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寫給母親們的信 ——教育的要點在培根

2021-02-27 曼宇文化

一封寫給母親們的信 ——教育的要點在培根

一封寫給母親們的信

——教育的要點在培根

郭曼宇

尊敬的母親們:

你們好!

家庭教育中,母親的教育較之父親更加重要,尤其未成年階段,母親肩負開啟兒女一生幸福之門,並扶持兒女走向人生幸福路徑之重任,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然而如何可以將這責任擔負好,令自己和孩子的人生不留太多遺憾,卻是眾多母親難以調理通順的事。由此我想寫這封信,與母親們探討關於「教育的要點在培根」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一旦汽車的方向盤朝向偏離正常軌道,使勁加油會導致的結果是什麼——汽車的這個方向之把握,就好比人生教育之培根。而人生教育之根本,在於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做人做事之理念,並引導其反覆實踐而最終內化為其品德與個性。而我們目前的教育,就與這汽車方向有誤卻一味盲目的加油相似之極!具體論述下面展開,一己之見,也許有幸與您有所用處;若無用,唯深表慚愧!

縱觀古今中外歷史上許多成功母親之教子經歷,不難發現,偉大的母親們總有三樣東西是我們所不及的:

其一、她們有一雙可以回顧歷史並看清未來的慧眼——她們的教育,不會拘泥於當下的社會,不會追隨於當下的風潮,而是以古往今來最切實之社會所需為原則;

其二、她們有一顆可以安分、足以安分的心——她們有足夠定力,絕不在教育子女的路上好高鶩遠、盲從攀比、盲目攀登,絕不將自己本我的慾念強加於孩子身上,她們知道因材施教,知道順應孩子天性來培育養護之;

其三、她們有不一般的勤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她們願意費很大心血,許多精力以培養並完善孩子之本我天性,即養護兒女之最基本個人生活能力和應對社會生活的綜合素質,使之自然天成,使之可以有足夠力量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成為「有德有為之才」。

反觀歷史,由母親們教育之根基理念不同而延展著的歷代無數教子之功過以事實證明著一個結論:無論生逢何時,無論人生兒時曾經歷過怎樣的輝煌抑或磨難,生命的最終結論是——「有德、寬德、厚德」之人士,方可長遠立足於社會激烈的競爭。甚至社會的競爭與發展進步,就是由一群「有德、寬德、厚德者們」所創造並掌控,掌控並繼續創造——用現在的話說:「他們是制定規則的人,是譜寫歷史的人。」

那些眾所周知的事例就不一再贅述,但從歷史啟發可見之端倪卻要強調:教育之根本所在,絕不在技能,絕不在分數,而在培根。我們必須承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們未來生存之依託;分數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個人學習後的分析、總結、提煉成果的能力之提升的評判標準。但這二者,絕不是重要到可以決定人生之分量的因素。而相反駕馭這二者的,恰是人之為己(即健全自己),人之做人,人之做事的綜合素養。也就是說,對兒女進行「培根教育」所產生的能量,是駕馭技能和分數的力量。人生只有擁有這樣的能量才可能出現美滿的人生。這個能量,就是開車人先辨別清楚方向,把握好方向盤之根本所在。而技能和分數就是油路以及油箱裡的油了。

近年來我們苦於教育體制的「分數人格化取向」之嚴重。幾乎是全社會盲目地以分數作為評判孩子一切的唯一標準。母親們不得不一股腦的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分數教育上,生怕所謂的「輸在起跑線上」這種悲劇發生於自家兒女身上,於是一窩蜂的各類關於分數的培訓班爆滿,孩子們疲於奔命在所有分數裡惶惶不可終日.而與此同時,我們嚴重放鬆了對孩子進行「培根教育」。殊不知,這恰恰是本末倒置的——其結果是「考好了分數,考輸了了人生,」母親們用自己濃濃的愛,扼殺了兒女們的人格成長,德行成長,個性情趣成長,甚至是基本的個體人的存在性成長。我們親手重錘孕育著一代又一代(從80後至90後,再至00後開始,這一現象我們不得不思考)啃老族和精神侏儒症患者——許許多多的孩子們身體大學畢業了,心智和生活能力卻停留在少年期!

今幸得「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中,有深刻的對於當今教育體質改革走向問題和政策變化的內容,這些內容,無疑讓已然甦醒的教育佔線的工作者們,讓那些分明知道自己對子女的教育方向幾方法存在問題,卻又擔憂不全面全力顧及分數,會毀滅孩子前程的母親們看到了教育之希望!現我摘錄《決定》之相關部分在下文,並將主要精神以下劃線標註,以饗讀者:

12月17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後教育領域以改革推動發展、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增強活力的總體思路,也明確提出了今後工作的攻堅方向和重點舉措。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

《決定》提出: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部長解讀:

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那麼,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

《決定》字裡行間深深寄託著對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進程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賦予立德樹人以深刻理論內涵和全新時代特徵,意義非常深遠。今後教育領域的所有改革,都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和幫助學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礎、端正政治立場和前進方向、砥礪品德陶冶情操、激發歷史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成長成才與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緊密相連。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本質要求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盡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決定》提出:

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部長解讀:

把中小學生從過重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

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宏觀政策要求細化為學校教育的具體安排,把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從過重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使其騰出更多時間探究思考、加強鍛鍊、了解社會、參與實踐。

有利於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決定》提出:

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註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部長解讀:

我國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系統性綜合性最強的一次改革

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以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進展。考試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相信這一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再跟進系列配套政策,將是我國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系統性綜合性最強的一次改革,將顯著扭轉應試教育傾向,更加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維護社會公平,彰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理念,為億萬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選擇和成長途徑,搭建符合基本國情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決定》提出:

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

部長解讀:

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

促進教育公平,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條件下,我國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狀況有待改變。

促進教育公平,需要循序漸進和制度創新,既要把促進公民受教育機會公平擺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還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這些都將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著力點。

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

《決定》提出: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

部長解讀:

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

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決定》專門就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行具體部署,必將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創造良好外部環境。《決定》還提煉出教育管理和辦學體制改革要點,大的方向就是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係,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決定》提出的系列改革舉措,關鍵在於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通過建立「管辦評分離」制度,明確各級政府責任,推進學校分類管理,規範學校辦學行為,發揮社會參與作用,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範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政府將更多運用法規、規劃、標準、政策、公共財政、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和支持學校發展。

《決定》提出:

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部長解讀:

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

《決定》提出的極具創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要求各級政府因地制宜採取多樣化政策措施,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進入教育領域,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發展,並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尊敬的母親們!從《決定》的字裡行間不難看出,教育體制所存在的問題,我們政府將會多麼深刻地進行改革。如果您有認真閱讀,反覆琢磨,就會發現這裡面飽含著對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法之改變迫在眉睫的呼喚!社會的發展已經對近幾十年來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不可抗拒的要求,整體的改變必將帶來的風暴是——一部分家長觀念迅速調整,方法迅速跟進,適應形勢,帶著孩子迎風而上,創造美好人生藍圖;一部分家長則難以取捨而觀望、甚或停滯不前,繼續囿於一隅陷入僅僅關注分數的爛泥攤裡,最終嚴重製約孩子的綜合素質成長,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

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化和繼續擴大,正在縮小的世界各國之間的差距,這種進步,必將帶來更加深刻的人才的需求之變化,我們的政府正是看到了這樣的變化,才對教育體制進行深入改革。作為母親,我們的觀念也務必及時改變,務必及時進步,務必與時俱進,甚至務必超前進步,才能夠讓我們的教育足以引導子女的人生少走彎路,不走彎路。

當然,不管社會變化成什麼樣子,人才需求的根本依然是「有德、寬德、厚德」且「博學多才」的人,絕不是僅僅會考試的人.

母親們,這一現實我們是不是有必要進行深刻徹底的思索呢?

山西省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

山西曼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9日

相關焦點

  • 一封兒子寫給母親的信(字字錐心)
    這是一個兒子寫給母親的信,字字錐心!
  • 感念師恩 | 這有一封寫給生態城老師的信…
    有了越來越充盈的活力菁菁校園讓這座城有了引以為傲的資本在老師們的陪伴下生態城有了第一批小學畢業生第一批初中畢業生第一批高中畢業生伴隨著學生們的成長越來越多的新面孔出現在講臺上為傳道授業的夢想而拼搏發展至今生態城已有15所幼兒園6所小學、4所中學在校師生總數超過15000人教育
  • 一封9歲女孩寫給媽媽的信,揭開了心狠母親的面紗,網友:你不配
    即使被掩埋在廢墟裡,但是母親用盡全力將孩子護在身下,最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手機上給孩子留下一段文字:親愛的寶貝,如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忘記了一個母親應該有的責任,任憑自己的孩子在沒有家人在身邊的痛苦,也狠心的頭也不回,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這是何等的殘忍。
  • 8年前患肺癌去世的妻子,突然寄來一封寫給十年後自己的信
    丈夫在今年收到了8年前去世妻子寄來的信件, ——————— 《寫給十年後的我》 這封手寫信件共有四封,一封是寫給丈夫的,一封是寫給兩個兒子的,一封是寫給小女兒的,一封是寫給自己母親的。
  • 她一年寫700封信,其中一封寫給了郵政
    近日#成都一女生專職幫人寫信#這位成都女生名叫聲靜去年2月一位在武漢抗疫的醫生找到她請她幫忙給紅十字會寫一封感謝信此後,來求信的人絡繹不絕到現在,她已經幫人寫了700多封信從自己寫信到為別人寫信這段書信情緣能夠延續要感謝中國郵政聲靜寫給郵政的感謝信:感謝郵政千裡傳書,讓我們能夠在很小的時候,收到遠方親人的掛念。
  • 一封署名武漢人,寫給雲南省長的信
    2月7日,雲南日報新媒體收到一封特殊的郵件。 這是一封武漢滯留雲南騰衝遊客,用手機寫給雲南省長阮成發的感謝信。 信中講述了這名遊客以及家人連日來滯留雲南的親身經歷和內心感受,希望可以通過媒體平臺,向雲南省委、省政府及省長阮成發致謝。
  • 一位母親寫給即將進入青春期孩子的一封情書
    一位母親寫給即將進入青春期孩子的一封情書曾經刷爆了朋友圈,這位母親對孩子說,孩子。
  • 青島女孩勒死母親後,網傳一封她寫給媽媽的信,替媽媽感到心痛
    現在網上傳這位15歲女兒寫給媽媽的一封信,具體的內容很長,我給大家截圖了(想看完整版的看下面的圖片)。2、她提到母親的確是對自己照顧的特別好,15年來,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十幾年如一日的送孩子上學,生活、學習、教育等方面都為自己打算。3、媽媽做一切,前期孩子覺得感動,後期覺得是特別大壓力;最重要的是她覺得自己成了媽媽炫耀的商品,都是為了來證明自己的成功。
  • 一封寫給總書記的信
    4月16日,雲南姚安縣郵局營業所裡來了一位鄉下的村民,他從懷裡掏出了一個已經封了口的大信封,急促地對營業員說:請給我寄一封掛號信。這封掛號信的信皮上,工工整整地寫著:中共中央胡錦濤總書記收。五十九歲的楊家佑上過初中,在淳厚的村民裡已經是一個識文斷字的「知識分子」了,就在這天夜裡,他受村裡五十多戶人家的囑託,給總書記寫一封信,向總書記匯報鄉親們在黨和國家的關懷和幫助下,戰勝了地震災害重建家園的情形。
  • 《小美人魚》寫作背後:不是童話,而是安徒生寫給一男人的表白信
    可其實《小美人魚》原本就不是安徒生專門寫給小孩子們看的童話,他寫這個故事另有深意,其實這是安徒生寫給自己單相思多年的男人愛德華·科林的一封表白信。安徒生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個鞋匠,母親則靠在富人家幫傭換取微薄的薪水。因為家境的緣故,安徒生小時候沒能去正規的學校讀書,只能去教會組織的慈善學校。慈善學校不收取學費,但是教育水平也有所欠缺。安徒生只能白天在學校讀書,晚上自學,學習非常的辛苦。
  • 孫儷分享兒子等等寫給自己的英文告白信,真的是讓人很感動
    就在近日孫儷也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陪伴孩子睡覺,而當他回到家的時候,也是收到了兒子的一封真誠告白的英文信,這也是讓孫儷非常感動的一件事情了,孫儷的孩子也是長大了一些,而且也是更懂得表達了對媽媽的那種愛。孫儷也是寫道:我連續工作了三天,今天晚上要加班,不能回來陪孩子們入睡,我回到家,等等寫了一封信,放在了我的床頭。
  • 銅川裕豐園小學畢業前 父母們選擇寫給孩子們一封信
    「你讓我深刻地領悟到:作為母親,並不只是生下你,給你鮮活的生命,也不僅僅是供你吃飯穿衣,還要牽著你的手,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一起聽風吹桃林蟬鳴夏夜,還要一同讀書習字烹飪女紅。扮演好一個母親的角色,還真是不容易!謝謝你給我成長的機會。」  信的最後,崔穩娟寫了對女兒未來的期許。「未來是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只有勤勉學習,才能不負韶華。
  • 多名學生收「7年前寫給自己的信」 投遞人員這麼說
    湖南多名學生收到「7年前寫給自己的信」投遞人員:1萬多封信投遞有困難 但仍希望能送達每一個孩子手中2020年1月3日,湖南常德男孩周國棟收到了一封7年前14歲的自己寫給2020年自己的信,令他驚訝又驚喜
  • 一封母親寫給女兒的信,道出了億萬母親的心聲!
    親愛的女兒:在寫這封信之前,媽媽知道你處於大好年華,人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會戀愛,會遇到你的人生伴侶,會走進另外一個家庭。但是,女兒,你知道嗎,選擇錯了就會後悔不已。因為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尤其重要,它會涉及你的戀愛觀,如何選擇以後的人生伴侶,媽媽決定選擇寫下這封信。那天我回家後,在飯桌上有意地向你提起這件事,你一臉平靜,還很不屑地說:這男的有病吧,口口聲聲說愛她,下得了手砍六十刀,這女更有病了,死裡逃生後第一時間寫下諒解書,稱沈某的失控是因為她的無理取鬧,還不離開他,居然還說等他。
  • 一封寫給天堂裡老師的信
    重慶市紅十字會供圖寫信人費明豔生活照照片由謝明豔提供2018年11月27日,冉老師的妻子任小蓉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說這封信特殊,是因為在當今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基本不會再有人提筆寫信,而更重要的是:這封信的收件人是冉老師。儘管冉老師永遠也無法收到這封信,不過,字裡行間,卻寄託了寫信人對冉老師的思念和牽掛。任小蓉告訴記者:冉老師已經離開4年有餘,這4年多來,她從未覺得他真正離開,因為他的生命依然在延續!
  • 2015高考英語作文預測:一封寫給父母的感謝信
    2015高考英語作文預測:一封寫給父母的感謝信 2015-05-07 14:1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多的一本書」 寫給失智母親的19封信 龍應臺新書《天長地久》出版
    前不久舉行的香港書展上,龍應臺的《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天長地久》)被稱為「讓人流淚最多的一本書」。目前,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已經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龍應臺幾經修改,親筆撰序。這本書,她不僅寫給美君,也是寫給每一個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寫給他們的下一代,讓所有人銘記歷史,感恩上一輩通過千辛萬苦才帶來的美好生活。
  • ...攜帶一封40年前寫給愛人的信就算忘了全世界,也不會忘記最愛的人!
    超過141萬人正在關注9月4日 哈爾濱雷陣雨 18℃~25℃西南風4-5級編者按:9月3日,一位走失的大連老人和他隨身攜帶的物件,通過微博被發布出來後,成為網絡熱點,尤其是老人寫於40年前的一封信,帶給了網友們深深的感動。
  • 暖心一刻|這些寧波孩子寫給醫生父母的信,讓人動容!
    暖心一刻|這些寧波孩子寫給醫生父母的信,讓人動容!這兩天,有一群特殊家庭的孩子給爸媽寫了一封家書。這些孩子的父親或母親都在寧波的醫院工作,有的至今奮戰在抗疫情前線,與新冠病毒搶時間、作鬥爭。
  • 一封求助信,一句為時未晚的道歉
    這是一封寫給上海市新收犯監獄的求助信,當陸平的主管民警收到這封轉交的信件,看著歪歪扭扭的字體筆跡,民警心頭一緊,陷入了沉思……徐義輝知道陸平與父母的心結,但卻無法確認求助信中的內容。要是陸平真的拖欠房租,讓一位70多歲的老人陷入困境,那真是太不應該了。事不宜遲,為了了解情況,徐義輝馬上找陸平進行單獨教育談話。在監區談話室裡,徐義輝開門見山,把求助信的情況簡要傳達給了陸平。「說說看,什麼情況?」徐義輝嚴肅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