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屆日本業務食材展覽會」暨「第3屆山形縣食品展覽會及福岡縣·鹿兒島縣·四日市食品展覽會」會場全貌 |
【組圖】第10屆日本業務食材展覽會上的新鮮發現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劉戈)18日,「第10屆日本業務食材展覽會」暨「第3屆山形縣食品展覽會及福岡縣·鹿兒島縣·四日市食品展覽會」同步在北京舉行,眾多日本中小食品廠家、日本地方政府經濟振興機構、在華日資食品企業等機構布展推介地方特產和日式風味。
本次展會的展品涉及日本酒、日式調味品(日式醬油、味增、醬菜等)、茶葉、日式麵條、陶器等,地域色彩濃厚、日本清酒展位最多、著力展示日本料理整體形象等,是本屆展會的主要特色和展會訴求。
現狀:日本系我國食品第五大貿易夥伴 2013年出口同比下降6.5%進口增4.6%
在本屆展會召開的前一天,展會組織方舉辦了啟動說明會。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在致辭中表示,中日兩國食品行業的商業往來和交流源遠流長,多年來,日本的食品企業和相關行業組織對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給予很多支持和幫助,中國食品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同時,也為日本食品行業的發展和消費市場的供應做出了貢獻。
據介紹,中國食品工業連續多年以20%以上的年遞增速度持續平穩發展。2013年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中國食品企業達3.6萬多家,從業人員700萬多人,主要業務收入超過10萬億元,食品工業的增加值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11.6%,對全國工業增長貢獻率為10.5%,中國食品行業在保障人民生活、拉動消費增長、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柱產業的作用。
同時,2013年中國食品進出口總額為1531多億美元。美國、東協、巴西和日本都是我國食品進出口的主要貿易夥伴。其中,美國是我國最大食品貿易夥伴,2013年進出口總值262.7億美元,佔2013年我國食品進出口總額的17.1%;東協為第二大食品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進出口總值247.8億美元,佔2013年我國食品進出口總額的16.1%;巴西為第三大食品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市場,進出口總值228.8億美元,佔2013年我國食品進出口總額的14.9%;日本位列我國食品進出口總額的第五位,2013年進出口總值101.8億美元,佔2013年我國食品進出口總額的6.7%,其中,出口食品為98.6億美元,比2012年下降6.5%,進口食品為3.2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6%。
在劉治副會長的眼裡,中日兩國食品貿易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這也是廣大食品企業、中介服務機構在不斷努力的動力所在。
現場:南北商品相聚京城
北國·山形縣清酒香飄北京
「日本業務食材展覽會」已經舉辦了10屆,地處日本東北地區的山形縣組團單獨以一個省的身份參加食材展今年也是第3次,這也顯示了山形縣意在推動當地特產進入中國市場的急切願望。在展會現場,大概有15家來自山形縣的食品企業著重推薦產自山形的清酒、梅酒、蕎麥麵、醬油、味增等調味品、瓷器、茶葉等。
在回答記者「山形縣的日本清酒有何特點」的提問時,山形縣國際經濟振興機構比留間雅和、古澤酒造株式會社的古澤綠女士都表示,地處東北的山形縣山脈眾多,氣候四季分明,水源清冽,在製造日本清酒「三大法寶」的大米、水、氣候條件當中,山形縣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山形縣系清酒原料、大米的生產基地,所產稻米以質優味美著稱;二是融化的雪水造就的眾多清流河水,保證了釀酒用水的甘甜;三是山形縣四季分明、冬季嚴寒、加上晝夜溫差大等氣候條件,給生產清酒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據介紹,在山形縣的清酒廠家多達50多家,所產清酒的口味也是種類繁多,辣口的、甜口的一應俱全,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現場有廠家表示,日本駐華大使館在招待客人之際所選用的日本清酒就是出自山形縣一廠家所產。
南國·九州美味組團進華
與山形縣單獨亮相食材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鹿兒島、福岡、大分、宮崎、長崎等均來自南國的各地組成的「九州展團」也是本屆展會的一大地域特點。一南一北的組合,幾乎將日本列島的美味以「以點帶面」的方式進行了整體推介。
據福岡商工會議所的田中大輔介紹,九州之所以本次抱團出展,是想向中國食品行業、食客推薦素有美食天堂的「九州味道」。當地眾多的中小型食品企業支撐起了九州地區的第一大產業—農林漁業,為豐富食材、產品線的多樣化提供了無限可能,這次的展會就是將這些九州風味介紹給中國食客的好機會。
從現場來看,產自福岡的醬油等調味品、茶葉、麵條、清酒等「南派」色彩濃厚的商品佔據主流,部分看似只能停留在手工家庭作坊的工廠也在展會上布展露面,一方面透視出這些中小企業長期積累起來的「軟實力」不可小覷,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他們面臨著日本國內的市場瓶頸,急於開闢新市場渠道的迫切心情。藉助展會組織方、鈴溪(天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這樣的專事中日食品貿易的中介機構的力量,這些中小企業得以來華展示。
中部·三重縣四日市的瓷器--萬古燒
地處日本本州島中部的三重縣四日市也加入了本屆展會的子主題「福岡縣·鹿兒島縣·四日市食品展覽會」的行列,被稱為四日市「地方產業」的「萬古燒」陶器成為四日市展區的主角兒。在現場,產自四日市的陶器不僅有價格高昂、更趨專業的高端茶器,也有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關聯的砂鍋等炊具。
據四日市商工會議所總務部秋田和伸的介紹,因當地土質適合做陶器,以經久耐用和保溫性能著稱的「萬古燒」品牌下的茶壺、砂鍋等生活用具佔據了日本國內7、8成的市場份額。而同時出展的「萬古燒醉月陶苑」的繪師、清水女士無不自豪地告訴記者,她家的陶器茶壺是日本的「NO.1」,用它來泡茶,能將茶葉的苦澀味兒吸收殆盡,使茶水更為清香、甘甜。同時茶壺具有出眾的保溫特性,茶水不易變冷。
發現:展會上的奇特發現
喝了可以美容的清酒
在古澤酒造株式會社的展位上,負責人古澤綠女士的光豔照人的面容與她奮力推薦的清酒之間讓人產生了一絲聯想。當有人問她皮膚保持那麼好的理由時,她介紹說,喝清酒可以助她去皺。
回答雖有幾份笑談摻雜其中,但對於廣大愛美女士來說,清酒有助美容的說法應該早有耳聞。或許正是緣於愛美人士的這點知識儲備,該公司還特意展出了深受女性厚愛的「美田美酒」。
流淌著文學味兒的酒名
縱觀本次展會上的主角兒、日本清酒,不難發現日本酒商對清酒命名的良苦用心,清酒的名字大多流淌著一股文學味兒,看到「清山一滴」「鶴壽千歲」「紅花屋重兵衛」「美田美酒」「六歌仙」「雅山流」等等別具一格的酒名,即便不好酒的人也會駐足吟味半響。
用礦泉水來泡的綠茶
在長崎茶匠有限責任事業組合的展位上,產自日本南方的綠茶乍一看並沒有什麼特別,不過經展出人員一演示,綠茶的特別之處就顯現出來了--那就是他們的茶可以用未經沸煮的礦泉水來衝泡。
纖細的茶葉,在冰涼礦泉水的浸泡下,不僅絲毫沒有減少「茶味兒」,綠茶特有的一股清香更是撲鼻而來。
國家級文化遺產的醬油廠房
來自三重縣四日市的「福岡醬油」,由第一代社長福岡長太在1895年創業,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裡,用吉野杉製作的木桶還一直沿用至今。使用20幾個木桶經過2至4年的時間發酵,造就了福岡醬油的不倒傳奇。而這裡的廠房不僅獲得了日本文化廳頒發的「有形文化遺產」的認證,至今依然承擔著生產重任。
建議:酒香也怕巷子深 中小企業需要突破推介的困境
本屆展會上,現場參觀者對所展商品的品質和口味無不點頭稱讚。但是記者現場調查發現,這些日本中小企業帶來的食品、食材目前在華的銷售對象大多為日本料理店。當記者詢問普通消費者在什麼地方能夠購買到這些食品時,絕大多數廠家異口同聲地表示,在城市裡的日系商超基本都能買到。
不難看出,在銷售渠道上,日系食品廠家太過倚重與日系零售流通終端的合作,箇中原因不得而知,但如果執拗般地堅持日系廠家與日系商超之間這樣的「圈子」合作方式,顯然不利於擴大中小食品廠家的在華銷路。
如何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識別、購買這些優質的商品,是急需各方齊心攻克的課題。在中國消費方式日益電子化、網絡化的當下,為這些缺少宣傳和推介人力的中小企業搭建電商平臺,消減過多的中間環節,壓縮成本合理定價,也許是一條快速打開中國市場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