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藝術誕生在山東淄博!在蒲松齡故鄉,有「中國刻瓷」五大名人

2021-01-09 激情回聲

山東淄博是中國北方的陶瓷之都,也是中國的日用陶瓷五大產地之一。

在陶瓷作品的基礎上,誕生的「中國刻瓷」藝術,應該說是在山東的淄博。首創刻瓷這一工藝的,應該是淄博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明文。

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淄博的刻瓷工藝突飛猛進,成為中國陶瓷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同時,在山東淄博的淄川區,也有一批製作陶瓷作品的大師和一種以刻瓷為職業的刻瓷大師,其中,最著名的有這5個人。

張明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41年生於山東淄博。淄博刻瓷藝術創始奠基者。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現任中國陶協刻瓷文化研究會會長,山東陶協刻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委,淄博市刻瓷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山東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兼職教授。

1993年,國務院授予"為中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獎。1997年授予"全國優秀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獎章。曾任原淄博瓷廠副總工藝美術師、藝術瓷廠廠長,現創辦"張明文工作室"。 1960年畢業於"山東省工業幹部學校"工藝美術班。長於書畫、造型,精於刻瓷藝術。四十多年藝術生涯,佳作蜚聲國內外,享有"中國刻瓷第一人"的美譽。

李梓源 ,中國陶瓷大師,1944年4月生於山東淄博,1962年畢業於山東淄博陶瓷工業學校美術專業,畢業後供職於山東淄博瓷廠,師從著名畫家李左泉先生,得李左泉先生教益良深, 1982年晉升工藝美術師, 1982年被山東省委、 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

李梓源的作品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自1979年獲得省級獎四次,獲得國家獎兩次,先後參加了在美國、日本、香港、墨西哥、阿根廷、阿爾及利亞、加拿大、泰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展覽。1982年獲得德國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佳成就者稱號,1988年獲得巴伐利亞州州長獎金。

王一君,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政協常委,多次應邀創作國家外事國禮陶瓷藝術作品。

王一君的作品多次榮獲全國金、銀大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獎項,以及泰山文藝獎等獎項,並載入中國美術館編纂的《天工開物——中國工藝美術作品集》,入選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館、法國羅浮宮、英國珍寶博物館等重要藝術展並被收藏。

劉永強,字魯仲,號崑山居士。高級工藝美術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刻瓷文化研究會研究員,淄博市刻瓷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20世紀90年代,劉永強就創作了著名的刻瓷作品《清明上河圖》,一舉驚訝世界的工藝美術界。

劉永強,勤奮好學,紮實工作,對陶瓷藝術孜孜追求。在繼承傳統陶瓷文化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創作了大量中西結合、融匯古今的陶瓷藝術精品。歷經30年的艱苦努力,劉永強的藝術創作水平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先後有30多件作品在全國陶瓷創新評比中獲金獎,近百件作品在全省陶瓷創新評比中獲獎。

劉永強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傑出青年陶瓷藝術家,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輕工系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被淄博市人民政府授予「淄博市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在《中國陶瓷百年史》中,劉永強的名字載入中國陶瓷百年史冊,成為淄博刻瓷藝術界一位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丁邦海,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跟隨著名陶瓷藝術大師朱一圭、張明文先生學習刻瓷藝術,得到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侯一民教授的精心指導。後拜清末農工學堂刻瓷科首屆學員,刻瓷藝術大師陳智光之子,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刻瓷"傳承人陳永昌先生為師。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刻瓷文化研究會會員,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首席技師。

1996年,刻瓷作品《毛澤東肖像》(直徑1000mm)被北京毛主席紀念堂收藏;1997年,中國文聯組聯部和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為丁邦海、黃玉雙夫婦主辦了刻瓷藝術展,參展作品《江澤民肖像》(直徑1000mm)被中共中央辦公廳收藏。

相關焦點

  • 邵鳳武:傳承古老雕刻藝術的當代刻瓷藝術大師
    傳統藝術是一代代人傳承下來的古老藝術,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沉澱形成的產物,其中刻瓷藝術在中國的傳統藝術領域中,又是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厚重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記者近日帶著對中國傳統刻瓷藝術的敬仰,走近了中國當代刻瓷藝術大師--邵鳳武先生,先生1957年出生,成長於山東煙臺,1976年2月參軍入伍,1983年轉業回到家鄉煙臺,從事刻瓷工作40餘年。2013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國雕刻藝術大師」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外交部聘為「國禮專職雕刻大師」。現任美國世界藝術家協會中國區域常務理事,華夏世界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 聊齋文化傳天下·陶瓷藝術綻新花——閻先公先生藝術欣賞
    就內容講,他不新鮮,是表現"聊齋志異」中的兩故事,但在形式上獨特,有新意。在抽象畫的基礎上,用變形的人物、抽象的思維方式進行連接、組合,讓你揣測、觀看。似有非有,似象非象,是抽象部分的特點。【閻先公,又名先恭,生於1943年,山東淄博人。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壁畫學會會員,中國刻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刻瓷大賽評委。 中國智慧財產權大師,中國美協會員。
  • 杜麗龐偉明成婚 淄博市體育局送刻瓷賀新婚(圖)
    11月28日,作為杜麗家鄉的體育部門——淄博市體育局為一對新人準備了淄博刻瓷大禮——臘梅盛開。用來祝福二位新人大婚。該刻盤直徑1.2米,重近百十斤,由淄博著名美術刻瓷大師歷時十幾天刻制而成。  想爆料?
  • 特色檔案進館記|廣泛徵集陶琉精品力作 淄博首建陶琉藝術名人檔案
    淄博陶瓷,當代國窯。淄博作為中國北方瓷都,擁有大大小小很多陶瓷展館。但是,你知道嗎?淄博市檔案館裡有個陶瓷琉璃特藏展廳,裡面珍藏了諸多陶琉精品力作,可謂別有洞天。淄博市檔案館為什麼徵集陶瓷琉璃等實物檔案?陶瓷琉璃藝術大師們為什麼如此支持淄博市檔案館這項工作,紛紛拿出自己的代表作?
  • 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劉永強:「瓷」上心路啟新程
    劉永強常說,刻瓷是一門綜合藝術,要求掌握的知識非常豐富,作者不但要在詩、書、畫、印等門類具備較高的水平,而且要有高超的雕刻技藝;既要講究金石藝術的各種刀法,又要體現中國畫的筆墨效果。融匯中國工筆畫重彩線條的構圖與技法,使刻瓷作品畫面濃淡相間,形象生動,線條流暢,色彩清麗、蒼古、雅致。
  • 廣泛徵集陶琉精品力作 首建陶琉藝術名人檔案
    淄博陶瓷,當代國窯。淄博作為中國北方瓷都,擁有大大小小很多陶瓷展館。但是,你知道嗎?淄博市檔案館裡有個陶瓷琉璃特藏展廳,裡面珍藏了諸多陶琉精品力作,可謂別有洞天。淄博市檔案館為什麼徵集陶瓷琉璃等實物檔案?陶瓷琉璃藝術大師們為什麼如此支持淄博市檔案館這項工作,紛紛拿出自己的代表作?
  • 去淄博要去哪旅遊才不浪費心情呢?
    所以我呢,就來講講淄博那些值得一看的文化場所,更加適合熱愛歷史的小夥伴們的哦!淄博呢也能算上一座有著文化底蘊的城市了,它是古代齊文化的源頭孕育了眾多文化名人。那我們回歸正題,首先呢你假期不足還想出門玩玩的話可以選擇在淄博一日遊。首站可以去以園林為主,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大型名園景區在一天的開始醒醒自己的腦袋,其中的還有蒲松齡紀念館也是值得一看的古代文化展館。
  • 糧畫、麵塑、泥塑、刻瓷、木雕……這些民間藝術瑰寶你見過嗎?
    精彩的剪紙藝術、活靈活現的麵塑、巧妙的木雕……1月8日,在菏澤學院體育館內,首屆「楊湖酒業天工杯」菏澤市民間藝術創作大賽暨展覽舉行,吸引了我市部分民間文藝家、熱心民間文化的社會人士、菏澤學院大學生等在現場,民間藝術家們各顯神通:糧畫、麵塑、泥塑、剪紙、木雕、刻瓷、陶藝……創作了許多出神入化的手工藝品,贏得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傳統手工藝術品令現場觀眾大呼「過癮」,他們紛紛表示很少能看到如此齊全的手工藝品展示。
  • 「2019魯臺名家藝術聯展」在臺灣基隆市舉辦
    由臺灣藝術學會主辦,臺灣五榕畫會、水墨畫會、工筆畫學會、女畫家協會、梅花藝術交流協會、基隆水墨藝術學會等18家藝術機構共同承辦的「2019魯臺名家藝術聯展」活動,於10月19日至11月3日在基隆市舉行。
  • 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亮相臺北101大樓中華藝術館
    中國臺灣網1月26日臺北消息 喜洋洋·迎新年—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將於2015年1月27日12時至2月9日12時在臺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101大樓F32中華藝術館隆重舉行。這次展覽共展出木版年畫、剪紙、風箏、琉璃、刻瓷、內畫瓶、麵塑、泥塑、葫蘆雕刻、木雕、玩具、翻花、布偶、魯錦、彩印花布、錫雕、錫鑲、黑陶、砂陶、鋦藝、膠東花餑餑、東阿阿膠、長島砣磯硯、柘溝澄泥硯、青州紅絲硯等60多個非遺項目近兩千件作品,內容豐富、風格多樣。
  •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張彩霞陶瓷藝術連載
    張彩霞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齊魯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山東省淄博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理事、霞之彩藝術館藝術總監
  • 在淄博還有這樣的「神仙地」,這也太美了吧
    「三特色」博山陶瓷博山陶器的生產可以追溯到龍山文化時期,淄博為中國五大瓷都之一,博山是其重要陶瓷生產基地,產品目前已有5000多個品種,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家輕工業聯合會授予「當代國窯」的稱號。特別是刻瓷藝術更被譽為東方藝術的精華,堪稱中國一絕。
  • 蒲家莊:蒲松齡故居講述「新聊齋」
    22日上午,「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北線採訪團來到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採訪。22日上午,「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北線採訪團來到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這座保留了明清風格的古樸村落,見證了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成長。「變中求新,新中求特」的「新聊齋」如今已是蒲松齡故居,也是整個聊齋城發展的永恆主題。
  • 美麗中國之齊魯故都山東淄博十大著名景點
    周村古城被稱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建築博物館群」。走在古城中,總是有種穿梭在歷史文明積澱和生活碎片之中的感覺。百年老城走過的路、曾有的樣子將現代人重新拉回到歷史面前,所有元素重新分裂組合,在心中引起的是一次次共鳴和震撼。
  • 「六藝秀淄博」之「寫淄博」媒體採風團走進山東淄博
    「央居齊魯、襟連海岱」,在山東淄博,文化底蘊深、自然顏值高、民風品質美,處處都浸透著引人入勝的獨特韻味。日前,「六藝秀淄博」系列活動之「寫淄博」媒體採風活動拉開序幕,媒體採風團一行先後參觀了淄博夢幻聊齋城、蒲松齡紀念館、領尚琉璃(中華琉璃文化創意園)、潭溪山旅遊區、開元溶洞景區、中郝峪村和沂源魯山溶洞群風景區。
  • 蒲松齡紀念館與上海的前世今生
    費濱海 山東淄博的淄川區蒲家莊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1640-1715年)出生地。上世紀50年代初,政府開始出資整修蒲松齡故居(後更名為蒲松齡紀念館),收集整理與蒲松齡相關的各種資料。2006年,蒲松齡紀念館被正式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