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描寫了很多妖魔鬼怪,讓讀者們印象深刻。同時作者還順帶著塑造了許多小妖的形象,讓小說更加有趣味性。
如果每個妖王都只會喊「小的們,把唐僧給我蒸了吃」,那九九八十一難就變得很枯燥無味了。
法力低微的小妖們總是能給故事增加更多趣味性。比如一首「大王派我來巡山」的小鑽風,比如金角銀角大王手下的精細鬼伶俐蟲,把資金紅葫蘆和玉淨瓶換了孫悟空一根毫毛。比如黃獅精手下的刁鑽古怪古怪刁鑽,雖然名字古怪了些,但跟黃獅精一樣老實巴交。請客吃飯還花錢買鴨子,冬天還得攢錢買件棉襖。
再比如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更出名的一堆小妖,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
這一對好基友跟上面說的幾個妖怪不太一樣。第一,他們是最低級的脊椎動物成精,一個是鯰魚精,一個是黑魚精,都是我們淡水裡常見的魚類,特別好養。
第二,他們在書中的地位很重要,被九頭蟲派出去祭賽國偷了國寶,還差點把白龍馬給毒死。
第三,他們的名字實在古怪,大家光記住了這倆朗朗上口的名字,卻很少有人能說出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名字的由來。
《西遊記》第六十二回,唐僧師徒來到了祭賽國。這個祭賽國很有意思,國內有座金光寺,寺裡有座寶塔,寶塔上有一顆寶珠,能夠夜放霞光,祥雲籠罩,瑞靄高升。就因為有了這個寶珠,祭賽國國王雖然很昏庸無能,周圍像月陀國、高昌國、還有差點讓唐僧結婚的女兒國(西梁女國),都把祭賽國視為天府神京,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
就是這麼神奇的寶貝,被碧波潭老龍王的女婿、西海三太子白龍馬的前女友的現任丈夫九頭蟲惦記上了。於是他就派這兩個魚精到岸上來盜取國寶。
書中介紹,碧波潭在積雷山西北方向,在祭賽國東南百十裡路的亂石山上。按照給祭賽國進貢的高昌國女兒國的位置,可以確定祭賽國的大致方位,從而也就知道了碧波潭的大致位置,正是在現在新疆和西藏交界處附近。
而奔波兒灞的名字「bon-po-pa」,從發音上來看,應該就是藏語。這也更能證明,祭賽國的位置。
藏語裡bod意思是吐蕃,吐蕃就是唐朝時青藏高原上建立過的一個政權,我們在《天龍八部》裡也見過這個國家的王子宗贊和國師鳩摩智。
po-pa的意思是本地人,翻譯過來就是吐蕃一條本地鯰魚。吳承恩隨手給小妖起的名字,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內涵,真是不簡單!
名字的意思很白痴,但音譯過來就很有節奏感,而他的好基友,灞波兒奔正是發音前後顛倒過來。
吳承恩對這些小妖並不用花費太多心思起名字,畢竟書中有那麼多人物要寫。所以就想上面提到過的刁鑽古怪古怪刁鑽,吳承恩很喜歡這樣顛倒起名字。比如紅孩兒的小妖雲裡霧、霧裡雲,興烘掀、掀烘興。
這對小妖的名字被幾代人叫過,不過誰能分辨出來誰是奔波兒灞,誰是霸奔兒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