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道白皮書發布會率先在廣州舉行,南方財經全媒體進行了全程報導。今年白皮書分成五卷:美研理工卷,美研文商卷,美國高本卷,大英國協卷,日本卷。
天道集團四位學霸級高管:總裁石凌空(喬治城大學MBA)、副總裁唐醒鶴(卡耐基梅隆大學MBA)、助理副總裁兼美日事業部總經理肖磊(清華大學本科和碩士)、董事總經理兼專業合伙人嶽琨(清華大學本科,愛丁堡大學碩士)同時蒞臨廣州,共同出席了白皮書發布會,發布了天道集團的發展戰略,疫情下的出國形勢分析,2020年主流國家留學分析。
2020的留學申請季大幕已經落下,對中國留學生群體來說,仍舊存在不確定性的全球疫情和大國關係等挑戰,重重顧慮加身,未來留學與否、如何留學正在面臨更多考慮因素。
近日,天道教育發布《2020中國學生留學申請現狀及趨勢白皮書》,解讀了中國學生海外留學申請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天道教育董事總經理馮詩蘊直言:「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去談論海外留學是需要勇氣的。」
白皮書顯示,受疫情和政治等因素影響,留學申請已發生顯著的地域性變化。在前段時間的申請季裡,中國香港地區申請數量急劇下降,一些申請人臨時更換留學目的地,對GMAT和GRE分數要求相對靈活的英國變成一大選擇,由於申請人數過多,英國的商科項目甚至陸續提前關閉。同時,因為中美關係,部分家庭不太看好美國籤證和就業形勢,決定先申請其他英語國家。且疫情前後的申請難度也出現兩極分化,疫情前招錄標準居高不下,但在疫情期間錄取標準明顯降低。
留學目的地選擇的切換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關於參與全球流動國際學生的最新統計數據:選擇赴美留學的國際學生佔19.4%,其後國家依次為英國(10.3%)、澳大利亞(6.2%)、法國(5.7%)、德國(4.9%)、俄羅斯(3.4%)、日本(3.4%)、加拿大(3.4%)、中國(2.4%)、義大利(2.4%)。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2019年度《國際教育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8到2019學年中,美國國際學生人數達到1095299人,創下歷史新高,連續第四年超過100萬。國際學生佔美國高等教育總人數的5.5%。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8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47億美元。
其中,中國依舊是赴美留學第一大國。根據美國《國際商業時報》報導,有90%資產超過1億元的中國富人計劃將孩子送到國外。2018至2019年間,中國大陸學生留美總人數為369548人,同比增長1.7%,佔國際學生總數的33.7%,其中本科生有148880名,研究生有133396名。其次是印度,留美學生人數佔國際學生總數的18.4%;韓國排名第三,留美學生人數佔國際學生總數的4.8%。中國留學生總數大約是印度學生的2倍和韓國學生的7倍。
而英國作為國際學生輸入第二大國,近十年來,歐盟國家赴英留學人數僅有小幅增長,非歐盟國家赴英留學為更大的推動力量,尤其是中國。據統計,2019至2020學年在英國高校註冊的中國留學生高達10540人,是位居第二的印度留學生總數的5倍。在英國留學的每5名國際留學生中,就有1名中國學生;每3名非歐盟國家留學生中,就有1名中國學生。
天道教育創始人石凌空此前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預測:
「疫情會導致留學市場需求在一兩年內的小幅下降,估計會有20%的下降,其中美國下降會最多,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也會出現小幅下挫,英國有可能保持平穩,日本可能略有增加。」
天道教育日本事業部總監鄧利冬表示:
「從近些年的在日留學生增長數據來看,2014年在日中國留學生人數是94111人,到2015微微增長到94399人,但是從2016至2019年的在日留學生人數分別是98484人、107260人、114950人、124436人來看,增幅穩定,預測未來能突破15萬人,穩居中國5大留學目的地國之一。」
計算機類留學申請首次超越商科
白皮書數據顯示:在攻讀專業的選擇方面,STEM依舊是熱門專業,工程專業就讀人數較去年減少0.8%,不過依舊佔到總人數的21.1%。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就讀人數同比上升9.4%,超過商科排名第二,佔到總數的18.6%。商科雖然依舊是留學生的熱門選擇,但是同比下降了7.1%,位居第三,佔總數的16.6%。這印證了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同屬STEM大類下的工程、數學和計算機等專業熱度持續。
但今年的美本申請,無論是就讀美高還是國內高中,選擇計算機科學或者工程類專業的申請人,錄取情況普遍不太理想,並有波及到數學、物理等專業的趨勢。以華盛頓大學為例,在今年的錄取新生信息發布會上,校方表示:超45000人申請,其中申請計算機科學的人數將近12000人。而實際錄取情況是:本州學生280人,外州及國際學生共計60餘人。這意味著華盛頓大學本科計算機專業錄取率只有2.9%,幾乎與哈佛大學的本科錄取率相當。
一方面,這與專業本身對學術背景、標化成績、競賽獲獎等經歷的要求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川普目前的對華政策、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競爭的大環境有關。
疫情衝擊下,美國高校相應面臨財政危機,但第59屆總統選舉在即,川普打中美關係牌,部分政策直接影響正在或準備異鄉求學的中國留學生。
這些政策已受到美國本土高校的反對與抨擊。
天道教育集團助理副總裁肖磊透露:
「理工科博士已經成為赴美的行政審查重災區,籤證官常會考慮申請者所讀專業是否有軍事應用的可能,尤其是與實驗室有聯繫的博士和訪問學者,然而由於籤證官本身背景是文科,申請者常常需要補充材料甚至留檔,申請者為了降低申請材料敏感性往往煞費苦工。 」
高等教育產業危機下的赴美留學
支撐美國高校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經費主要來自於——聯邦政府的撥款、校友和個人捐贈以及學生學費。其中,國際生的學費是一項主要收入來源。受疫情影響,學校受到的經費撥款和資助減少,美國國內家庭和學生選擇延遲入學或暫時放棄讀書計劃,國際生也因為安全考慮傾向於選擇遠程學習,延遲入讀或者國內就業。美國的高等教育遭受財政危機,全美已有超三分之一的大學出現了財政赤字,更有某高等教育貿易組織預測,疫情將給全美高校造成23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而美國高校的博士項目大部分給錄取者提供全額獎學金,根本上是學校在篩選未來5-8年的學術合作夥伴並支付相應報酬,這一點與碩士研究生項目完全不同。受疫情和全球經濟影響,支持學術研究的項目經費也面臨問題。據了解,已經有部分靠企業經濟收入來支持的科研項目,從以往的一次性獲得3-5年的科研經費支持,改為經費逐年確認方式。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讓這些企業紛紛縮減開支,謹慎支出。
對於2021年的美國留學理工科申請,天道教育發布的白皮書預測會出現三個特點:
第一,為了緩解疫情造成的財政損失,美國高校會適度擴大碩士項目招生規模;
第二,博士申請,特別是和工業界結合緊密的博士項目申請難度將會增加;
第三,具有數據挖掘,統計分析以及數學建模等背景的申請人會更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