士透露,眾泰將獲金華市政府15億資金入股,這批資金將用於眾泰汽車新車型投產、新產品研發以及核心研發技術投入等。此前也有網絡媒體報導,金華市國資委計劃投資15-20億入股眾泰汽車,以求企業不斷壯大和可持續發展。
  • 1年虧損112億,創始人卻早已套現離場
    1996年,應建仁夫婦成功創辦鐵牛實業。當時正值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上升期,應建仁乘上東風。企業規模擴大後,應建仁的業務開始覆蓋汽車衝壓件及模具、電子元器件、房地產、汽車等行業。2003年,應建仁夫婦先後收購了兩家空殼公司,開始向汽車生產領域延伸。當時,正是汽車製造業的黃金時代。應建仁從臺灣引進了一條先進的生產線,創立了眾泰汽車。
  • 欠薪長達8個月,員工流浪「打零工」為生,昔日「神車」生死難卜...
    他們將事件的源頭指向汽車大佬應建仁債務危機引發的連鎖衝擊波。白手起家的應建仁,堪稱浙江「明星企業家」,旗下的鐵牛集團,手握*ST眾泰(下稱:眾泰汽車)和銅峰電子兩家上市公司。為何當地人將稅務部門查稅與應建仁聯繫在一起?鐵牛集團正在遭遇一場怎樣的危機?對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前往漩渦中的永康進行了實地探訪。
  • 雪上加霜 眾泰汽車母公司被裁定破產
    12月23日晚,*ST眾泰公告稱,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2020]浙 0784 破 11 號之一),宣告鐵牛集團破產,這意味著眾泰汽車的大股東已名存實亡。
  • 嚴重資不抵債、缺乏挽救可能,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
    記者 | 侯卓鎧112月23日晚間,眾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2020]浙 0784 破 11 號之一),據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
  • 鐵牛集團正式破產,眾泰汽車繼續停產
    資料顯示,鐵牛集團最早成立於1992年,主營業務包括汽車整車製造銷售、汽車關鍵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房地產開發及投資經營等,旗下有安徽銅峰電子和眾泰汽車兩家上市公司。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當前鐵牛集團為眾泰汽車第一大股東,持有眾泰38.78%股份。
  • 華晨之後,眾泰倒戈?旗下子公司被清算,離破產還遠嗎?
    12月9日晚間,眾泰汽車發布《關於全資二級子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公告,公告內容稱,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泰汽車")近日收到浙江省永康人民法院(下稱"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獲悉永康法院裁定受理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下稱"眾泰製造")重整。
  • 眾泰汽車「倒」在了這個冬天,創始人應建仁卻套現離場?
    一位是出身於永康的應建仁,另一位是來自台州的李書福。後面的故事大多人都已知曉,李書福執掌下的吉利,通過全球化的兼併重組,正成為中國品牌中的佼佼者;而應建仁一手打造的眾泰汽車,卻在競爭愈發激烈的車市中日漸邊緣化。
  • 「已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眾泰被銀行告上法院
    (*ST眾泰公告)2019年8月,眾泰汽車曾在電話會議中透露,拿到了一筆由浙江永康農商行其中浙江永康農商行向眾泰提供了1.5億元貸款,合同約定貸款年利率為4.35%,貸款期限為首筆貸款資金提款日1年的期間,眾泰應該在貸款期限結束前,清償所欠的全部債務。而浙江永康農商行發放貸款後,眾泰應支付利息至2020年3月20日,且貸款於2020年8月14日到期。
  • 300億巨虧:眾泰汽車樂視網等5顆大雷集體引爆!56萬股民無眠
    眾泰汽車曝出60億商譽減值,虧損金額達60-90億元;萬達電影商譽減值45-55億元;樂視網更是踢爆113億巨虧,退市幾乎板上釘釘;此外還有*ST中絨、飛樂音響虧損在10億元以上。中國基金報江右今日A股漲勢如虹,但對爆雷股的股民來說,今夜卻是「關燈吃麵」。眾泰汽車、萬達電影、樂視網等,雷聲爆不停。
  • 山寨「保時捷」巨虧百億,員工放假一年,鼓勵主動離職
    預虧幅度再跳升 之前的業績預報已經虧得心驚,沒想到,眾泰汽車還能再拍一拍大家的心臟。 6月18日晚,眾泰汽車發布公告,2019年業績預計將虧損108億-115億元,同比下降1450% - 1538%。
  • 研究總院無期限放假、子公司相繼破產 眾泰能熬過這個冬天嗎?
    進入12月以來,眾泰汽車曾發布兩次公告,根據公告內容,眾泰汽車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眾泰汽車全資三級子公司杭州傑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全資二級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整。值得一提的是,與力帆不同,儘管眾泰曾公開招募投資人,但至今至今並未有「白衣騎士」獻身。
  • 眾泰汽車回應:金華注資尚無確切消息 後續將繼續融資
    該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金華市國資委計劃投資15億-20億元入股。該批資金將用於眾泰汽車新車型投產、新產品研發以及核心研發技術投入等。對於金華國資委入股一事,財經網採訪了眾泰汽車。眾泰汽車表示,對於金華市國資委注資入股一事,「目前尚無確切消息,相關情況我們會進行了解」。
  • 懸崖邊的眾泰:銷量陡降、供應商逼債、經銷商退網,30億現金貸能否...
    《財經》記者了解到,眾泰汽車共有68萬輛汽車的產能,但2018年實際年產14.3萬輛,產能利用率僅兩成。 員工少了,永康總部卻來了好些不速之客。 「今年經常有人來眾泰要錢,」計程車司機李師傅感嘆道,「眾泰門口經常有人拉橫幅,供應商和員工都有,經銷商也來鬧過的。」
  • 又一家企業被曝欠薪,系眾泰汽車合作夥伴
    天眼查信息顯示,騰駿汽車成立於2016年12月21日,註冊資本11.5億元,經營範圍包括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和維修汽車及發動機和零部件;精密模具生產和銷售;自營或代理一般經營項目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2017年,騰駿汽車先後以2730萬元和4568萬元競得貴港市產業園區石卡園沿江大道與進港三路交匯處西南角2017G-11和2017G-33(宗地號)地塊。
  • 「山寨大王」眾泰汽車家族即將全軍覆沒!
    同時,眾泰汽車要求在放假期間,安排人員做好技術數據等資產的安全保護工作。隨著研究總院的這一則放假通知,也意味著在公司經營困難下,眾泰汽車研發業務不得不停止。此前,眾泰汽車生產製造方面已基本停產。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眾泰汽車合計生產汽車只有574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