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NBA是籃球最高榮譽的殿堂,能進入NBA的大家庭並且拿到一份保障性合同,已經說明這名球員在該位置上面的特殊性。但是想在NBA獲得足夠的出場時間或者打主力,作為一名黃種人,又是中國運動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姚明為什麼能成功,其實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剖析。
1、NBA的中國市場
對於中國籃球來說,姚明是中國歷史上的籃球第一人。有姚明的中國隊至少奧運會前八,在亞洲更是常年第一。對於NBA來說姚明就是NBA在中國的一面旗幟,它成功了進入了中國市場,NBA中國市場的市值五年翻三番平均達16.5億美元。
2、姚之隊的運作
對於國內球員來說,體育經紀人這個概念目前還沒有完全得到普及,但是在美國,每一名職業運動員都有自己的經紀人,而經紀人要做的就是保障自己的運動員可以的到更大的保障合同而從中抽取薪酬。2002年6月,在姚之隊的努力下,姚明成功登陸NBA,並與休斯敦火箭隊籤下了為期4年、總額1780萬美元的合同,是NBA歷史上金額最高的新秀狀元合同。
3、良好的時機
在回到NBA當時的環境下,湖人的OK組合已經拿下了三連冠,很多球隊都試圖以湖人的魔術培養出新的OK組合。在取得CBA冠軍之前的那一年,姚明在國際賽上嶄露頭角。2000年雪梨奧運會,姚明和美國夢之隊四隊有過交手,在同年的ESPN大獎上,姚明成為ESPN的最具潛力運動員獎。1998年,18歲的姚明在美國的耐克訓練營上打爆了2001年榜眼秀泰森—錢德勒。為了培養新的OK組合,和遏制奧尼爾在聯盟中的存在,以及開發整個亞洲地區的市場,火箭對姚明也是多方面考察。最終火箭也看中了姚明,在加上火箭隊當時已經有了一個外線核心弗朗西斯,火箭隊的建隊方向已經很明確了,姚明的加入會是讓火箭成為新的西部強隊。就這樣,姚明在首輪被火箭隊選中,成為了第一個外籍狀元。
4、球員的自身天賦和努力
姚明的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父親姚志源身高2.08米,曾效力於上海男籃;母親方鳳娣身高1.88米,是70年代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良好的基因給了姚明非常強大的籃球天賦,但更多的還是靠著姚明後天的努力。我們每個人的腳底骨共有25到26塊。但是姚明的左腳內連鋼板帶鋼釘一共有28枚,也就是平均每塊腳底骨上至少有一根鋼釘。多年以來,姚明就是踏著大量的鋼板和鋼釘在賽場上浴血奮戰的,這樣的職業精神實在讓人感到欽佩。
反觀姚明之前踏進了NBA的大郅、大巴,到後來的孫悅、阿聯,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有成功,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尤其是中國第一人王治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原因,在這裡就不一一說了。
所以說,只有姚明可以打入主力,進入全明星賽了。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