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教學日記>正文
淺談布貼畫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2011-10-18 16:15
來源:長葛市實驗幼兒園
作者:趙松茹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俗稱布貼畫,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還叫撥花。即將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變廢為寶,創造生活中的美。
布貼畫近日也走進了我們幼兒園,我認為布貼畫在幼兒教育中起著其他製作材料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簡單歸納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美德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了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輔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幼兒園裡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裡人去燈不熄、食堂裡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勤儉節約是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布貼畫的製作材料恰好就是生活中我們棄之不用的布角料,孩子在收集布角料的過程中,還沒有什麼感受,而一旦我們將這些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製作成一幅幅精美的圖畫時,孩子們就會感到很神奇,而一旦這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出自孩子們自己的雙手時,孩子們更會感到這些布角料的神奇。變廢為寶是布貼畫的特色,而收集整理布貼畫的製作材料本身就是對幼兒勤儉節約好習慣的培養。
二、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變得更聰明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這說明大腦與手之間有密切的關係,科學研究證明,手的活動與精細的動作可以刺激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同時活動中樞又能調節手指的活動,神經中樞和手指交互地互相作用,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及其功能的完美。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兒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上」。心理學家也一致認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這說明動作的發展多麼重要,在人的智能結構中,動手能力是一種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學習能力,幼兒的許多知識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動中學會的,其思維也是在操作活動中逐漸發展的,布貼畫的製作不僅要求幼兒先在紙上繪出美麗的圖案,而且要求孩子們運用剪刀,將布塊剪成合適的圖形,然後用雙面膠或膠水加以粘貼,其操作過程較難掌握,這就要求孩子細心認真,不僅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培養了幼兒做事認真細心的好習慣,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三、提高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幼兒對色彩的認識和發現,一是來自對生活的直接觀察,如:紅蘋果、紅蘿蔔、藍天白雲,凡是見過的用過的都會形成色彩印象,這種色彩印象是最牢固的,最深刻的,也是最接近真實的。二是通過臨摹、觀看美術作品而獲得的間接的色彩印象。如:原野山川、晨暉晚霞、春光秋豔、霓虹夜色、奇禽猛獸等複雜的色彩變化,多是通過圖片資料、影視圖像等感受渠道,慢慢形成了色彩的記憶,成為塗鴉的依據。三是兒童的塗繪進入畫境興致時,教師和家長給以必要的傳授、指點和指示,這樣久而久之也會在兒童心理上強化感知力,積澱比較豐富的色彩知識。
布貼畫的製作過程要求孩子在進行構圖布局時,不但進行基本的色彩搭配,而且要對布料的質地、花紋、色澤進行比較、參考,最後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不但使幼兒受到美的教育,美的薰陶,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而且提高了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和搭配的能力。
(責任編輯:李靜)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