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各類招錄考試中,包括公選、公考、競崗,面試是重要的環節。經十幾年來的實踐,發現許多應試者在面試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共性的缺陷問題,直接影響著面試的質量及成績。筆者聯繫最近幾年發現的問題,加以梳理歸納,並做些案例分析,以供各類考生參考。
抓住實質套準題。審題是搞好面試重要的基礎環節。仔細審題就是細心讀懂題幹的出題意向,明確作答要求。在這個環節上,考生常出現的問題是讀題不深入,理解表面化,不看問題實質,習慣性地一般化回答,這就容易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多半是因為考生平時缺乏審題的訓練,乍遇面試考問便出現緊張、慌亂、精力分散的情況。
比如面試題:「你剛分配到鎮裡工作,鎮黨委決定你先到一個經濟欠發達、班子不團結、財務管理不規範的村兼任黨支部書記。
到村後你打算如何開展工作?」考生讀了題有兩種習慣性思考,一種是按題中所說存在的三個方面為序,一一解說;另一種是不管題中所列存在問題,便從一般性農村工作的要求去談。這都是因為分析問題抓不住關鍵和實質。此題作答,應該針對題中所列存在的三個問題,按「關鍵」所在先抓班子建設,其次財務管理,在此基礎上再狠抓經濟工作。
標新立異出創意。同一崗位的幾個考生,面試成績往往拉不開。因為大多是理解問題膚淺,回答問題平淡,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般化,缺乏創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考生分析問題缺乏深度,缺乏善於動腦、長於籌劃的鮮明個性。比如有道測查考生組織、計劃能力的題:「按照中央倡導的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精神,單位準備對此開展一次宣傳周活動,領導安排你負責,你打算怎麼開展?
」看到此題,不少考生往往只單純地考慮到「報告會」或「座談會」等單一形式,計劃的活動少、時間短,沒有考慮到「宣傳周」要安排多種有效形式,比如參觀、考察、展覽、演講等。這種題只有在周密思考下,安排幾項有獨創性、有新意、有實效的活動,才能體現考生的水平和能力。開闊思路善積累。近些年來,對於面試,大多數考生感到最難的就是「無話可說」,回答時僅以提綱式的幾條三言兩語就交代了,再也說不上什麼了。
比如面試題:「***同志指出,制定一份好的文件不容易,落實一份文件更不容易,抓落實是一切方針政策能夠見效的根本。結合實際情況談談你的認識。」不少考生見題後,只解釋「制定」、「落實」的「不容易」,卻忽視了實質問題——「落實」的重要性,且不能結合實際,當然思路就窄了,要說的東西也少了。解決的辦法就是讀題後要開闊思路,解題中要分層用料,當然重要的是平時重視學習,善於積累,隨時留意社會事,並學會深入解析。
簡潔明了忌套話。對於公選、公考的面試,大部分考生因沒有體驗,總感到陌生和畏難,所以總想學技巧、仿範例、找捷徑。比如面試題:「某企業因裁減員工,導致勞資糾紛問題突出,部分員工想得到更多的補償,採取聚眾上訪等過激行為。領導讓你深入企業去處理糾紛,你如何妥善解決問題?」回答時重點應是怎樣調研,弄清問題,然後提出解決辦法。
可是考生由於受輔導書、輔導班的套路影響,開頭總是加上一段「領導信任」「決心搞好」的長話,這種回答多用了一些廢話,並造成千人一面的狀況,故難有個性特點的表現。所以考生要想體現鮮明的個性,最好避開套路,抓住實質問題,採用簡潔開頭、切題煞尾的答法為好。
敏於感知解難題。在近幾年的公選、公考面試中,普遍認為難答的題,好多都是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題,題源大多是智能型、知識型的。難點是對題的理解不夠,不清楚問題的實質、要害,一時陷於茫然無措,在慌亂中回答不準確,答不到點子上。比如2010年3月2日的國考面試題,所出8道題中,大部分是哲言類。
其中一道是:「***曾說,『戰略易於複製,執行不可複製』。請結合你的經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此題如果不理解「戰略」、「執行」與「複製」的關係,是無法回答的,要結合「經歷」談更是無的放矢。解決此類難題的辦法,一是擴大知識面,升華理性;二是敏銳識事理,提高悟性;三是平時多訓練,增強主見性。
文| 李士謙,來源:面試薈公眾號,侵刪
歡迎關注@面試薈,公務員面試資深考官揭秘面試中的小門道和大智慧,助你「擺渡」面試,「成公」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