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書法繪畫常識的測查是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經常測查的因素,其實不難發現對於常識的考查不僅僅是在常識判斷中測查,在類比推理中也是屢見不鮮。
對於常識的複習我們需要做大量的積累和儲備,但是我們也知道,常識內容廣泛,不同於其他題型,它覆蓋範圍廣,出題方式靈活,且有一定綜合性;所以中公教育建議大家大家務必利用零碎時間翻閱梳理記憶,常識複習要趁早!
商朝: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用於王室和貴族的佔卜活動。自1899年首次發現甲骨文起,目前我國已出土甲骨15萬片,共出現甲骨文4500餘字,目前僅破譯了1500多字。
西周: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499字,是目前已發現的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漢朝:隸書是主要字體,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蔡邕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
東晉:「書聖」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黃庭經》。
盛唐:顏真卿,「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祭侄文稿》。
宋: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徽宗趙佶也是位傑出的書法家,以「瘦金體」著稱。
元:趙孟頫與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為「楷書四大家」。注意:2009年,中國書法、篆刻藝術雙雙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秋戰國時期:繪畫已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長沙楚墓出土的《婦女鳳鳥圖》、《御龍圖》是現存最古老的帛畫。
兩漢:漢代壁畫和帛畫成就較高。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彩色帛畫,是漢代藝術珍品。
魏晉南北朝:帶有宗教色彩,以人物畫為主。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女史箴圖》。
唐: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圖》;「畫聖」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周昉《簪花仕女圖》。
宋:宋徽宗趙佶代表作《瑞鶴圖》、《芙蓉錦雞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範寬《雪景寒林圖》《溪山行旅圖》。
元: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趙孟頫代表作《秋郊飲馬圖》。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這幅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段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富春山居圖》世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清初四僧(石濤、朱耷、髡殘和弘仁);鄭板橋代表作《蘭石圖》、《竹石圖》。
新品預售
2021浙江省考基層/綜合類卷
契合考試考情 覆蓋核心考點
鞏固提高 加深記憶
詳解作答思路 立足實踐
微店下單 預售搶先購 贈電子版精研卷
回復【崗位】查詢2016-2019湖州事業編崗位+入面分
回復【1】查看湖州地區本周招聘匯總
回復【時政】免費領取2020年最新時政熱點匯總
回復【省考資料】免費領取省考資料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